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月初三,尚属寒露节。
友人驾巾车,邀我探岩穴。
匆匆整行装,悠悠循轨辙。
清晨犹戒寒,卓午始微热。
爽气拓清秋,万象同皎洁。
何须事高攀,即此足欢悦。
况彼好峰峦,环围如屏列。
越岭石齿尖,啮残轮蹄铁。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暮秋》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暮秋
暮秋天气凉如水,
野草黄花落满城。
风卷残云天似墨,
人归孤馆月当楼。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凄清景象。黄昏时分,天空变得清凉而寒冷,田野里的枯萎花草和黄色花朵在寒气中飘零。秋风吹过,卷起地上的细雨如同黑色的浓雾笼罩着大地,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墨色所覆盖。夜晚降临,月亮高悬于孤独的馆舍之上,照亮了寂静的街道。
诗中的“暮秋”一词暗示了一年四季之中最寒冷、最萧瑟的一个季节。通过这些生动而细腻的描绘,诗人展现了秋天独特的美丽与凄凉,并且传达出一种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独特感悟。这种意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并不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