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章句儒,亦非渔樵徒。
少年逞粗豪,提笔赋两都。
老尚著儒冠,却悔识之无。
既难栖山林,又倦游江湖。
一官仅供口,康济不在吾。
秋风方戒寒,正道日荒芜。
行矣且归耘,寸田聊自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我非章句儒,亦非渔樵徒。
少年逞粗豪,提笔赋两都。
老尚著儒冠,却悔识之无。
既难栖山林,又倦游江湖。
一官仅供口,康济不在吾。
秋风方戒寒,正道日荒芜。
行矣且归耘,寸田聊自娱。

注释解释:

  1. 我非章句儒:指我不是那些专门研究经典文献、背诵诗书经史的儒家学者。
  2. 亦非渔樵徒:指我也不是一个隐居山林、以捕鱼砍柴为生的隐士。
  3. 少年逞粗豪:年轻时我意气用事,豪放不羁,喜欢挥洒自如地写作。
  4. 提笔赋两都:拿起笔来写诗赋文章,描绘了两个地方的景象。
  5. 老尚著儒冠:年纪大了,还戴着儒家的帽子。这反映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尽管已经年老。
  6. 却悔识之无:但后悔自己没有真正理解或实践这些儒家的理念。
  7. 既难栖山林,又倦游江湖:既难以像古人那样隐居山林,又厌倦了四处游历的生活。
  8. 一官仅供口:一个官职只够养活自己的口腹之欲。
  9. 康济不在吾:认为真正的修养和贡献不在于个人的物质享受。
  10. 秋风方戒寒:秋天的风已经开始提醒人们寒冷即将来临。
  11. 正道日荒芜:正当的道理被荒废,社会风气不正。
  12. 行矣且归耘:走吧,暂且回去种田吧,这里暗含有作者想要回归田园生活的愿望。
  13. 寸田聊自娱:即使是小小的田地,也足以让我自得其乐。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一位中年文人的感慨与自我反思。白居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仕途生涯的看法,以及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思考。他既非纯粹的儒学学者,也不满足于隐居山林的生活,而是希望能够在现实社会中有所作为,但又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彻底实现自己的理想。

诗歌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辛酸,同时也有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一官仅供口”、“秋风方戒寒”等词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结尾处的“行矣且归耘”,更是流露出诗人想要放下名利,回归自然的决绝和坚定。

这首诗语言平实而含蓄,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