中山魏公子,志意邈难俦。
朝吸沆瀣精,远与冥鸿游。
风高江浪恶,云黄海树秋。
青山对独酌,明月在孤舟。
心常悬象魏,迹若参公侯。
纵横致君术,思一伸良筹。
拟古 其二
介绍
《拟古 其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拟古 其二》是李白在《拟古十二首》中的一部分,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思想。它非一时一地之作,内容亦不统一,而是通过不同的主题来表达作者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感悟。李白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世事多变的感慨以及对遇合之难的叹惋,同时也有劝人及时行乐的诗句,显示了诗人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深度。
相关推荐
注释: 拟古 其二: 中山魏公子,志意邈难俦。朝吸沆瀣精,远与冥鸿游。风高江浪恶,云黄海树秋。青山对独酌,明月在孤舟。心常悬象魏,迹若参公侯。纵横致君术,思一伸良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拟古之作,作者通过模仿古代文人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内容,表达了他对古代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全诗共分为八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
夭矫山顶松,葱茜门前柳。 - 夭矫:形容树木挺拔向上。 - 山顶松:指生长在山顶的松树。 - 葱茜:形容颜色鲜艳。 - 门前柳:指生长在门前的柳树。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两种不同的植物,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命运。 高低邈不同,日日满窗牖。 - 高低:形容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或层次感。 - 邈不同:形容两种事物之间的区别很大。 - 日日:每天,每日。 - 窗牖:窗户,这里比喻人的眼界或视野。
注释: 日月交替相见,岁月无情使人惊觉自己已步入暮年。 在冥冥的北邙路上,去的人太多了,活着的人却越来越少。 妻儿团聚在一起欢笑,而我却志向远大但却身不由己。 功名富贵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这条路是走不得的。 可怜世上的人,都在为了战争而忙碌奔波。 可惜金尊里盛满了美酒,如果不能好好享用,那又该怎么办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他感叹时光飞逝,人到老年
【注释】 事往不可追:事情已经过去,无法再追回。 悠悠百年间:指人的一生很短暂。 一身孰能保:一个人又能怎样呢? 昔为席上珍:过去曾是酒宴上的珍贵食物。 今作路傍草:现在却成了路边的野草。 理则然:按常理是这样的。 宁复有当道:又怎么会在官场中得意。 古者贤圣人:古代的贤人、圣人。 身否亦枯槁:即使身居高位,也会像枯树一样凋落。 嘉名如日月:美好的名声就像日月一样永恒。 万世犹杲杲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内容逐一分析。 拟古二首其一: 昊天转时律,大火西南驰。劲商发群籁,白露降严威。揽衣起视夜,明月鉴薄帷。翩翩征雁翔,唧唧寒蛩悲。红兰委芳采,柏叶亦离披。乔乔千丈松,孤生泰山隈。凝霜裂其肤,层冰断其柢。摧残若倾盖,苍翠终不移。草木有至性,明哲宜戒哉。 【赏析】 《拟古》共二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名作《拟古》中的第二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楚国有佳人,双蛾秀娟娟 - 楚国: 指古代楚国,这里泛指一个美丽的国家或地区。 - 有佳人: 意思是那里有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子。 - 双蛾: 双眉,即眉毛的形状如蛾,形容女子的眉毛细长而弯曲。 - 秀娟娟: 描述女子的眉毛既美丽又修长。 2. 自倚容色好,不复施朱铅 - 自倚: 自己欣赏自己的容貌。 - 容色: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徒步上太行,山深道里远。 —— 徒步走上太行山,山路深远且遥远。 2. 不念行者苦,但伤白日晚。 —— 不想去思考旅行者的痛苦,只担心黄昏时分的寒冷。 3. 溪谷多冰雪,虎狼卧荒陂。 —— 溪谷中遍布着冰雪,凶猛的虎狼在荒芜的山坡上安家。 4. 延颈望所思,迷惑失所之。 —— 伸长脖子望着远方,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去哪里。 5. 感叹临中路,回顾盼平原。 ——
娉娉闺中女,天质知自爱。 空怀蘋藻心,日月苦行迈。 蹇修意良勤,迟迟如有待。 未嫁庸何伤,失良将重悔。 注释: 娉娉: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女子美丽动人。天质:天赋的品质。知自爱:懂得爱惜自己。 空怀:心里怀着某种想法或情感。蘋藻:比喻美德,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美好品质。 日月:比喻时间。苦行:勤奋努力。 蹇修:即蹇叔,传说中的贤臣,善于为别人谋划,这里借指有远见的人。 迟迟:迟疑不决的样子。有待
