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字河梁出国风,论文已较长卿工。
柏台高宴君无与,不在倡优狗马中。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
介绍
。
《乐府古题杂歌·王昭君》
原文:
汉家天子今神武,胡尘满眼昔风流。
莫道故人无信使,此身应是梦魂游。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王昭君为比兴对象,在咏叹中寄托了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忧虑和期盼之情。
“汉家天子今神武”,这是诗人借王昭君之口发出的一声悲怆而又坚定的呐喊,是诗人对现实社会所进行的一种强烈的控诉。这句诗中的“神武”二字极富象征性,它既是对汉朝皇帝英明神武、雄图大业的高度评价和赞美;又暗示了王昭君出塞时那种身不由己而又义无反顾的悲壮之举。
“胡尘满眼昔风流”,这是诗人借王昭君之口发出的一声
相关推荐
诗句原文: 五字河梁出国风,论文已较长卿工。 柏台高宴君无与,不在倡优狗马中。 注释解释: - 五字河梁:五言诗的形式,河梁指的是渡口,国风指《诗经》的风格。这里强调了诗作的严谨性和古典风格。 - 论文已较长卿工:比喻诗人的写作技艺非常高超,可以与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长卿)和扬雄(子云)相提并论。 - 柏台高宴:柏台是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高宴则意味着在高级宴会中
在探讨诗歌之美时,我们不禁要追溯其历史渊源和艺术魅力。李希圣的《论诗绝句四十首·其一·苏李》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艺术美的佳作。下面将逐句解析这首诗的内容、翻译以及其背后的深意: 1. 诗句解读: - “难从晋帖仿来禽,入洛才多已不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模仿古人风格的抵触情绪。在诗人看来,直接模仿他人的作品虽然可以学习前人的技巧,但最终难以达到真正的创新和自我表达。 - “俗煞南潮钟记室
逸响南皮不自量,陈思夺嫡在词场。 西园月比鱼山好,翻案论诗到夕堂。 此诗出自清代诗人李希圣的《曹子建·逸响南皮不自量》,全诗如下: 逸响南皮不自量,陈思夺嫡在词场。 西园月比鱼山好,翻案论诗到夕堂。 接下来为您简要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1. 诗句注释: - “逸响南皮”:指的是声音高远,不受限制。南皮,地名,这里代指声名远扬。 - “不自量”:意为没有自知之明,盲目自大。 - “陈思夺嫡”
【注释】 1. 益寿:指李杜。李杜,即李白、杜甫二人的合称。轻华:轻浮虚妄之意。自名:自诩自夸。翰林轩:指唐朝的翰林院。有公评:有公正的评论。 2. 文章第一论风格:文章是第一位的,论风格是最重要的,所以第一。安仁:指张衡,字平子,东汉著名文学家,善作赋。士衡:指左思,字太冲,西晋著名诗人。 【赏析】 这是一首以李杜和张左为话题的论诗绝句,全诗分上下两联,上联写李杜自诩自夸,下联写李杜与张左相比
《论诗绝句四十首·其一·苏李》是清代诗人李希圣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1. 感慨无端托兴深: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感慨,这种感慨是深沉而无法言说的。 2. 咏怀谁识阮公心: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但不知道谁能理解他的心情。 3. 广陵散作穷途哭:这里的“广陵散”可能指的是一种乐器或音乐作品,而“作”则是创作的意思。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说,他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心情非常沉重
种桑已值山河改,看菊还怜甲子同。 千载子云朱仲晦,不将应璩比陶公。 注释 - 种桑:种植桑树,象征辛勤耕作。 - 山河改:描述国家的兴衰变化。 - 看菊:欣赏菊花,象征高洁的品格。 - 甲子:指年号,这里指代特定的年份。 - 子云:李斯的字,此处代指李斯。 - 朱仲晦:朱文公的字,即朱熹,宋代著名的儒学家。 - 应璩:魏晋时期诗人应璩的字。 - 陶公:陶渊明,以其高洁的品质和隐逸的生活著称。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是清代诗人李希圣创作的一首论诗绝句。 李希圣,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人。他于光绪十八年进士及第,官刑部主事,后因经济特科被荐举,但不幸早逝,年仅四十二岁。在李希圣的诗歌中,《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是其对唐代诗人苏颋和李峤的评述,表达了他对两位诗人的不同见解和评价。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1. 一代孤鸣实寡俦,颜延毁誉欲相仇。 - 释义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 苏李才气显峥嵘,早年空疏晚节雄。 玉貌内人今白首,不知家令是尚书。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 - 解释:这是一首关于诗歌的四句绝句,属于宋代诗人李希圣的作品。在古代中国,四句绝句是一种简洁有力的文学形式,通常包含四个对仗工整的句子。此诗作为“论诗绝句”,可能旨在探讨或评价诗人的诗歌创作及其艺术成就。 - 关键词:“论诗绝句”、“苏李” 2.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 青莲低首向宣城,玉石终嫌误后生。柳色梨花多累句,须知谢朓似阴铿。 注释与译文: 1. 青莲低首向宣城:青莲即指李白,低首表示谦恭;宣城即指安徽宣城市,李白曾在此地生活。 2. 玉石终嫌误后生:玉石比喻诗歌中的精华部分,误后生则暗示这些精华部分可能被后人误解。 3. 柳色梨花多累句:柳色和梨花都是春天的象征,累句则可能暗示这些象征在诗歌中过于繁琐,影响整体美感。 4.
