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夜曲
译文
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裳。
漫漫长夜满怀深情地银筝拨动,心中害怕独守空房,不忍进屋睡觉。
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诗。此诗前两句是写景,写得颇为悠闲,秋夜微凉,景物凄清;末两句是写情,主人公寂寞难寝,殷勤弄筝。此诗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遮掩得严严实实:少妇独守空闺,沉浸于相思,不忍更衣;借弹筝自遣寂寞,又不忍回屋。
诗人借用女主人公心理活动来展示其独守空房的哀怨,曲尽其妙;代写思妇心境,抒发内心空虚的痛苦,更显深刻细腻生动,流露出女主人公独守空房、思念丈夫的怨情,表现出诗人诗艺的功力。
注解
秋夜曲:属乐府《杂曲歌辞》,是一首宛转含蓄的闺怨诗。
桂魄:即月亮。相传月中有桂树,又月初生时的微光曰魄,故称初生之月为桂魄。
轻罗:轻盈的丝织品,宜做夏装,在此代指夏装。
已薄:已觉单薄。
筝:拨弦乐器,十三弦。
殷勤弄:频频弹拨。
空房:谓独宿无伴。
相关推荐
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注释: - 桂魄:月亮,这里用来形容月亮初生时的样子。 - 桂魄初生秋露微:月亮刚升起,秋夜里的露水还很细微。 - 轻罗:轻薄的丝织品,这里指代衣服。 - 已薄未更衣:已经穿得单薄,还没有换上厚一些的衣服。 - 银筝:银色的筝,一种乐器。 - 夜久:夜晚很长。 - 殷勤弄:殷勤地弹奏。 - 心怯空房不忍归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秋夜曲:秋天的夜晚。 2.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夜晚的时间似乎特别漫长,因为滴水声在不停地滴落。轻薄的云朵上闪烁着月光。 3. 秋逼暗虫通夕响:秋天的寒冷逼得虫子整夜鸣叫。 4. 寒衣未寄莫飞霜:如果你还没有寄出御寒的衣服,不要让自己受到寒霜的伤害。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深秋时节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绘来抒发情感。 -
秋夜曲 玉刻麒麟烟缕直,生色屏风龟甲碧。 青娥无声满空白,兔影西流转斜隙。 仙人莲花殷叶开,当心吐光照愁魄。 缦缨短后易水客,气动燕山骄子泣。 挽下天河倚渴倾,昆仑流断无五色。 铜匣新开北斗高,电光惊飞走空壁。 鲸鱼斗死海水红,欃枪西出屯云黑。 酒酣挥舞七星寒,金精圯下留素策。 译文: 月光下的秋夜,玉雕的麒麟在烟雾中直挺挺地站着,生色的屏风像龟甲一样碧绿。 没有声音的青娥在空白处
【注释】 殊未央:很长,很久。天汉:银河。光:明亮。 啼蛄:蟋蟀。吊:哀伤。月钩栏:月亮挂在屋檐下的样子。寒衣未寄,莫飞霜:不要等到秋天还没有送寒衣的时候就飞走了。 【赏析】 此诗写秋夜的景与情。开头两句写秋夜之长,点明时间。三、四句描写秋夜景物。“秋灯向壁掩洞房。”是说在秋夜里,灯光映照着墙壁,照亮了幽静的洞房。“天汉东西月色光”是说天上的银河和地上的月光照得大地一片光亮。“啼蛄吊月钩栏下”
秋夜曲 草木摇落雁南飞,文窗皎洁承月辉。凄风入房露沾扉,红颜含彩垂佩帏,簪金鸣玉扬舞衣。 兰缸对耀照君闱,远行胡为未言归。 注释: 1. 草木摇落雁南飞:草木凋零,秋天的雁向南飞翔。 2. 文窗皎洁承月辉:华丽的文窗透亮如镜,月光洒在上面。 3. 凄风入房露沾扉:凄凉的风穿过房间,门上挂着的露水滴在门扇上。 4. 红颜含彩垂佩帏:美丽的容颜和彩色的头饰,垂着珠帘的帷帐。 5. 簪金鸣玉扬舞衣
诗句释义 - 西风不起凝空碧:形容秋夜,天空中没有风,只有西下的月亮映照着碧蓝的天空。 - 霜花霏霏炯秋色:霜花在空中飘散,增添了秋天的色彩和美丽。 - 层霄辗上玉一轮:夜空中的月亮像是被一层薄纱覆盖着的玉盘,静静地升起。 - 竹影参差光欲滴:竹子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参差不齐,好像要滴落下来一般。 - 洞房深寂湘簟寒:深深的洞房里寂静无声,湘竹席子因为冷而变得僵硬。 - 梦回孤枕疏漏传:夜晚
【译文】 在秋夜的月光下,阶下玉砌映着千愁的颜色。 秋风萧瑟,秋水波涛,草木皆凉。 乌桕树随风摇曳,旌旗飘扬;红莲在露水中凋零,房檐上滴落。 【注释】 玉阶:指台阶。月下:月光之下。 千愁色:形容忧愁之多,愁绪之浓。 秋水:指秋天的水波。 振草凉:风吹草木,使它们颤动,发出声响,使人感到凄凉。 乌桕(jiù ):落叶小乔木,叶卵形,花黄色。 风高:风势很大,吹得高。 旆旆:旗随风飘动的样子。
【注释】 1. 梧桐:落叶树木。一叶:一片叶子。飞金井:飘落到金色的井中。唧唧虫鸣:蟋蟀的叫声。露华:露珠。冷:凄清。绮疏:织成花纹的帷幕。流辉:月光照耀。娉婷:女子体态婀娜。辽阳:辽地,指辽地的边关。心切:心里急切。辽阳在何处:辽阳在哪里?千里云山:万里的云山。渺烟树:茫茫的树林。征鸿嘹呖(liào lì)度西风:远行的大雁悲鸣着越过西风飞去,指征人离去。辽:古地名。嘹呖(liàolí)