【解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之士的生活态度的诗。首二句说天地万物都受天地之气所支配,而人又从万物中得到生存。“天地盗万物”是说自然界是人的对立物。“盗”字,是说万物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对人施加压力或影响,使人不能安其位。“更盗之”,是说万物都在以自己的存在方式来对人施加压力或影响,使人不能安其生(即不得安宁)。这里用“盗”字,是拟人化写法。三、四句说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像天地一样去顺应万物,才能不遭失败
鱼戏莲叶西,莲生不染泥。 阿婆不嫁女,夜夜守空闺。 注释: 1. 鱼戏莲叶西: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2. 莲生不染泥:莲花生长在泥中,却不被泥污染。 3. 阿婆不嫁女:老婆婆不愿嫁女儿。 4. 夜夜守空闺:夜晚守在家中,无所事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莲花的高洁品质和老婆婆的生活态度。诗中的“鱼戏莲叶西”和“莲生不染泥”两句,以生动的对比手法
``` 青松在高冈,女萝附其巅。 女萝无所愿,愿与松长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共生的画面。诗中的“青松”和“女萝”分别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顺应自然的精神。青松矗立于高山之颠,象征着坚强和毅力;而女萝则依附于青松之上,代表着顺从和依附。然而,女萝并不追求自身的存在,而是默默地与青松共存,共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既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相互尊重和合作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答题即可。本题要求赏析诗句,首先分析诗的内容:首联“诘朝约解缆,风雨暗秋色”写诗人在清晨约定启程出发时,天气却阴沉昏暗,预示着秋天的萧瑟气息已开始弥漫。“咫尺渺难定,人世孰可测”两句写诗人站在江边,面对茫茫水天之际,难以分辨方向,不知归期何在,人生的道路又岂能预测呢?颔联“园林叫鶗鴂
《拟古》是明代康太和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仙人的向往之情。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姑射有仙人,独处混沌关。”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姑射山的仙人,独自居住在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是混沌关。这暗示着仙人与世俗隔离,追求心灵的纯净和独立。 第二句“餐霞忘世味,炼药驻红颜”展示了仙人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通过餐食霞光和炼制仙丹,仙人忘却了世间的苦乐,保持了青春的容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的内容、主旨、修辞、表现手法和语言等方面的识记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诗歌题目所在的段落,然后锁定相关诗句,再仔细对照四个选项认真分辨正误。 “寒鼓远声微,疏檐响秋雨。”“寒鼓”句:指秋天的鼓声;“疏檐”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要求学生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要求筛选出关键语句,分析其运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作答。 “神龙潜深渊,不在尺水池”意思是:神龙潜伏在深渊,不在狭小的水池。这句诗以神龙比喻有才能的人,神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高贵、威武,这里用神龙来比喻有才能的人,他们不会因为环境的限制而埋没自己的才能,要像神龙一样
秋月流清光,秋风吹妾裳。 今夕知何夕,幸然登君堂。 君在燕山陬,妾在湘水傍。 讵期会晤间,遂兹吸兰芳。 感君知遇奇,感君恩爱长。 䦘风有佳趣,愿言同瞻望。 【注释】 - 拟古:模仿古人的诗歌风格。 - 其二:这是第二首诗。 - 秋月流清光:月光清澈如水,明亮而纯净。 - 秋风吹妾裳:秋风轻拂着女子的衣裳,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今夕知何夕:今天晚上知道是哪一天吗?表示对时间不确定性的感慨。
【赏析】 此诗以物比人,借“蝜蝂”、“金驮”等昆虫、驼马之贪鄙,来讽刺那些贪得无厌、不知足的人。全诗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的贪婪,表达了作者对贪心的厌恶。 首二句写虫蚁之贪:蝜蝂是小而黑的昆虫,贪心不足;又如驼马之贪:金驮是贵重的骡子,驮上金银财宝,希望能聚积到山陵上,而黍登则是希望能堆满山谷。这两句都是以物喻人,以虫蚁、驼马之贪,比喻人之贪心。 三至八句,则从反面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