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迟寒谷叹无春。剩挽枯条扫陌尘。一夕东皇偷点染,试妆争似隔年人。
杨柳枝 · 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介绍
《杨柳枝·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杨柳”为题,赞美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写道:“春风拂面杨柳青,绿波荡漾水声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长。”这四句话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轻轻拂过,杨柳树变绿,水波荡漾,绿丝垂挂。
这首诗通过描绘杨柳的形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愉悦心情。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推荐
杨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律迟寒谷叹无春。剩挽枯条扫陌尘。一夕东皇偷点染,试妆争似隔年人。 注释:这是一首咏柳的诗。这首诗通过描写春风拂动柳枝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杨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杨柳词,即以杨柳作为意象的诗歌作品。这里所说的“三十首”,可能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杨柳词作品的数量
注释: 杨柳枝 · 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和雨和风镇日吹。才看起舞复低垂。轻狂不中花城选,惯为离人惹恨丝。 翻译: 杨柳枝 · 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和风细雨整天吹拂着。刚刚看见杨柳开始起舞,又立刻低垂下来。轻浮而狂妄的柳树不被美丽的城市所选择,经常成为离别之人眼中惹人哀怨的相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杨柳抒发伤春之情。全诗三联,一气呵成。第一句写杨柳受春风春雨的吹拂
杨柳枝 · 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火出心空树半残。尚垂青妩绾征鞍。紫骝嘶过花间去,错怨娇黄不耐攀。 注释:火出现时,心已空荡荡的,树也只剩下半边了。柳条还挂着青翠的枝叶,像是在为出征的人儿整理行装。骏马奔跑时,尘土飞扬,花儿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杨柳枝·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 关键词: 杨柳枝、蓟门、春柳、词、三十首、竹余音韵 - 注释: 此句可能是对《杨柳枝》这一乐府诗的引用或改编。"蓟门"指的是古代的边关,这里可能暗示着一种离别的情绪。"三十首"说明这是一组共三十首的词,每首都以杨柳为题,通过不同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竹余音韵"则可能是指这些诗歌有着竹子般的清雅和余音绕梁的感觉。 - 赏析:
注释: 杨柳枝: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借比竹余音韵:指词调的音韵悠扬如竹叶般清脆回荡。 玉沟金水自回环:比喻皇宫中流水潺潺,如同在玉沟、金河中流淌。 春殿:春天的皇宫。 葳蕤:茂盛。 九关:古代宫门名,泛指宫殿。 燕子:这里指燕子飞回故巢。 人世改:指人间世事变迁,人事更替。 觅巢还:寻找旧时巢穴。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皇宫的景象,通过燕子归巢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之情。
注释: - 杨柳枝:唐教坊曲名。属“大曲”调,用拍词。多写离别之情。又名《柳含烟》、《折杨柳》。《乐府古题要解》云:“《杨柳枝》,伤离别之歌也。” - 蓟门春柳词:指唐人所作咏物诗,共三十首,多借比竹的余音韵。 - 宫腰太瘦生:宫腰,即杨柳。杨柳枝是宫中常见的树,这里用来形容杨柳枝条修长细柔。 - 回风回雪总堪惊:形容春风或雪花轻轻拂过,柳枝随风摇曳,宛如在回旋飘舞,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 -
