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辽水东西,人多犯顺,大河南北,野皆饿馑。黑山藉以益繁,赤眉聚而愈迅,遇王师如秋风之卷枯,下坚城若朝霜之悴菌;赤羽动而北驰,黄金鸣而西振,封函谷之一丸,据雍州之九郡。城郭胥沦,衣冠偕殒,犀兕有未赎之华元,丹青有不归之于禁。既度陕而叩关,复逾河而入晋,三千属犀之骑,十万迎风之刃;黄金台之蔓草空哀,白玉仗之青罘俱震。地坼天崩,海焦星陨,蚩尤之毒舞弥天,轩辕之鼎湖虚殡。恨黄竹于千秋,悲苍梧于一瞬,椒宫为血泪之湘君,鹤驾有呼魂之子晋,吊望帝以何期,矢叩阍而难进。可怜泪雨之昭阳,更有风尘之长信,桐棺坠马鬣之封,柏路卷龙輀之輴。
呜呼当斯时也,四海惊飞,三灵恫震;溘灵飙而大招,吊五云而长恨。天上将军之铁马呼风,宣陵孝子之布衣扶榇,三百年玉历昼移,十六世金铺夜烬。且也刘太尉留于蓟北,琅琊王渡于江阴,哭秦庭而归虎穴,卜周鼎而陷龙浔。秣陵王气,黯然欲尽,易水寒风,则悲哉正深。将军之大树北偃,单于之部西临,假号子舆于城下,不立卢芳于雁门,借蚌鹬之利,逞虎狼之心。北阙之楼台凋谢,西山之松柏萧森,太液翻而石鲸惨淡,茂陵废而玉碗浮沉。瞻河山而陨涕,抚草木而沾襟,虽君仇之少雪,实国难之相寻。郿坞为然卓之地,渐台兴剸莽之军;既追风而西捷,遂射日以南侵。使南朝天子,北府大臣,乌衣则披纶挥羽,黄葛则悬胆卧薪。器成错节,圣启忧殷。祖士雅雍州出牧,刘奉春冒顿和亲,组练艅艎者八百里,鲮皮犀属者十万人。
诗句:大哀赋
译文:所以辽水东西,人多犯顺,大河南北,野皆饿馑。黑山藉以益繁,赤眉聚而愈迅,遇王师如秋风之卷枯,下坚城若朝霜之悴菌;赤羽动而北驰,黄金鸣而西振,封函谷之一丸,据雍州之九郡。城郭胥沦,衣冠偕殒,犀兕有未赎之华元,丹青有不归之于禁。既度陕而叩关,复逾河而入晋,三千属犀之骑,十万迎风之刃;黄金台之蔓草空哀,白玉仗之青罘俱震。地坼天崩,海焦星陨,蚩尤之毒舞弥天,轩辕之鼎湖虚殡。恨黄竹于千秋,悲苍梧于一瞬,椒宫为血泪之湘君,鹤驾有呼魂之子晋,吊望帝以何期,矢叩阍而难进。可怜泪雨之昭阳,更有风尘之长信,桐棺坠马鬣之封,柏路卷龙輴之輴。呜呼当斯时也,四海惊飞,三灵恫震;溘灵飙而大招,吊五云而长恨。天上将军之铁马呼风,宣陵孝子之布衣扶榇,三百年玉历昼移,十六世金铺夜烬。且也刘太尉留于蓟北,琅琊王渡于江阴,哭秦庭而归虎穴,卜周鼎而陷龙浔。秣陵王气,黯然欲尽,易水寒风,则悲哉正深。将军之大树北偃,单于之部西临,假号子舆于城下,不立卢芳于雁门,借蚌鹬之利,逞虎狼之心。北阙之楼台凋谢,西山之松柏萧森,太液翻而石鲸惨淡,茂陵废而玉碗浮沉。瞻河山而陨涕,抚草木而沾襟,虽君仇之少雪,实国难之相寻。郿坞为然卓之地,渐台兴剸莽之军;既追风而西捷,遂射日以南侵。使南朝天子,北府大臣,乌衣则披纶挥羽,黄葛则悬胆卧薪。器成错节,圣启忧殷。祖士雅雍州出牧,刘奉春冒顿和亲,组练艅艎者八百里,鲮皮犀属者十万人。
注释:
- 大哀赋:夏完淳的一篇长篇叙事抒情大赋。
- 粤以乙酉之年:以乙酉年的年份为开始。
- 壬午之月:在壬午年(1652年)的月份。
- 玉鼎再亏:比喻国家政权衰败。
- 金陵不复:指明朝的首都南京被清军攻破后不再存在。
- 托命牛衣:形容生活艰难困苦。
- 巢身蜗室:比喻生活贫困潦倒。
赏析:
《大哀赋》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强烈情感色彩的作品。夏完淳通过此赋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明末社会动荡的愤慨。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如辽东战役、明朝覆灭等,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夏完淳在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战争场面和人物情感,使得整首诗歌既有史诗般的宏伟气势,又不乏细腻的情感表达。此外,夏完淳在赋中还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天赋和深厚的爱国情怀,使得《大哀赋》不仅是明代文学的瑰宝,也是后世研究中国历史的珍贵资料。通过对《大哀赋》的阅读,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和平稳定的追求,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作者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坚韧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