注释:深秋的夜晚,月亮透过辘轳井的墙壁照射进来,蕉树和梧桐树的影子投射在石墙上。房中摇曳的萤火虫的光点进进出出,绡被轻柔地围住,明玉的身体感觉冰凉。 赏析:本诗写秋夜之景,意境幽清而深远。首句“明月深穿辘轳井”,写月光如洗,照彻深井,月色如水,井影也成水纹一般,波光粼粼。次句“蕉梧戍削藏石影”,写井边生长着芭蕉和梧桐树,树影倒映在井壁上,与月色相融。三句“房帷萤火入还出”
秋夜曲 画幕含春度清吹,高烧绛蜡金盘腻。 铜龙滴露夜声沈,老兔崩云秋影坠。 银筝断续檀槽语,紫雾迷蒙罩金缕。 蝉衫麟带委罗屏,枕花湿透巫峰雨。 牵丝晓井啼乌急,寒螀吊月香兰泣。 红光渐射菱花台,又拂娇蛾写春碧。 注释: - 画幕含春度清吹:画着的窗帘像春天一样充满了清新的气息。 - 高烧绛蜡金盘腻:高高的烛台上,绛红色的蜡烛燃烧得旺盛,金制的盘子被烛火映照得闪闪发光。 - 铜龙滴露夜声沈
【赏析】: 此诗写秋夜独坐的孤寂,以及由此而生出的对往事的追忆。首句“悔却与欢期”是说,当初自己不该与那女子约定欢会,如今后悔也来不及了;次句“空房香烬时”,则写此时自己独守空室,只有香炉里的香灰在默默燃烧着,映衬出内心的凄清和无奈。后两句“那能如宝鸭”“冷暖腹中知”,则是说自己无法像那宝鸭那样知道主人的喜怒,只能默默地承受这一切。 全诗语言质朴,意境苍凉,充满了感伤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内容来判断正误。首先浏览选项,然后至诗中圈出相关联的部分,最后进行概括。本题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所以考生首先要按照题目要求,先输出每句诗句,再输出其对应的译文。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重点词、难词、通假词
【注释】 木落霜露繁:树木凋零,霜露满地。指深秋时节。 乌啼夜方永:夜晚乌鸦的叫声一直持续到深夜。 起行望明月:起身行走起来看那明亮的月亮。 西风吹雁影:西风正吹着大雁飞行时留下的模糊影子。 雁飞一何急:大雁飞翔得多么匆忙。 乌啼安所集:乌鸦的叫声是在什么地方聚集的呢? 徘徊不能寐,望月空伫立:徘徊不睡,望着天上的明月发呆。 河汉倾:银河倾斜。 谁家砧杵声:是谁家的捣衣石上发出的声音呢?
【译文】 井梧飒飒落下寒翠,海棠沾着露水红艳如醉。 铃柝无声河汉低,斜月一篱双鹤睡。 小窗烛短愁夜长,锦衾瑶瑟生微凉。 欲眠不眠坐申旦,十二云屏思断肠。 【注释】 1. 井梧:指井边梧桐树。 2. 飒飒:风声。 3. 落寒翠:树叶飘零,呈现出深秋的萧瑟景象。 4. 蘸:沾湿。 5. 香醉:形容海棠花瓣上的露珠像酒一样晶莹剔透。 6. 铃柝:更夫打更的声音。 7. 河汉:天河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蛸虫织月帘荡影,庭露无声桂花冷。 - 关键词:蛸虫、织月帘、庭露、桂花 - 蛸虫,蜘蛛的俗称,这里指蜘蛛在织网,象征夜晚的寂静和神秘。 - 织月帘,形容月亮挂在窗帘上,增添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 庭露,庭院中的露水,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 - 桂花冷,形容桂花在秋夜中散发出的清冷香气,与前面的凉意相得益彰。 - 译文:夜幕降临,蜘蛛在织着月光般的窗帘
秋夜曲 秋天的灯笼在凉夜中发出光亮,玉露悄无声息地滴落到金井。 空山里突然出现了野鹤的踪影,踏碎了庭院前的松树和月亮的影子。 注释: - 耿耿:明亮的样子。 - 下金井:滴到金井(井台)上。 - 空山:没有人的山林。 - 野鹤:野生的鹤。 - 飞来:突然来到。 - 踏碎:破坏掉。 - 庭前:院落前面的空地或台阶。 - 松月影:松树和月亮的影子。 赏析:此诗以秋夜为背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季夜晚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感伤之情。 1. 首句“蟋蟀啼阶叶飘井”:蟋蟀在秋天的夜晚开始鸣叫,落叶纷纷飘落至井边。这里的“秋月还来照人影”则暗示着月亮依然明亮,照亮了诗人的身影。 2. 第二句“锦衾罗帷愁夜长”:锦被和罗帐在漫长的夜晚中显得更加沉重,象征着孤独和寂寞。 3. 第三句“翠带瘦断双鸳鸯”
【注释】 秋夜曲:秋天夜晚的曲子。 月色如流烟,林光若团雾:月光如流动的烟雾,树荫像团团云雾。 露脚飞着青罗寒,幽虫四鸣不知处:露水打湿了青罗衣,冷得让人感到寒气透骨。四周幽暗,不知何处传来虫鸣声。 前日一书回,今日一书回。一回开书一回瘦,窥镜但识双蛾眉:前些天收到一封信,今天又收到一封。打开书信就消瘦,照镜子只能看出眉毛。 忆君去时叶初下,别后梧桐落如雨:想起你离去的时候,树叶刚刚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