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眼看春榜,文场公道开。
朋人登第尽,白发出山来。
处世曾无过,惟天合是媒。
长安不觉远,期遂一名回。
出山
介绍
《出山》是作家龚万莹的中篇小说,收录于其首部小说集《岛屿的厝》中。
《出山》通过殡葬业的视角,讲述了三代人与一座岛的故事,展现了闽南人的生活群像及其时代变迁中的沉重与轻盈。故事将幽默与深沉、轻松与严肃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这部作品在2023年由中信出版·大方出版社出版,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相关推荐
【注释】 出山:考中进士。长安:指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期遂一名回:期,期许;名,名声。回,指归。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考中进士后在长安所作。首联写自己及第后,同辈好友们一个个都登了科,而自己还待考的“病眼”,只能望着春天里榜上无名的士子们,感叹着他们的命运。颔联以“尽”和“来”两字一语双关地表达了作者的得意之情。颈联说自己虽然有过失,但天意却让他一举成名。尾联表达了对仕途成功的渴望
【注释】 出山:离开山林。 骑马:骑在马上。 归时明月长在地:指归途时,月光照耀着大地。 但愿山人一百年:希望这山林的人度过百年。 一年三百馀番醉:指一年中要喝三百多杯酒才能解渴。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归隐后,日日骑马来山中,月照山中,与山人饮酒作乐,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注释: 白雾和苍烟笼罩着大地,白天也分不清哪里是山哪里是云。风吹动竹子时,竹叶的梢头被吹得摇摆不定,雨点在竹梢上乱洒,纷纷落下。拄着拐杖在山路上来回走动,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这让我更加觉得胸中好像有一片云雾缭绕。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个人在山路上行走的情景。首句“白雾苍烟昼不分”,描绘出了山中的环境,雾气茫茫,天色昏暗,使得整个天地都变得模糊不清。第二句“竹风梢雨乱纷纷”则进一步描绘了天气的变化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掌握常见的古诗词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的能力。该类试题一般从词语的搭配、使用习惯,成语的含义及用法,诗歌句子的结构,赏析作者的情感,诗句的作用等角度进行考查,考生要注意结合诗句的内容理解。本题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分析其内容和作用,属于综合考核题,每个诗句都有注释,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注释内容,分析诗句的意思。 “出山”的意思是:诗人辞官归隐
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陈维崧的《题绿岩》。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译文以及注释和赏析: 释义: 1. 出山似与高人别,回首时时一怅然。 2. 它日再来缘要熟,遍题名姓绿岩边。 译文: 1. 下山好像与高人告别,我回头时常常感到惆怅。 2. 他日再次来访,希望我们之间的缘分更加深厚;我会在绿石岩旁留下你的名字。 注释: - 出山:下山,离开绿岩这个地方。 - 似与高人别
【诗句释义】 1. 青山如同君子,使我愉悦非是因为外表的姿媚。 2. 相逢一笑,便有了结交朋友的意思。 3. 今晨毅然决然离开,就像拿着我的衣袖一样。 4. 说山不会留下我,这件事怎么能长久地放置。 5. 路边的青发老翁,下面是白玉髓。 6. 挖掘龙蛇窟,自足饱吾世。 7. 平生喜欢幽静独处,好像忘了早晨的都市。 8. 一个官职像灰尘一般,怎么能败成计。 9. 草堂中醉卧的老翁,虎溪大开士。
【注释】 出:《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此诗借景抒情,写诗人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 平林:指秋天的树林。 紫雾:紫色的雾气。 六朝: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 兴亡:兴起和灭亡,泛指国家的盛衰更替。 吾侪:我们。 闲健:①悠闲自在。②这里指诗人自己。 吟:吟咏。 【赏析】 “又随寒日下平林”,首句起得极妙