杨柳枝: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 蓟门春柳:唐时蓟门一带以多柳著称。 学得啼妆掩醉妆:化用白居易《杨柳枝词》“学画鸦眉着宫粉,更涂红脸匀铅粉”,意谓学得女子化妆的本领,来描画春天的柳色,使春风也为之掩藏。 偷描浅黛点初黄:偷描指暗中描画,浅黛指淡青颜色,初黄指新绿,这里指柳树的新叶嫩芽。 搴条挽作相思结:搴,拔取。挽,系住。指把柳条轻轻拔起,系上相思之结。 萦损愁春九曲肠:萦损指缠绕损伤
【译文】 杨柳枝,蓟门的春柳,借比竹余音韵。半遮掩着宫墙半覆盖着堤,落花无情让晚莺啼鸣。自从听到黄竹子的歌声断了,青雀归飞不肯向西飞。 【赏析】 《杨柳枝》,即《折杨柳歌辞》,是唐代教坊曲名。本诗以写景起兴,抒发离情别恨,表达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用词贴切,意象生动,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佳作。 首句“杨柳枝,蓟门春柳”,点题,表明是蓟门的春天
杨柳枝 · 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千缕愁萦更梦萦。搓绵弄絮岂无情。因风面旋犹胜舞,飞度层城路不明。 注释: 这首词的大意是:千缕的柳丝缠绕着愁思萦绕着梦境,在梦中与柳絮纠缠不清。风吹柳树,柳絮飞舞,仿佛在跳舞一般。它们飞过了层层高楼,使得路上的行人都看不清楚。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里的景象,以春风中的杨柳和柳絮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杨柳枝·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曾伴惊鸿妙舞来。灵和千树换新栽。虬柯半死新稊在,犹自依依九子台。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曾伴惊鸿妙舞来”:这一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柳枝如同仙女般的轻盈,随风翩翩起舞。这里的“惊鸿”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柳枝的舞蹈则展示了生机勃勃的气息。 - “灵和千树换新栽”:这句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用“灵和”来形容春天的神奇力量
杨柳枝:词牌名。 淰淰(ù yù):波光闪烁的样子。 冱(hù)晓寒:早晨的冷气。 梨云:梨花。雪雨:像雪花一样洁白的雨。残:未尽。 婆娑(pó suō):姿态柔美,随风摆动的样子。 写出:显现出来。 沧洲:指江湖。 沧洲画稿:即江湖风景的画卷。 赏析:这首词是《杨柳枝·蓟门春柳词三十首》中的一首,借比竹余音韵。上片写蓟门春柳之景,下片写对春柳的感发之情。全词意境开阔,笔意空灵,清丽自然
注释:杨柳条,是蓟门春天的柳树。三十首春柳词中,借喻了竹的余音韵律。 莺梭燕剪两差池。织得霓旌卷凤旗。婀娜新华宫畔路,暗黄犹映万年枝。 注释:莺在织布,燕子在剪刀,两种不同的工作都在同一时间进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织出的霓裳羽衣,卷起凤旗,展现出了华丽的景象。婀娜的枝条生长在新华宫的旁边,黄色的叶子虽然已经暗黄,但是仍然能够看到它的身影,仿佛是万年的树枝一样,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赏析
注释: 隋宫殿脚汉宫腰:隋朝的宫殿和汉朝的宫殿,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建筑。这里比喻柳树在蓟门(今北京)一带生长得旺盛。 舞送飞红过便桥:指春风吹动柳枝摇曳,柳絮随风飘落。飞红即飘飞的花瓣,便桥指的是附近的小桥,形容柳絮随风飘落在附近的小桥上。 不管兴亡管离别,休将旧恨问新条:无论国家兴衰,不要过于在意个人的离别之情;不要再去追问新长出的柳条是否还记得旧日的恩怨情仇
注释:杨柳枝条婀娜,随风摆动,仿佛在诉说往事。露叶烟条尚未枯萎的柳树,似乎还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正是清明时节,人们去西园祭拜逝去的亲人,柳枝摇曳如同在哀悼逝去的人。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柳树的美丽与哀伤。首句“杨柳枝 · 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直接点明了题目,表明这是一首描绘蓟门春柳的诗作。颔联“颦青亸碧殢人怜。露叶烟条未翳蝉”则描绘了春天里,柳树随风摇曳的美丽景象。颈联“正是清明西苑路
