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章句儒,亦非渔樵徒。
少年逞粗豪,提笔赋两都。
老尚著儒冠,却悔识之无。
既难栖山林,又倦游江湖。
一官仅供口,康济不在吾。
秋风方戒寒,正道日荒芜。
行矣且归耘,寸田聊自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我非章句儒,亦非渔樵徒。
少年逞粗豪,提笔赋两都。
老尚著儒冠,却悔识之无。
既难栖山林,又倦游江湖。
一官仅供口,康济不在吾。
秋风方戒寒,正道日荒芜。
行矣且归耘,寸田聊自娱。
注释解释:
- 我非章句儒:指我不是那些专门研究经典文献、背诵诗书经史的儒家学者。
- 亦非渔樵徒:指我也不是一个隐居山林、以捕鱼砍柴为生的隐士。
- 少年逞粗豪:年轻时我意气用事,豪放不羁,喜欢挥洒自如地写作。
- 提笔赋两都:拿起笔来写诗赋文章,描绘了两个地方的景象。
- 老尚著儒冠:年纪大了,还戴着儒家的帽子。这反映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尽管已经年老。
- 却悔识之无:但后悔自己没有真正理解或实践这些儒家的理念。
- 既难栖山林,又倦游江湖:既难以像古人那样隐居山林,又厌倦了四处游历的生活。
- 一官仅供口:一个官职只够养活自己的口腹之欲。
- 康济不在吾:认为真正的修养和贡献不在于个人的物质享受。
- 秋风方戒寒:秋天的风已经开始提醒人们寒冷即将来临。
- 正道日荒芜:正当的道理被荒废,社会风气不正。
- 行矣且归耘:走吧,暂且回去种田吧,这里暗含有作者想要回归田园生活的愿望。
- 寸田聊自娱:即使是小小的田地,也足以让我自得其乐。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一位中年文人的感慨与自我反思。白居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仕途生涯的看法,以及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思考。他既非纯粹的儒学学者,也不满足于隐居山林的生活,而是希望能够在现实社会中有所作为,但又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彻底实现自己的理想。
诗歌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辛酸,同时也有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一官仅供口”、“秋风方戒寒”等词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结尾处的“行矣且归耘”,更是流露出诗人想要放下名利,回归自然的决绝和坚定。
这首诗语言平实而含蓄,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