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东风倚画楼。碧天清霭半空浮。韶光多半杏梢头。
垂柳有情留夕照,飞花无计却春愁。但凭天气困人休。
浣溪沙 · 春闺
介绍
《浣溪沙·春闺》是清代词人徐灿的作品。
《浣溪沙·春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闺房中的场景,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期待。这首词不仅体现了词人在艺术上的造诣,也反映了其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和深刻表达。
相关推荐
【注释】 几日东风倚画楼:几日,几天。东风,春风。倚画楼,指在楼上眺望春色。 碧天清霭半空浮:碧天,青色的天空。霭,云气。 韶光多半杏梢头:韶光,春天的光景。多半,大多数的时候。杏梢,即杏树的枝条。 垂柳有情留夕照,飞花无计却春愁:垂柳,低垂的柳条。有情,似乎有意留下夕阳。 飞花无计却春愁:飞花,飘落的花瓣。无计,没有办法。却,解除。 【赏析】 此词写闺中人对春光的留恋。上片写登楼远望春景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闺生活和情感的词作。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关键词注释: 第一句:“曲榭莺啼翠影重” - “曲榭”,即曲折的长廊旁的亭子;"莺啼"指的是黄莺鸟的叫声,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翠影重”形容树木的影子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浓厚,给人一种朦胧、幽静的感觉。 第二句:“红妆春恼澹芳容” - “红妆”,古代女子化妆用的红色化妆品;“芳容”指的是美丽的容貌。这句诗描述了春天里
午梦谁惊树影摇,玉楼人倦倚红绡。游丝系满杏花梢。 译文:在午梦中,是谁惊扰了树上的摇曳的影子,在玉楼上的人已经疲倦倚靠在红色的绸缎之上。缠绕在柳树梢上的蛛丝被风刮落。 注释:午梦:中午做的梦。谁:指谁惊扰了。谁:指蝴蝶或蜘蛛等昆虫。惊扰:扰乱,使……感到不安。谁:指蝴蝶或蜘蛛等昆虫。谁:指蝴蝶或蜘蛛等昆虫。玉楼:华丽的楼房。人倦:人感到疲倦。倚红绡:靠着红色纱衣。红绡:一种质地柔软的丝织品。游丝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词,描写了一位女子在春闺中的生活。下面是对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淡薄轻阴拾翠天 - 淡薄轻阴:形容春日的天气,阳光不强烈,云彩轻盈飘忽。 - 拾翠天:比喻春天的天空像翠鸟一样美丽。 - 注释:春天的自然景色清新宜人,天空湛蓝,阳光明媚。 第二句:细腰柔似柳飞绵 - 细腰:形容女子身材纤细,腰部柔软。 - 柔似柳飞绵:比喻女子的腰身柔软如柳枝般轻盈,仿佛柳絮在空中飘荡。
诗句输出:絮扑游丝不放飞,燕巢花满落香泥。 译文注释:柳絮像小燕子一样在空中飘舞着不肯落地,燕子把窝筑在盛开的花丛中,花瓣落在了泥地上。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图景,以春日里常见的景物为线索,细腻地勾勒出一个女子的心境变化。上片写柳絮和燕子的行为,下片则转入女子的内心世界,通过“妆罢”和“梦回”两个场景,表现了女子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孤独的心理状态
浣溪沙 · 春闺 海比相思尚有涯,轻寒蓦地恼情怀。羞看孤影镜慵揩。 戏向海棠花下过,惹他珠露湿罗鞋。摘双梅子戴金钗。 注释: 1. 海比相思尚有涯:用海水比作思念之情无边无际。 2. 轻寒蓦地恼情怀:突然袭来的轻寒令人烦恼。 3. 羞看孤影镜慵揩:看着镜子中孤独的身影,懒得擦拭。 4. 戏向海棠花下过:在海棠花树下玩耍。 5. 惹他珠露湿罗鞋:使得珍珠般的露水沾湿了鞋子。 6. 摘双梅子戴金钗
诗句: 日影笼烟小阁明,侍儿初掠晓妆成。 译文: 阳光透过云烟,照亮了精致的阁楼,侍女们刚刚梳妆完毕,开始在清晨梳洗打扮。 注释: 本诗描绘了一个春天早晨的情景,通过“日影”、“小阁”、“侍儿”等词语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早晨闺房中的宁静场景。词中“日影笼烟”形容了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阁楼上,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
【注释】 小盏:酒杯。低斟:斟酒时,酒杯要低着,表示谦恭。不当差:指不要勉强。粉腮:即“面腮”,脸颊。红晕:泛指脸红。颤:颤抖。檀郎:男子的代称,这里泛指情人。妆挣挫:强装娇羞的样子。扶:扶持。小玉:女子的代称,指少女。夭斜:形容娇弱无力的样子。和衣睡倒:指脱衣睡觉。太娇些:娇得有些过分了。 【赏析】 这首词是写一位女子春日闺房中的情态。 上片写她对情人殷勤体贴,不使对方为难
