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悲凛秋,秋尽行当冬。
雨露变霜雪,寒色日以浓。
岂无紫绮裘,绽裂谁与缝。
不如早还家,山林专素封。
扫松栖霞岭,结茆慧日峰。
山南与山北,春风入修筇。
时止可以止,道隆从而隆。
抱膝且长吟,吾其师卧龙。

这首诗是作者在秋天思念家乡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林的向往。以下是逐句释义:

  1. 游子悲凛秋,秋尽行当冬。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感到悲凉的秋天,而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即将来临。

  2. 雨露变霜雪,寒色日以浓。
    雨露变成了霜雪,天气变得越来越寒冷。

  3. 岂无紫绮裘,绽裂谁与缝。
    难道没有紫绮(一种珍贵的皮草)做成的裘衣吗?但是没有人来修补它。

  4. 不如早还家,山林专素封。
    与其在官场上受苦,不如早早地回到家乡,过隐居的生活。

  5. 扫松栖霞岭,结茆慧日峰。
    打扫松树,栖息在霞岭(地名),在慧日峰(地名)扎营。

  6. 山南与山北,春风入修筇。
    山南山北都有春天的气息,春风已经吹进了修整好的筇竹杖中。

  7. 时止可以止,道隆从而隆。
    有时可以停止,但道德的高尚可以使人不断进步。

  8. 抱膝且长吟,吾其师卧龙。
    抱着膝盖长吟,我就像古代的诸葛亮那样,有远大的志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游子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官场生活的不满,表达了他希望回归自然、过隐居生活的愿望。诗中的关键词“紫绮裘”和“寒色日以浓”等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而“山南与山北”、“春风入修筇”等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道德的追求,认为道德的高尚可以使人不断进步。最后一句“抱膝且长吟,吾其师卧龙”,则是诗人自比为诸葛亮,有远大的志向。整体而言,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他追求道德高尚和远大志向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