注释: 东阁官梅的诗句有神采,扬州的水部诗清新可人。 选楼寂寞无人问津,不收录千秋并世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论诗绝句”中“苏李”组诗的评论。他认为东阁官梅虽然有神采,但只是一时的新鲜,而扬州水部则清新可人,具有持久的魅力。选楼寂寞无颜色,意味着他的诗歌没有受到重视,没有人去记录和传播,因此他并不希望自己的诗歌被千古流传,与世人共赏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 诗歌鉴赏与文化解读 1. 回雪流风独擅长,同时沈范各分行。 2. 钞书不救天才短,误尽王融学谢庄。 注释与译文 - 回雪流风:形容自然美景或才华出众如雪花飘落、春风拂面般令人赞叹。 - 沈范:这里代指两位著名的文学家,即沈佺期和宋之问。他们在唐代文坛上各有建树,但风格迥异。 - 钞书不救天才短:比喻虽有学识却未能弥补才能不足,导致最终失败。 - 王融: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
【注释】 萧瑟:寂寞萧条;庾子山:指庾信。他一生坎坷,晚年辞赋动人,但诗作被删去。 玉台:即玉阶,代指女子的居室。当时体:当时的体格。七夕:农历七月初七晚上。相传牛郎织女相会于银河之上。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友人苏源明、李元振兄弟的劝勉之作。苏李都是唐代的文人,他们都有诗名,都以文才著称。杜甫希望他们能写出像汉代文学家扬雄那样的作品。扬雄的代表作《逐贫赋》和《解嘲》,就是讽刺社会黑暗
首先我们来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1. 高蹈三唐首拾遗,王杨蝉噪等陈隋。 2. 遗山别有兴亡恨,错认诗人作范蠡。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高蹈三唐首拾遗” - 这一句可能指的是唐朝时期三位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和王维(他们被尊称为“诗仙”、“诗圣”和“诗佛”)。"高蹈"在这里可能是指他们超逸脱俗的诗歌风格,而“三唐”则特指唐朝。 “首拾遗”可能意味着他们是当时的文学工作者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 苏李才华横溢,制作非凡, 麻鞋兽锦各恩私,各有千秋。 白头相对论诗律,胜似东蒙共被时。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析:此诗开篇即点明了两位诗人苏李的文学成就,通过"忠孝纷纶制作奇"展现了他们作品中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风格。接着,"麻鞋兽锦各恩私"描绘了他们在艺术创作上各自的特点和追求。 - 译文对照:"白头相对论诗律"可能是在谈论两位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相互影响或对比
诗句释义: 讽论篇篇近正声,秦中吟抵杜君卿。昌黎实录真颠倒,独为元臣赋永贞。 译文: 通过诗歌评论文章,接近正声,在秦中的吟唱与杜甫的诗相媲美。 昌黎的实录被颠倒了真相,只有为元朝的官员赋诗《永贞》才是真实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以“论诗绝句四十首”中的作品来展示诗人对于诗歌创作和文学评论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首先,“讽论篇篇近正声”表达了诗人认为通过诗歌评论可以达到接近正义声音的境界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 拾翠盘雕莫更论,卫公当日盗乾坤。 乐天诗卷供鱼蠹,中夜披衣读罪言。 注释:不要继续讨论翡翠和雕刻品的优劣,当年卫公偷走了天地之间的平衡。乐天的诗卷被鱼蛀了,我半夜里披着衣服阅读那些批评的话语。 赏析:此诗以“拾翠盘雕莫更论”为开篇,诗人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是否应该再继续讨论翡翠和雕刻品的优劣。这里的“拾翠盘雕”指的是收集珍贵的物品
