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金陵道,相逢倍黯然。
莺啼杨柳岸,人在木兰船。
客路三千里,征衣十二年。
计程归夏口,明月两回圆。

《送杜于皇归郢》:分手金陵道,相逢倍黯然。莺啼杨柳岸,人在木兰船。客路三千里,征衣十二年。计程归夏口,明月两回圆。}

诗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释义

  • 分手金陵道:在南京(金陵)的路途中与某人作别,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和不舍。
  • 相逢倍黯然:分别后再次相遇,心情更加沉重,因为分离的痛苦已经让人心伤。
  • 莺啼杨柳岸:春日里,黄莺儿在杨柳岸边啼叫,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人在木兰船:诗人坐在木兰船上,象征着远行或旅行,也反映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 客路三千里:形容旅行距离之遥远,三千里外,表达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和对家国的深深眷恋。
  • 征衣十二年:穿着多年未换的出征衣物,意味着长期的征战和不安定的生活,体现了战争带来的苦楚和对和平的渴望。
  • 计程归夏口:计算着旅程的终点,最终回到家乡的夏口,虽然充满期待,但也隐含着对未知未来的忧虑和不确定性。
  • 明月两回圆:月亮总是圆满,但两次满月后可能将迎来新的变故,这象征着人生起伏不定,总有起伏和变化。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莺啼”、“杨柳岸”等,诗人不仅展示了美丽的春天景象,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哀愁和对未来的忧虑。这种情感的表达是含蓄而深沉的,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思考意义。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比喻,如“客路”和“征衣”,都巧妙地反映了作者身处乱世却依然保持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能够触动人心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