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簟生寒杳漏壶,繁声惟觉厌庭梧。
欲成假寐参疑信,知复今宵有梦无。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杳、惟、疑、复。
【答案】
夜已深了,我躺在床上,枕席上生寒意,听到更漏壶滴水声声,庭院里梧桐树发出声响,我不禁感到厌烦。想睡又不敢睡,因为心中怀疑,怕这梦是真实的。但我知道今晚一定会有一场好梦。此诗首句“枕簟生寒”点明时节为初冬之夜;第二句“繁声惟觉厌庭梧”写听到滴漏声而产生睡意,“庭梧”指庭园中的梧桐;第三句“欲成假寐参疑信”,“假寐”指梦中所经历的事,“疑”指怀疑,“参疑”指探求梦境的真假,“知复今宵有梦无”,意为如果真有其事,那么今夜定会有一场美梦;末句“知复今宵有梦无”与首句相呼应,说明自己虽怀疑,但又相信梦中之事是真的。全诗以“疑”字为核心,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梦境的向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译文:
深夜已经降临,我躺下睡觉,枕席上生出寒冷的感觉,听到漏壶滴水的声音,庭院里的梧桐发出了声响,我不禁感到厌烦。
想睡又怕睡着,因为我心里怀疑,怕这梦是假的。但我知道今晚一定会有一场好梦。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初冬之夜因听到漏壶滴水声而入睡后,梦见了一段奇遇。诗中运用“惟”、“疑”、“复”等虚词,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