以下是关于“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的逐句释义: 1. 钳口何人论北司:这一句似乎在讲述一个场景,有人因顾忌而不敢公开讨论某些话题,暗示了某种压抑或禁忌。 2. 微辞寄托本非奇:虽然言辞含蓄,但内容并非新奇独特,可能意味着诗歌的内容虽不张扬却富有深意。 3. 玉川月蚀刘蕡策:这里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事件或人物,如唐代诗人刘蕡因其直言进谏被贬为庶民,其事迹被后人传颂。 4. 一样伤心世岂知
【注释】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苏轼与李之仪的诗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其诗清新豪健,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李之仪(1038-约1117),字端叔,号姑溪老农,北宋诗人,曾为枢密副使,因事被贬,后任黄州团练副使。他的诗多写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风格清丽淡雅。 冥搜:苦心钻研。 称心:满意。 画虎:比喻好高骛远。
``` 涂抹坡诗百态新,南毛北纪是忠臣。 莆田处士金陵客,艺苑雌黄别有人。 【注释】: - 涂抹:此处可能指在诗歌创作过程中的修饰与润色。 - 坡诗:泛指宋代苏东坡的诗作。 - 百态新:形容诗作内容丰富多样,新颖独特。 - 南毛北纪:用来形容地域不同、风格各异的诗人。 - 忠臣:这里用来形容作者对诗人忠诚和尊重的态度。 - 莆田:地名,今为福建省莆田市。 - 处士
```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 漫笑当年吕本中,陈黄诗派本来同。 后山高出涪翁上,终觉陈谟论未公。 注释: 1. 吕本中(1032-1101):宋代文学家、书法家,有“江西诗派”代表人物之一。 2. 陈黄诗派:指唐代陈子昂、李白等诗人的诗歌流派。 3. 后山:此处指苏轼的字“子由”。 4. 涪翁:即苏轼,字子瞻。 5. 陈谟:指苏轼的诗歌风格。 译文: 嘲笑当年的吕本中,陈黄诗派本来就是相同的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 晚节苍凉独步初,不知家令是尚书。 清湖南湘乡人,字亦元。 2022年4月5日 ·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李希圣。 注释: - 《论诗绝句四十首·其一·苏李》:这是一首关于诗歌创作的诗。作者通过描绘晚节苍凉独自行走的情景,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家令和尚书的不解之缘。 赏析: 此诗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诗歌创作的主题,通过对晚节苍凉独自行走的描述
【注释】 苏李:指唐代诗人李贺和李白。鬼头:指李白。青葱:形容才华横溢。断肠词句:指贺方回的《苦夜》诗“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句子,意谓世事无穷无尽,人生苦短如梦,令人痛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论诗的绝句。作者首先称赞了李白的才华出众、文才卓越,认为像李白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应该被世人所知;接着指出像贺方回这样的诗人,其作品虽好,但人们却并不了解。最后以“除却断肠词句好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 秘监谈诗有盛名,渊源殊不负平生。 屏山老去风情在,灯火樊楼写汴京。 注释: - 秘监: 可能指的是某位在诗坛具有崇高地位的诗人或学者,他在诗学上有深厚的造诣和广泛的影响。 - 有盛名: 拥有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 渊源: 学问或技艺的根源和基础。 - 不负平生: 没有辜负自己的一生,即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相应的认可和回报。 - 屏山老去: 指诗人年岁已高
诗句: 弹章并案到陶潜,径畈花翁尽改弦。 译文: 诗歌的写作风格从模仿汉代的辞赋转变为模仿陶渊明的田园诗,诗人的创作理念也随之改变。 注释: 1. 弹章:指汉大赋。案:指汉赋。 2. 陶潜: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径畈: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花翁:指唐代诗人李绅。尽改弦:彻底改变创作风格。 3. 杨万、萧千:指的是宋代词人杨万里和萧常卿。 4. 南宋词人:指宋代词人辛弃疾,他的词风豪迈洒脱
