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从方外游,志不在婚宦。
采薇陟西山,采藻涉南涧。
拄杖仅过眉,短衣不掩骭。
一为火宅累,渐觉有忧患。
难任臣朔饥,俯就博士慢。
大胜国子师,三年腹藜苋。
栖迟行路难,坚忍为客惯。
昔为泛泛凫,今为嗷嗷雁。
幸免棰楚虑,官事粗易办。
曷不归孤山,梅花腊前绽。

我们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释:

  1. 早从方外游,志不在婚宦。
  • 此句表明诗人早年就已远离尘嚣,追求的是超脱世俗的生活和理想。”方外”指的是佛教所说的”方外之地”,即世俗之外的世界,这里比喻为诗中描述的清静之地。”志不在婚宦”意味着诗人的志向不在于官场上的追求和功名利禄。
  1. 采薇陟西山,采藻涉南涧。
  • 这两句通过描绘诗人在西山和南涧采集薇、藻等植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远离喧嚣、亲近自然的情怀。”陟”是登的意思;”采藻”则可能是指采摘水中的藻类植物。
  1. 拄杖仅过眉,短衣不掩骭。
  • 这里描述了诗人行走时的情景:他拄着拐杖,只勉强能遮住自己的眉毛,身穿的短衣也难以遮挡住膝盖以下的部分。这种形象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他对自己境遇的无奈。
  1. 一为火宅累,渐觉有忧患。
  • “火宅”在这里指的是人世间的纷扰和痛苦,诗人因为身处其中而感到苦恼和忧虑。这里的”忧患”指的是内心的烦恼和不安。
  1. 难任臣朔饥,俯就博士慢。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无奈和不满。”臣朔”可能是诗人自指,暗示自己曾经有过的抱负和理想。”俯就博士慢”则是说现在虽然担任了官职,但并不快乐,甚至有些怠慢。
  1. 大胜国子师,三年腹藜苋。
  • 这里的”大胜”可能是指胜过了其他的人或事物,”国子师”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教育学生。”腹藜苋”则是指吃藜蒿和苋菜,藜蒿是一种野菜,苋菜也是一种蔬菜。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尽管生活中有着种种困难,但诗人依旧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过着朴素而又充实的生活。
  1. 栖迟行路难,坚忍为客惯。
  • “栖迟”指的是停留或居住,”行路难”则形容生活艰难。”坚忍”是坚韧不拔的意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坚韧的态度。
  1. 昔为泛泛凫,今为嗷嗷雁。
  • 这句通过对比过去的自由自在和现在的艰难困苦,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泛泛凫”和”嗷嗷雁”分别指的是水鸟和大雁,它们在过去可以自由地飞翔,而在今天却不得不承受风雨的打击。
  1. 幸免棰楚虑,官事粗易办。
  • “幸免”表示幸运地逃脱了某种危险。”棰楚”是古代用来惩罚罪犯的工具,这里可能代指官场中的严苛处罚。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尽管面对官场的种种挑战和困难,诗人仍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并认为处理公务还是相对容易的。
  1. 曷不归孤山,梅花腊前绽。
  • “孤山”是中国杭州西湖中的一个著名景点,也是诗人经常游览的地方。这句可能是在表达对于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的愿望。”梅花腊前绽”则可能是在描述梅花在冬天即将到来之际盛开的景象,暗喻诗人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迎来美好的变化和新生。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和经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人生困境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思和美感,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