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来溧阳,四见木叶秋。
泮宫久敝漏,量力完且修。
幸然土木备,及此工役休。
巍巍大成殿,势与邹鲁侔。
圣贤日云迈,可以遗象求。
扪心了无怍,一扫筑舍谋。
咫尺三茅山,乃独欠此游。
且须归去来,速为营菟裘。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
介绍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次韵子由见赠》一诗。这首诗是苏轼在公元1094年秋天写给他的好友苏辙的一首七律。
全诗如下: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若人风浪中,浮沉安可料?
只今江上雨,未是断肠时。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通过描绘洞庭湖的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
相关推荐
注释: 1. 自我来溧阳,四见木叶秋。 译文:自从我来到溧阳,已经四度见到秋天的树叶了。 2. 泮宫久敝漏,量力完且修。 译文:泮宫已经破败不堪,我们只能尽力修复。 3. 幸然土木备,及此工役休。 译文:幸运的是,土木工程已经准备就绪,可以暂时休息一下了。 4. 巍巍大成殿,势与邹鲁侔。 译文:宏伟的大成殿,气势与邹鲁相等。 5. 圣贤日云迈,可以遗象求。 译文:圣人贤者每天都在进步
诗句释义及译文: ``` 迢迢渰水上,有亭曰寒光。 水天散鸥鹭,四望山苍苍。 向来于湖翁,诗词题屋枋。 几思一遨游,岁月飞羽忙。 闻有白龙寺,石塔标铁梁。 老僧颇能吟,年来曾游方。 须乘未归前,秋晴呼野航。 ``` 注释与赏析: - 迢迢渰水上:形容水面辽阔无际。 - 有亭曰寒光:有一座亭子名叫寒光。 - 水天散鸥鹭:水天之间飘荡着鸥鹭。 - 四望山苍苍:四处望去,山峰苍翠欲滴。 - 向来于湖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我非章句儒,亦非渔樵徒。 少年逞粗豪,提笔赋两都。 老尚著儒冠,却悔识之无。 既难栖山林,又倦游江湖。 一官仅供口,康济不在吾。 秋风方戒寒,正道日荒芜。 行矣且归耘,寸田聊自娱。 注释解释: 1. 我非章句儒:指我不是那些专门研究经典文献、背诵诗书经史的儒家学者。 2. 亦非渔樵徒:指我也不是一个隐居山林
【诗句释义】 1. 江海寄孤篷:在江湖上寄居着一叶孤舟。 2. 飘飘一鸥似:像一只飘荡的鸥鸟。 3. 汲汲谋稻粱,欲去行且止:急迫地谋求生计,想离开却又止步不前。 4. 渊明真达者,解印如脱屣:陶渊明真是个达观的人,解除官印就像扔掉破鞋一样轻快。 5. 五斗何足云,可但折腰耻:五斗米不值得挂齿,只是因为不能弯腰低头而感到耻辱。 6. 我尝慕其人,出仕亦漫尔:我曾经仰慕他这个人
我们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释: 1. 早从方外游,志不在婚宦。 - 此句表明诗人早年就已远离尘嚣,追求的是超脱世俗的生活和理想。"方外"指的是佛教所说的"方外之地",即世俗之外的世界,这里比喻为诗中描述的清静之地。"志不在婚宦"意味着诗人的志向不在于官场上的追求和功名利禄。 2. 采薇陟西山,采藻涉南涧。 - 这两句通过描绘诗人在西山和南涧采集薇、藻等植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远离喧嚣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季,由于久居他乡而思念家乡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首句"秋空不肯明",描述了秋天的天空,没有太阳的光芒,显得阴暗。这可能是因为秋天天气的变化无常,也可能是诗人的心情压抑,不愿看到阳光。 第二句"风雨满荒城",描述了秋天的雨水和风,使得城市变得荒凉。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因为家乡的城市应该是繁荣和热闹的。 第三、四句"田父遮我说
【注】 威凤: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喻指贤者或高洁之士。巢深林:栖息在深密森林中。神龙潜巨壑:比喻隐居不仕的贤士。蝼蚁:蚂蚁。泥涂:尘土飞扬的地方。城市防弹𥐊:“弹𥐊”是古代的一种武器。山错:即“山错”,指隐居山林。甘苦淡:指清心寡欲。有味俱不恶:“有味”指生活的乐趣。寒暑:季节更替的变化。二休行且三:指暂时退隐。粘壁蜗:蜗牛,爬行缓慢,喜欢在墙壁上爬行,因而得名。退为乐:指知足常乐,不要过分追求
注释: 1. 去郭十五里,翼然屏风山。 注释:离开城市十五里的地方,有一座像屏风一样的山峰。 2. 上有看经院,创始升元间。 注释: 山上有个寺庙,叫做看经院,创建于升元的年间。 3. 山润易生云,竹嫩未作斑。 注释: 山上的树木滋润容易生出云雾,竹子还很嫩,还没有长出斑点。 4. 登高佛阁小,四面青回环。 注释: 我攀登上高处,看到了小小的佛阁,四周的景色绿意盎然地环绕着。 5.
这是一首五言诗。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解读: 1. 诗句: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 - 注释: 作者在长期外游中思念家乡,认为秋天的景色和官场的冷漠相比,不如归去的愿望强烈。因此他创作了这首歌曲(韵言志)来表达他的志向。这首诗是与金、溧等地的朋友一起创作的,并寄给了钱塘(今杭州)的亲朋故旧。 2. 诗句: "乔木足秋声,红叶表秋色。" -
首先提供诗句和对应的译文: 1.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 译文:我因长期在外,思念家乡,用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回家乡的愿望。 关键词注释:久客——长时间在外为官;思归——思念回到家乡;秋光——秋天的景色;宦情——官场上的心情;薄——淡薄;山色——山的景色;归意——返回家乡的意愿;韵——诗的体裁;言志——表达志向;约——邀请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对仕途生活的感慨和思乡情感的诗。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 - 我长久在外漂泊,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秋天的景色虽然美丽,但我却觉得没有家乡的风景更令人思念。我用诗歌作为我的志向,希望与金溧的朋友们一起共同创作,并寄给在钱塘的亲朋好友们。 2. 未仕每愿仕,既仕复思归 - 当我还未做官的时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题目为“题乌衣巷”。 我们来看诗句: 1. 人寄天地间,官爵寄所寄。 2. 所寄本傥来,得丧亦常事。 3. 何哉浅丈夫,以此芥胸次。 4. 达人视为轻,譬彼摴蒲戏。 5. 役满须过更,代者乃未至。 6. 故乡隔太湖,一舸归甚易。 7. 秋高山骨露,始见松竹翠。 8. 依依古梅村,是中有深意。 我们逐句进行译文和注释: 1. 人活在天地之间
这首诗是作者在秋天思念家乡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林的向往。以下是逐句释义: 1. 游子悲凛秋,秋尽行当冬。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感到悲凉的秋天,而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即将来临。 2. 雨露变霜雪,寒色日以浓。 雨露变成了霜雪,天气变得越来越寒冷。 3. 岂无紫绮裘,绽裂谁与缝。 难道没有紫绮(一种珍贵的皮草)做成的裘衣吗?但是没有人来修补它。 4. 不如早还家,山林专素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