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却半庭青,风来树树鸣。
太空如有泪,何物不关情。
司马遥天失,江郎别浦平。
苍苔三径绣,可惜少人行。
夜雨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朱淑真并未创作过名为《夜雨 其二》的作品。实际上,《夜雨二首·其二》是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作品之一。朱淑真生活在宋代,是一位出身仕宦之家的女性,善读书,工书善画,其作品多以忧伤哀怨为主。她有两首名为《夜雨》的诗作,其中一首为《夜雨》,另一首为《夜雨二首》。这两首诗都描绘了夜晚雨中的景色和心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夜雨》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夜晚独自面对雨水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夜的静谧与孤寂。诗中写到:“抱影无眠坐夜阑,窗风战雨下琅玕。”这两句诗通过“抱影无眠”和“窗风战雨”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以及作者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夜雨二首·其一》则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主题,通过对雨中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诗中写道:“方塘如鉴寝斋前,点滴声宜枕上传。”这里的“方塘如鉴”形象地描绘了雨水落在方塘上的景象,而“点滴声宜枕上传”则传达了夜雨声声入耳,如同细雨轻轻敲打着枕头的声音,让人感到宁静而深远。此外,诗歌还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认为即使半夜不能成眠,但一犁深益麦的希望也让人感到欣慰。
《夜雨二首·其二》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夜雨带来的变化。诗中写道:“且喜一犁深益麦,何妨半夜不成眠。”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农事的关心,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认可和尊重。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即使在夜晚,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必因为一时的困倦而否定了自己的工作和价值。
朱淑真的《夜雨二首》不仅是对她个人情感世界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映。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