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以乙酉之年,壬午之月,玉鼎再亏,金陵不复;公私倾覆,天地崩离;托命牛衣,巢身蜗室。吊东幸之翠华,蒙尘轵道;望北来之浴铁,饮马姑苏;申胥之七日依墙,秦庭何在;墨允之三年采蕨,周粟难餐。黄农虞夏,遐哉尚友之乡;南北东西,渺矣容身之所在。
在昔士衡有辩亡之文,孝穆有归梁之扎。客儿饮恨于帝秦,子山伤心于哀乱。咸悲家国,共见词章。余始成童,便膺多难,揭竿报国,束发从军;朱雀戈船,萧萧长往,黄龙战舰,茫茫不归;两镇丧师,孤城溃败。三军鱼腹,云横歇浦之帆;一水狼烟,风动秦房之火。戎行星散,幕府飙离;长剑短衣,未识从军之乐;青磷蔓草,先悲行路之难。故国云亡,旧乡已破,先君绝命,哭药房于九渊;慈母披缁,隔祗园于百里。羁孤薄命,漂泊无家,万里风尘,志存复楚,三春壁垒,计失依刘,蜀市子规,千山俱哭,吴江精卫,一水群飞。哭海岛之田横,尚无其地;葬平陵之翟义,未有其人。天晦地冥,久同泉下,日暮途远,何意人间!鲁洒楚歌,何能为乐,吴歈越唱,只令人悲;已矣何言,哀哉自悼!聊为兹赋,以舒郁怀。
呜呼!黄旗紫盖,雪戟霜矛,何以南朝天子,竟投大将之戈;北部单于,遂系降王之组!岂高庙之馨,十七世而旁移,孝陵之泽,三百年而终斩!乎此天时人事,可以疾首痛心者矣。国屯家难,瞻草木而抚膺;岳圮辰倾,睹河山而失色。劳者言以达其情,穷人歌以志其事。追原祸始,几及千言。寄愁心于诗酒,阮籍穷途;结豪士于屠箫,张良仓海。后有作者,其重悲余志也夫!
维昭代之代兴也。乘土德而绍王,丽旭日以承天,乃执柄而司命,聿岳镇而辰悬,扫旄头以静卫,鞭角端以定边。穷邛笮,通浪玄;朔方大出,南交凯旋,崇文会武,东鲽西鹣。阅兵则法高司马,论都则赋雄孟坚。备礼乐于虎观,绝烽火于狼烟,法不更而泽久,兵不耀而威宣,俪唐虞而比德,尚殷周而卜年。
不意瑶轮无长炯之期,玉历有中屯之会。天子端拱无为,塞聪而治;羽猎灰五柞之场,歌舞纳三云之地,震筵分枯菀之形,泰阶
大哀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大哀赋》是东汉末年著名诗人蔡邕所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抒情诗篇之一。
《大哀赋》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作者用丰富而奇特的想象、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描绘了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败退之后逃往北方时的一段惨烈情景。全诗以“大哀”二字为线索贯穿始终,在叙述故事的同时抒发感慨,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与关切。
《大哀赋》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未来局势的担忧。作品中既有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失败场景,也有他逃亡北方时所遭遇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如饥寒交迫、疾病缠身等。同时,也展现了蔡邕作为一位文人学者,在面对国家危难之时仍坚持正义立场的态度。
《大哀赋》以其深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