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似苇苕散似萍。好春芳物付飘零。莺巢折后红绵薄,摇艳偏夸眼最青。
注释:
杨柳枝:《乐府》中有《杨柳枝》曲,多写男女恋情。此处指柳树。
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蓟门是北京的古称,蓟门春柳词三十首,是指作者在蓟门(今北京市)看到春柳所写的诗作。这里的“竹余音韵”可能是指这些诗歌的余韵还在耳边回荡。
脆似苇苕散似萍:芦苇的枝条纤细而柔软,像芦苇;水浮莲的叶子漂浮在水面上,像浮萍。形容春柳柔弱而轻盈的质感。
好春芳物付飘零:美好的春天的花朵和草木都纷纷凋落。
莺巢折后红绵薄:黄莺筑巢的地方,被折断后只剩下薄薄的红色羽毛。
摇艳偏夸眼最青:鲜艳的颜色更加衬托出眼睛的颜色最明亮。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柳的诗。全诗通过对春柳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惋惜之情。
首句“杨柳枝”,直接点明了主题,即杨柳。杨柳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常常被用来比喻女子的美丽。诗人通过描绘杨柳的形态、颜色等特征,生动地展现了春柳的美丽与柔美。
次句“脆似苇苕散似萍”,进一步描绘了春柳的特点。苇苕和水浮莲都是水生植物,它们的枝条细长而柔软,容易随风摇曳,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诗人用苇苕和水浮莲来比喻春柳,形象地描绘了春柳的柔弱和飘逸。
“好春芳物付飘零”,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许多事物开始凋谢、飘落的时候。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出对春柳这种美好事物即将离去的惋惜之情。
“莺巢折后红绵薄”,诗人又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黄莺筑巢时,巢中的鸟儿被折断后,留下的只有一片薄薄的红色羽毛。这画面既美丽又伤感,让人不禁联想到自己曾经拥有过的温暖时光。
最后一句“摇艳偏夸眼最青”,诗人以自己的眼睛作为参照物,强调了春柳的艳丽和明亮。这句话不仅是对春柳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欣赏春柳的美,同时也感叹自己的眼睛无法捕捉到春柳的全部之美。
这首诗通过对春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惋惜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