杨柳东门逼岁寒,刘郎桃树怕重看。 谁言辇下无光弼,不惹风波到牡丹。 此诗为《论诗绝句四十首》之一,由李希圣所作,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深刻见解。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与分析: 1. 杨柳东门逼岁寒: - “杨柳”通常与春天和生机勃勃的景象相关联,这里可能指杨柳因其柔美的线条和春天的生机而被诗人所青睐。 - “东门”在古代多指京城的大门,象征着权力的中心和繁华之所
【注释】 1. 论诗绝句四十首:指《文选·论文》中王逸的《文辞品藻序》,其中有“若乃论堂宇之高宏,赋宫室之嵯峨,咏云霞之浮采,赋山水之盘郁,善则长波振砂石,佳则高风激阴崖,美则京洛富冠冕,壮则梁山横锦锈”,此为四言诗。苏李:即苏轼、李之仪,北宋人。他们二人都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轼是豪放派词人,李之仪是婉约派词人。 2. 水浅蓬莱鬓有丝:蓬莱:传说中的仙山,在海中。水深不可见蓬莱。谓诗人年纪虽轻
【注释】 京国:京城,代指长安。四十年:李白自称在长安度过了四十个春秋。玉堂彩笔:形容才华卓越,有如天上的仙人。神仙:指李白自比。梦中一角江南路:诗人梦见自己来到了江南的一角。角:角落。惯著孤篷听雨眠:诗人习惯于独自驾着一叶孤舟,听那雨滴打在船篷的声音入眠。 【赏析】 这是一首以才子自许的咏怀诗。首句“京国才名四十年”是说诗人在京为官已四十年,这四十余年间,他一直在朝廷中任要职。二
论诗绝句四十首·其一·苏李 流传大定接明昌,文物风流未渠央。 范揭同声推汉吏,岂知当世有欧阳。 注释: 流传大定接明昌:诗歌、文章等流传下来,延续到了大定年间。 文物风流未渠央:古代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仍然很丰富。 范揭同声推汉吏:范晔和揭方文书称汉代的官吏为优秀。 岂知当世有欧阳:却不知道当时的欧阳修是一位优秀的诗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诗歌、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赞美之情
诗句: 清 鬼头万卷自淹该,俊逸青葱信异才。除却断肠词句好,无人知有贺方回。 译文: 清新的诗风仿佛鬼头般的厚重,才华横溢如同万卷的书海。除了令人断肠的好诗句,没有人知道贺知章的存在。 注释: 1. "清":形容诗的风格清新、高雅。2. "鬼头万卷":比喻诗中蕴含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3. "俊逸青葱":形容诗人的才情出众,如青葱般生机勃勃。4. "贺方回":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
诗句: 客妇文妖更鬼才,春花秋月斗清哀 译文: 这位客居的妇人才华横溢得如同女妖一般,她用文字描绘出的春天花朵与秋天的明月让人感到深深的哀愁。 注释: 客妇:此处指一位旅居他乡的女子。文妖:形容其文笔或文章具有非凡的魔力。鬼才:形容其才华非常出众,仿佛有鬼神相助。斗:这里用作动词,意为相互竞争或比较。清哀:指清丽而悲伤的感情。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一位女性作者的才华
青邱中道折芝英,不许文章老更成。 还有信阳何大复,可怜才地两倾城。 注释:在青翠的山丘间小路上,采到了珍贵的灵芝。这不能阻止我追求诗歌创作的决心,即使我已经老了,也要继续写作。另外,我还想到了信阳的何大复,他的才华和地位都让人羡慕。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热爱,即使年岁已高,仍不放弃追求诗歌梦想的决心。通过对比何大复的才华和地位,诗人表达了对后者的羡慕和敬仰之情
诗句原文: 乐府迷离仿九章,鼎钟帷幄暗悲伤。 孤臣泪似苔痕绿,春雨年年上苑墙。 译文: 乐府的诗歌让人感到迷茫和悲哀,仿佛在模仿九章的诗篇一样,让人心生悲伤。我是一个孤独的臣子,我的泪水如同绿色的苔藓,年复一年地流淌在上苑的墙上。 注释: - 乐府: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负责收集、整理各地的民间歌曲。 - 九章:“九章”是指《九歌》中的一种形式,通常用于表达哀怨之情。 - 鼎钟:古代乐器名
