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宝钗湘云二人计议已妥,一宿无话。湘云次日便请贾母等赏桂花。贾母等都说道:“是他有兴头,须要扰他这雅兴。”至午,果然贾母带了王夫人凤姐兼请薛姨妈等进园来。贾母因问“那一处好?”王夫人道:“凭老太太爱在那一处,就在那一处。”凤姐道:“藕香榭已经摆下了,那山坡下两棵桂花开的又好,河里的水又碧清,坐在河当中亭子上岂不敞亮,看着水眼也清亮。”贾母听了,说:“这话很是。”说着,就引了众人往藕香榭来。原来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众人上了竹桥,凤姐忙上来搀着贾母,口里说:“老祖宗只管迈大步走,不相干的,这竹子桥规矩是咯吱咯喳的。”
一时进入榭中,只见栏杆外另放着两张竹案,一个上面设着杯箸酒具,一个上头设着茶筅茶盂各色茶具。那边有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这一边另外几个丫头也煽风炉烫酒呢。贾母喜的忙问:“这茶想的到,且是地方,东西都干净。”湘云笑道:“这是宝姐姐帮着我预备的。”贾母道:“我说这个孩子细致,凡事想的妥当。”一面说,一面又看见柱上挂的黑漆嵌蚌的对子,命人念。湘云念道:
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贾母听了,又抬头看匾,因回头向薛姨妈道:“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像他们这么大年纪,同姊妹们天天顽去。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风姐不等人说,先笑道:“那时要活不得,如今这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一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高出些来了。”未及说完,贾母与众人都笑软了。贾母笑道:“这猴儿惯的了不得了,只管拿我取笑起来,恨的我撕你那油嘴。”凤姐笑道:“回来吃螃蟹,恐
红楼梦 · 第三十八回 ·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涉及了林潇湘和薛蘅芜的故事。在这一回里,林潇湘以菊花诗为题,赢得了魁夺的荣誉,而薛蘅芜则用螃蟹咏讽刺了当时的场景。
这一回的故事背景设在贾母家中,贾母在得知鸳鸯等因争夺螃蟹吃而闹出误会后,故意取笑,而黛玉的出现又让气氛显得更为冷清。林潇湘的菊花诗因其新颖的题目和立意脱颖而出,成为众人讨论的焦点。而薛蘅芜则以螃蟹咏为题,通过讽刺当下的热闹场景来表达对现实虚伪的不满。她的螃蟹咏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评,也展示了她机智幽默的一面。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红楼梦》中的每一回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深刻的象征意义。第三十八回中的菊花诗和螃蟹咏不仅丰富了整部作品的人物性格和情感描写,还反映了作者曹雪芹对于人生、爱情和社会的独到见解。菊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而螃蟹咏则暗喻了社会的虚伪与复杂。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红楼梦》的主题和内涵。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在文学形式上的创新和对人性的深刻描绘,使其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三十八回的菊花诗和螃蟹咏只是众多精彩章节中的一环,但足以让人感受到作者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通过对这些文本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第三十八回是《红楼梦》中一个具有重要文化和艺术价值的篇章。它不仅是故事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整个作品的关键。通过学习这一章的内容,可以更好地把握曹雪芹的创作手法和深邃的思想情感,进而更加全面地认识《红楼梦》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