杨柳枝 · 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已含离绪更含烟。万树园居带玉泉。莫问瑶池阿母事,新词凄绝鹧鸪天。 【注释】: 杨柳枝: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已含:已经含有。 含烟:犹含情脉脉。 园居:园林中居住。 带玉泉:指园中水声潺潺似玉泉之清流,喻其清丽。 莫问:不须去理会。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的宫殿。 阿母事:指阿母(西王母)的事。 新词:即新词,词牌名。 鹧鸪天:即《鹧鸪天》,词牌名。
杨柳枝:唐代教坊曲名,多咏春景。 罥日晴丝织曲尘。醺醺如醉绛都春。 狗屠燕市今难遇,却唤流莺作酒人。 【注释】: 1、杨柳枝:《唐书·乐志》:“《杨柳枝》,商乐也。”《新唐书·礼乐志》:“《杨柳枝》本出于里巷新声,开元中,天宝寺内沙门无什创其词为《杨柳枝词》,后用为曲名。” 2、绛(jiàng)都:古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县。 3、流莺:指黄莺。 4、赏析: 这首词写春日景色。起句“罥日晴丝织曲尘”
注释:蓟门的杨柳枝在春天里生长得非常茂盛,万柳堂空置无人欣赏。任凭它们移植到大街小巷去生长吧。野风拂动了山间云雾,撩动着我对春天和往事的感怀之情。 赏析:此诗为《杨柳枝》组词的序曲。全词写春柳之美,借咏春柳以自娱,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留恋故土的情怀。首句点题,“杨柳”二字总揽全篇,次句写“空庭”“自佳”,说明庭院虽空,但杨柳却依然美丽。后两句写春风拂过山间云气,撩起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注释:杨柳枝·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百啭宫莺别上林。旧尘新梦两沉沉。谁将苑转杨花曲,吹落繁枝减路阴。 释义:百啭的宫莺飞走了,曾经的回忆和梦想都深深埋藏在心底。是谁把苑中的杨花曲传唱开来,让那些飘落的花瓣遮住了道路? 赏析:本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现实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和无奈。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杨柳枝·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清火出心空树半残。尚垂青妩绾征鞍。紫骝嘶过花间去,错怨娇黄不耐攀。 律迟寒谷叹无春。剩挽枯条扫陌尘。一夕东皇偷点染,试妆争似隔年人。 注释与赏析: 1. 第一句:“清火出心空树半残”: - “清火”象征清澈的火焰,这里可能指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生机。 - “出心空”表达了一种空虚或失落的情感。 - “树半残”描绘了春天树木尚未完全恢复的景象。 2.
注释:杨柳树枝条随风舞动,像在诉说着什么。我看着它,眼中闪过一丝愁绪。 我把枝条轻轻挽起,送给别人。希望它能带给他们春天的温暖和快乐。 飞过的柳枝仿佛在说:“我不是有意冒犯你们,我只是被风吹到了这里。” 赏析:这是一首借物抒情的诗作。作者通过杨柳枝的舞动,表达了自己的愁绪。他把自己的枝条轻轻挽起,送给别人,希望它能带给他们春天的温暖和快乐。然而,飞过的柳枝却仿佛在说:“我不是有意冒犯你们
杨柳枝·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年涯泥絮黯心惊。忆得忘忧作赋情。刻意伤春复伤逝,千条一夕变秋声。 注释:岁月的流逝如同泥里的絮花一样使人心中黯然失色,回忆起那些曾经让我无忧无虑的心情,现在却变得如此伤感和悲伤。我刻意地想要去伤感春天,却又因为伤感而忘记了要忘记的忧愁,以至于在一夜之间,所有的柳枝都变成了秋天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作品
注释:玄圃、九成台,都是古代神话中的仙境。这里指蓟门附近的园林。曾按,曾到那里去。春人,春天里的人,也即乐工。歌舞,音乐舞蹈。凤辇,皇帝的车子。离苑锁,被关在苑子里。野棠开,野生棠树开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蓟门春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蓟门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蓟门的春天景色。蓟门是地名,指的是蓟门一带的地方