胜裤新裁蝉翼纱,锦靿自织凤头靴。 春风不耐碧油车。 金步摇飞金勒动,玉跳脱袅玉鞭斜。 满堤青草衬红霞。 译文: 崭新的裤子像蝉翼般轻薄,绣有凤凰的鞋子自织而成。 春风不愿吹动那翠绿的油车。 金色的步摇随着金马缰绳飘动,玉制的腰带随着玉鞭摆动。 满堤的嫩草衬托着晚霞的色彩。 注释: 胜裤:华丽的衣服。 蝉翼纱:薄如蝉翼的透明纱。 锦靿:用锦绣制成的鞋子。 凤头靴:有凤凰形状的鞋。 春风不耐
【注释】 闻道:听说。王娘:指西施。采莲:即采莲女。若耶溪:在浙江绍兴市西南,是古代著名的风景胜地。捧心啼:西施以蛾眉代颦,因“一嚬一笑”而闻名于世。《庄子·逍遥游》:“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后以“捧心啼”比喻女子的娇羞。锦帆:指彩绘的船帆。娇白纻(zhù):指洁白如玉的细丝织品——白色纨素。香径:芳香的小路上。昵郎:对男子的亲近和亲昵。乌栖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释: - “家住阊门西复西,凤凰桥上夜乌啼。”:这句描绘了诗人居住在阊门的西边。在夜晚,凤凰桥上的乌啼声回荡。 - “绿杨巷曲画帘低。”:描述绿杨树环绕着曲折的小街巷,小街上的帘子低垂。 - “宛转腰身飞乳燕,聪明性格点灵犀。”:燕子展翅飞翔,像诗中的女子一样聪明而灵动。 - “粉墙拂袖待留题。”:粉刷的墙壁似乎在邀请人们留下自己的印记或留言。 - 译文: -
注释如下: 金斗香生绕画帘。细风时拂两眉尖。 绣床绒线几曾添。数点落花春寂寂,一庭芳草雨纤纤。 不须春病也恹恹。 译文: 在陌上,每户人家都在悬挂纸钱,东风客舍的我,不禁泪流满面。难以携带美酒,洒向远方重泉。朱红色的门户里,有人和我一样插上了柳枝,青山之上,为何还留着袅袅烟雾?江南的梦境萦绕着我,让我无法自拔。 赏析: 这首《浣溪沙·春闺》是清代词人徐灿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
《浣溪沙·春闺》是清代词人徐灿的作品,通过对少女长安的描绘,展现了其孤独、寂寞的情感状态。下面是这首诗: - 诗词原文: 金斗香生绕画帘。 细风时拂两眉尖。 绣床绒线几曾添。 数点落花春寂寂,一庭芳草雨纤纤。 不须春病也恹恹。 - 诗意解析: 1. 环境描写:首句“金斗香生绕画帘”描绘了室内环境的温馨与美好,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香气,如同画帘外的春光一样,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 2.
《浣溪沙·春闺》的作者为清代词人徐灿,其创作背景、作品风格及艺术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1. 创作背景:《浣溪沙·春闺》是清代词人徐灿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写一位闺中女子对春天的无限遐想,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 2. 作品风格:《浣溪沙·春闺》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婉约柔美的词风,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而真挚。词中运用了许多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诗句:金斗香生绕画帘,细风时拂两眉尖。 译文:画楼中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绣床边的绒线几经添补。微风不时地轻拂过女子的双眉。 赏析: 《浣溪沙·春闺》是清代词人徐灿创作的一首婉约词作,表达了春天闺房中女子的慵懒与闲雅。全词意境优美,语言细腻,通过描绘女子春日的生活情景,展现了其内心的情感世界。 首句“金斗香生绕画帘”,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女子闺房中的宁静画面。画帘上缠绕着金色丝线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作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以及手法等要素。 此词是一首闺情之作,上阕写女子在闺中绣花,下阕写女子在春雨的滋润下独自伤怀。全词以“绣床针线”和“落花芳草”为景,以“细风”“雨纤纤”为事。“细风时拂两眉尖”一句,写女子在绣花时的神态,表现了她的细心、专心,也表现了她内心的孤独。下句“绣床针线几曾添”一句,写女子在绣花时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