【注释】 李中麓:即李白。 子规:杜鹃的别名。 江上陆沧浪:指陆游。 供描画:供人描绘,指为世人所知。 【赏析】 这是一首论诗绝句。首联以李白、杜甫为比,称道其才华横溢,诗名相业,供描画;颔联以陆游自比,言自己虽才高学博,但多才不祥,终难成材;颈联承前两联之意,指出自己的诗作虽然有名有誉,但缺乏独创性,只是模仿他人之作;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只有真正具有独特风格和个性才能成为大诗人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 晚服西涯及震川, 奇情剩作昙阳犬。 比似温陵拜澹然。 注释: 1. 《论诗绝句四十首》是清代李希圣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四十首。 2. “晚服西涯”和“震川”分别指的是古代的两位诗人,他们的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3. “奇情剩作昙阳犬”中的“昙阳犬”可能是指某种具有奇特情感的诗歌形象或意象。 4. “比似温陵拜澹然”中的“温陵”可能是对某个地方或人物的一种比喻
北极风烟郡国开,中原日月自楼台;诗人反覆无多字,谁许西京作赋才。 下面将分别展开对诗句和译文的详细解读,并进一步探讨其中蕴含的深刻意境和历史背景: 1. 第一句:“北极风烟郡国开,中原日月自楼台。” - 注释:描绘的是北方边疆的景象,风吹过空旷的原野,带起尘土,显示出边远之地的开阔与荒凉。同时,“楼台”象征着中原(即当时的首都)的壮丽与繁华,暗示诗人对于国家繁荣景象的怀念。 - 翻译
诗句释义与赏析: 诗句一: 击壤颓波未寂寥,枫山浅俗定山佻。 - 解析: “击壤”通常指古代的农耕活动,这里可能比喻为诗人的生活状态或心境,即在简朴的生活中寻找诗意。而“颓波未寂寥”形容的是波澜壮阔的景象,但并未被诗人完全理解或接受,依然存在一种孤独感。这里的“枫山浅俗定山佻”则可能是对前文的进一步阐述或批评,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表面华丽、实则浮躁的事物的批判。 - 注释: 击壤 - 指农耕活动
浪子燕青气未平,秋风圃扇擅才情。 三朝白发江湖梦,夜夜渔灯当火城。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翻译和注释: 1. 首句:“浪子燕青气未平。” 译文:这位浪子虽然曾经有过不平凡的经历,但如今依然心有不甘。 注释:燕青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此处借指诗人自己或某个有着辉煌过去但在现实面前仍感到不平的人。 2. 次句:“秋风圃扇擅才情。” 译文:他擅长使用秋天的风和扇子
诗句:半夜挑灯不奈何,梅村才调本无多。 译文:在深夜里,我无法忍受那沉重的负担,梅村的才情本来就不多。 关键词释义: 1. 半夜挑灯:指在夜晚时分,为了工作或其他原因,不得不点燃灯火以照明。 2. 不奈何:表示无法忍受或无法解决的困境。 3. 梅村才调:指的是梅村(通常指李贺)的才华和诗作。 4. 本无多:表示数量有限或不多。 5. 南都十斛螺:南都指唐代的长安
注释: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青主:指苏东坡,字子由。 论文:写诗论诗。 重北风:指苏东坡的诗风与北方的诗歌风格相似。 江南愁独与君同:意思是说,我在江南感到忧愁,就像你在北方一样。 鹊山寒食明湖柳,写入乌痕燕影中:意思是说,在寒食节那天,我看到了鹊山边的明湖上柳树的影子,它们被燕子的鸟迹和痕迹覆盖了。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和自然的深深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南北的诗歌风格
```plain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 晚岁颓唐力已殚,论诗序爵未欺谩。尚书爱好真无益,祗配贪多七品官。 注释与译文 注释 - 晚岁颓唐力已殚:晚年已感颓废,力量用尽(形容年老力衰)。 - 论诗序爵未欺谩:在论诗上没有欺瞒或虚假。 - 尚书爱好真无益:尚书的兴趣真正有益,但无益于实际(指空谈无补)。 - 祗配贪多七品官:只能得到贪多的七品官职(指地位低微)。 译文 晚年已感颓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