杨柳枝 · 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律迟寒谷叹无春,剩挽枯条扫陌尘。 一夕东皇偷点染,试妆争似隔年人。 注释与译文 - 律迟寒谷叹无春:形容春天的短暂和寒冷,如同律令迟缓、寒气逼人。 - 剩挽枯条扫陌尘:“剩”指勉强;“挽”意为牵引;“枯条”即干枯的树枝;“扫陌尘”比喻扫除道路上的积雪或尘土。整句诗表达的是作者在冬天勉强牵引枯枝,以驱赶路上的积雪或尘土,象征春天的到来。 -
杨柳枝·其一 清火出心空树半残。尚垂青妩绾征鞍。紫骝嘶过花间去,错怨娇黄不耐攀。 注释:清冷的火光从心房中消散,只剩下半截树身。还挂着翠绿的柳条,仿佛是女子的发髻,挽着马匹准备出征。紫色的骏马在花丛中疾驰而过,却错怪了娇黄的花朵不愿意攀爬。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里杨柳的美景,以及与征人的离别之情,展现了一种凄美的美感。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脆弱、美好与无奈相映成趣
【注释】: 结带题巾:古代妇女将发髻用丝带束住并系于头上的一种头饰,后泛指妇女的头饰。 芜城:古地名,在今南京西北。这里借指江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七言绝句。前二句是写蓟门春天柳枝的美丽景色;三、四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故土江南的深情怀念。全诗语言清丽,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令人回味无穷
这是一首咏物词,写杨柳枝的娇美。“半额”指柳叶,“斗新眉”比喻柳叶翠绿叶茂;“千条”是夸张手法,借指柳丝;“玉貌解伤时”以“玉貌”比喻柳色,“解伤”则暗喻人的愁苦之由。此诗用比兴手法,把柳树拟人化了,赋予它的人格和情感,并赋予它某种象征性的含义,从而表现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喜爱之情。 注释: 折得:采来 斗新眉:形容柳叶翠绿如新妆。 恨长:恨柳条细长。 弱:柔软。 从渠:任它。 赏析
注释: 杨柳枝:《乐府》中有《杨柳枝》曲,多写男女恋情。此处指柳树。 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蓟门是北京的古称,蓟门春柳词三十首,是指作者在蓟门(今北京市)看到春柳所写的诗作。这里的“竹余音韵”可能是指这些诗歌的余韵还在耳边回荡。 脆似苇苕散似萍:芦苇的枝条纤细而柔软,像芦苇;水浮莲的叶子漂浮在水面上,像浮萍。形容春柳柔弱而轻盈的质感。 好春芳物付飘零:美好的春天的花朵和草木都纷纷凋落。
【注释】 蓟门:古地名,在今北京市北部。杨柳枝词:唐代教坊曲名,后用来形容歌妓的曲子。三十首:《杨柳枝辞》共30首,为唐教坊所编乐章集。 梦云无据黯魂销:指梦中所见的云彩,没有根据地飘忽不定,令人心魂俱消。黯魂销:形容魂魄被深深迷住而神魂不安。 又踏杨花过谢桥:意谓又像踏着杨花一样走过谢家小桥。谢家小桥:即谢庄(字元瑜)的小桥,在河南淮阴西南。谢庄与晋王凝之(谢安的儿子)有一段风流韵事
杨柳枝 · 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轻丝流乱闭朱栊。舞竹歌桃一笑空。却怪絮花寒食路,夹城灯火九微风。 注释:轻轻的柳丝纷乱地缠绕着朱红色的窗户,仿佛在跳着欢快的舞蹈。舞动的竹叶和桃花伴随着欢笑,让人感到一切都如梦如幻,但最终一切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然而,在这冷清的寒食路上,我却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惆怅,仿佛夹城的灯火在微弱地闪烁,九微风也在悄悄地吹过。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描绘杨柳的诗
注释:杨柳枝 · 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梦华心事已成尘。绮岁清裁颂璧津。除却长杨兼羽猎,而今词笔属何人。 释义:梦中的华美之事已经化为尘埃。曾经绮丽的岁月中,我曾清丽地裁制过歌颂美玉的诗篇,赞美过京城的美丽。除了长杨宫和羽猎场,我还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呢?现在,我已经没有了词笔,又属于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