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夫龙种困而被奴,凤仪降而为婢,逐燕支而上驰,抱琵琶而北去,黑山之月年年,青冢之花岁岁,室处有荼毒之淫,趸发有髡髵之累。
于是竿木群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锐,横海伏波,戈船下濑。轨亡秦之陈胜,效安刘之翟义,诛殷通于戏下,斩王阜于帐外。青雀烟腾,黄龙云迈。夸父有投杖之心,鲁阳无挽戈之计,兵弱虏强,地柔人脆,伤心夫王子白衣,绝望于将军蒲类;田横之五百军人,项藉之八千子弟。平陵东而黄犊可卖,大泽左而乌骓不逝。天萧萧兮不明,日荒荒兮欲曀;伤两镇之未旋,痛孤城之已溃。闻楚歌则部曲萧条,听胡笳则征夫歔欷,国殇怨而阴雨深,战鬼哭而愁飙厉。烟草依然,江湖如是,毅魄归来,灵风涕泗。
至若江关不见,乡国何方;坑既酷于新安,火复烈于咸阳。谷水无浮云之使,昆山非行雨之乡。姑苏烽火,槜李芜荒;草入语儿之馆,月明响屧之廊。美人则紫台黄土,英雄则白草青霜,风何为而惨惨,云何地而茫茫。礼魂兮春兰秋菊,吊古兮山高水长,悴琼枝而无色,零瑶草兮不芳。三秋桂冷,十里荷香,景光黯黯兮销魂,烟波漠漠兮断肠;夜不寐而耿耿,泪沾襟而浪浪。何日度莺花之月,何年归玳瑁之梁;燕巢枯柳,蝶舞空墙,垆头无小妇之酒,城东非少年之场。旧游零谢,独垒荒凉,归去则杜鹃啼月,力微则精卫塡海。
大哀赋
明末文学家夏完淳长篇叙事抒情赋
- 若夫龙种困而被奴,凤仪降而为婢
- 描述龙种与凤凰遭遇不幸,被迫成为奴隶或婢女。
- 逐燕支而上驰,抱琵琶而北去
- 描绘燕子和琵琶等艺术载体随同北方军队征战的情景。
- 黑山之月年年,青冢之花岁岁
- 指代北方边塞的荒凉景象,以及每年不变的战争和凋零的花。
- 室处有荼毒之淫,趸发有髡髵之累
- 表达家庭暴力与社会压迫下的苦难及精神折磨。
- 于是竿木群兴,风云毕会
- 形容众多志士汇聚一堂,共同应对时局变化。
- 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锐
- 强调发起对抗外敌的军事准备,展示决心与力量。
- 横海伏波,戈船下濑
- 描述海军力量在海上战斗,船只如箭矢般快速前进。
- 轨亡秦之陈胜,效安刘之翟义
- 引用陈胜、吴广起义,以及刘季的忠臣翟义抗敌事迹,表达对英勇抗争的赞扬。
- 诛殷通于戏下,斩王阜于帐外
- 描述在特定地点执行正义之举,消灭敌人,保护国家。
- 青雀烟腾,黄龙云迈
- 比喻战争场面壮观,如青雀飞天,黄龙升空。
- 夸父有投杖之心,鲁阳无挽戈之计
- 以神话人物夸父追日和鲁阳公战日为比,反映壮志难酬。
- 兵弱虏强,地柔人脆
- 说明面对强敌时的脆弱处境,凸显国家的不坚强。
- 伤心夫王子白衣,绝望于将军蒲类;田横之五百军人,项藉之八千子弟
- 描述士兵在战斗中的无助与牺牲,彰显忠诚与勇敢。
- 平陵东而黄犊可卖,大泽左而乌骓不逝
- 通过比喻表现国破家亡后的生存困境。
- 天萧萧兮不明,日荒荒兮欲曀
- 描绘战争造成的阴霾天空和黯淡天色。
- 伤两镇之未旋,痛孤城之已溃
- 哀悼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损失。
- 闻楚歌则部曲萧条,听胡笳则征夫歔欷
- 描述听到楚国歌曲时部队士气低落,听到胡笳音乐时士兵们情绪低沉。
- 国殇怨而阴雨深,战鬼哭而愁飙厉
- 用国殇和战鬼的哭泣来表达对阵亡将士的哀悼。
- 烟草依然,江湖如是,毅魄归来,灵风涕泗
- 描写战场结束后的宁静场景和英雄的归途。
- 至若江关不见,乡国何方;坑既酷于新安,火复烈于咸阳
- 描述战后家园破碎,无法回归故土的无奈与悲痛。
- 谷水无浮云之使,昆山非行雨之乡
- 比喻国破山河改样的景象。
- 姑苏烽火,槜李芜荒;草入语儿之馆,月明响屧之廊
- 描绘姑苏古城的烽火与荒芜,草中儿童的凄凉生活。
- 美人则紫台黄土,英雄则白草青霜
- 用紫色宫殿和白色土地象征英雄的消逝与美丽。
- 风何为而惨惨,云何地而茫茫
- 表达风起云涌的迷茫与无力感。
- 礼魂兮春兰秋菊,吊古兮山高水长
- 表达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与对国家山川的敬仰。
- 悴琼枝而无色,零瑶草兮不芳
- 形容自然景物的美丽不再,失去往日光彩。
- 三秋桂冷,十里荷香
- 描述秋风中的桂花凋零与荷花的芬芳。
- 景光黯黯兮销魂,烟波漠漠兮断肠;夜不寐而耿耿,泪沾襟而浪浪。
- 表达因思念而产生的悲伤心境和孤独无助。
- 何日度莺花之月,何年归玳瑁之梁;燕巢枯柳,蝶舞空墙
- 表达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
- 旧游零谢,独垒荒凉
- 描述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荒凉,无人问津。
- 归去则杜鹃啼月,力微则精卫塡海
- 表达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