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首 其一

万卷诗书,一时头角,才跨宗门,便施谋略。
古归宗,真老作。
只顾满弯弓,不知谁见双雕落。
绝毫绝釐,如山如岳。
堂堂气宇冠儒林,浩浩清风播寥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二首 其一》是宋代僧人释弥光所作的偈颂,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对生命、宇宙以及修行境界的深刻领悟。在探讨这首诗的内容与价值前,需要先了解其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相关情况。

释弥光(? —1155),俗姓李,闽人,是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大慧宗杲禅师法嗣。他住泉州教忠寺,被尊称为晦庵弥光禅师。释弥光的一生,既是一个僧侣的生活轨迹,也是一个文化传承者的故事。他的诗歌,尤其是《颂古二首》,不仅反映了当时禅宗的思想和审美,也体现了佛教哲学中的某些核心观念。

《颂古二首》是一组以佛学思想和人生哲学为核心的诗作。这些作品通常通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描述,寓意深远地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修行体验。其中《颂古二首 其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禅意的世界,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于世间万物深刻的理解和体悟。

《颂古二首 其一》中的“生铁铸就昆仑儿,头轻脚重肚皮大”,用比喻的方式描绘了人的肉身之重与精神轻盈之间的对比,反映出修行者对超脱肉身束缚的追求。“明眼衲僧萨普吒,九十日中看不破,看不破,笑倒嵩山破灶堕”则描绘了一个能够洞察世事却保持淡定的修行者形象,这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也是禅宗追求的一种境界。

从文学角度来看,该作品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充满了象征和隐喻。诗中的意象和比喻,如将人生比作铁铸的昆仑,用头轻脚重来形容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层次和深度。这种语言的艺术性,使得《颂古二首 其一》不仅仅是一篇普通的诗歌,而是成为了一个可以引发读者深思和共鸣的文化符号。

《颂古二首 其一》作为释弥光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也是研究宋代禅宗思想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了解到释弥光如何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来反映内心的修养和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