【诗句释义】 出山:指诗人辞别故乡,离开官场,回到家乡。 万里亘东西:“万里”形容距离遥远,“亘”是横的意思,“东西”指的是东和西两个方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东到西,距离极远。 连峰隐朔陲:“连峰”指的是连绵不绝的山峰,“朔陲”是指北方边远的地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远方可以看到连绵不断的山峰,这些山峰隐藏在北方边远的地方。 气缠冰雪惨:“气”指的是风雪,“缠”在这里表示覆盖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作答此题时,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注意“松门石径静无关,布袜青鞋几往还”一句中“关”“还”二字的词义。 【答案】 译文:我出山来到山下,见到松门石路安静地延伸开去,没有来往的行人。年少时想到的是为社会做事,而年老后只想伴着僧人在闲适中度过余生
【注释】 ①东山:指晋代名士谢安隐居的东山,故址在今浙江绍兴。谢安曾说:“吾若不为东山之主,当采药不还。”命驾:命令车子出发。②断云:形容云彩被风吹得四分五裂,如同人用刀切断云彩一般。③颠风:狂风。④尔许狂:如此狂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罢居后所作,表达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喜悦心情。首句点出“兴尽”二字,即罢职后的心情,然后写“东山命驾忙”,说明要出仕了。次句写出门时所见景色
【注释】 出山:指归隐。东林:即东林寺,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是南朝梁天监年间建造的佛寺。 老恨因循着脚迟:意思是说年老才出来做官,很后悔当初没有及早出来做事。因循(xún),拖延,迟疑;着脚迟,指行动迟缓。 背了青山却归去:意思是说自己虽然离开了青山,但最终还是回到故乡去了。 头灰面土任风吹:意思是说头发都白了,脸也黑了,身体像尘土一样脏,任由风吹日晒。 赏析:
【注释】 奉檄:奉命。 山灵:山林神灵,指山神。 通仕籍: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做官的资格。 何日:什么时候。 紫蕨:一种可食的草本植物。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仕途失意、欲归隐山林而又不能,只好暂留官场以待时机的诗作。首联点出自己并非出于对官场的向往和志向才出仕的,而是被朝廷征用,所以山神不会违背我的心意;颔联说自己暂时还是一个候选官员,不知何时能正式入仕为官,何时才能摆脱官场的纠缠
【注释】 1、昨朝:昨天。2、远赴野人期:远去访寻隐士。 3、山阁烟霞秋霁后:山阁的烟霞在秋雨过后显得分外美丽。4、法堂灯火夜深时:法堂里的灯火在夜晚时分也特别明亮。5、竹间共喜高僧话:在竹林里和高僧们谈论佛经。6、石上惭无幼妇词:惭愧自己无法写出像小媳妇那样娇媚的词句。7、桂岭天池耽胜赏:喜欢在桂岭上的天池欣赏美景。8、舟人休讶出山迟:不要认为我隐居山林时间过长而惊讶。9、“桂岭”句:桂岭
【注释】 出山:辞官还乡。罗浮:地名,在今广东。潘岳:晋朝文学家,曾任洛阳县令,因不愿阿谀奉承而辞官归隐。“宦情”指官场上的心情。潘岳曾作《闲居赋》表达其厌倦仕途的心境。宪:指唐玄宗。潘岳《闲居赋》中有“既无宪操之高标,而有潘才之微尚”句。小草:比喻自己。任从:任凭。九五:帝王的代称,这里指唐玄宗。飞龙会:比喻皇帝的圣明。 【赏析】
出山 林居懒性正相宜,况复高堂鬓似丝。 欣际乾坤新定位,敢将丘壑傲清时。 阿谁径竹频供笋,无奈庭荆故恋枝。 欲去踌躇千万绪,深情惟有白云知。 注释: 1. 林居懒性正相宜:我的性格就像隐居山林的人一样,悠闲自在。 2. 况复高堂鬓似丝:更何况高堂之上,我的白发已经像丝线一样细长。 3. 欣际乾坤新定位:我感到欣喜的是天地间的新定位。 4. 敢将丘壑傲清时:我敢在清廉的时节中,与自然为伍。 5
【注释】 黄历无书:指农历没有记载。 岁月移:指时光流逝,岁月不居。 白头:这里指年老的人,借指诗人自己。 第几枝:指梅花的开枝情况。 【赏析】 《出山》是一首七绝诗,首二句“黄历无书岁月移,白头不记入山时”写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后半首“出山借问经过客,春到梅花第几枝”则是在询问过客之后,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解析】 “出山”意为离开隐居地,重出仕途。首联是说天地间任凭他往来来往,一春才得半春闲;第二联是说如果不以经济为儒生之事,那么明道何必非要去出山呢?这是诗人对友人的忠告。全诗语言质朴而自然,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不慕官场,安贫乐道的情怀。 【答案】 译文:天地间的万物,任凭我往来自由,春天过了一半,我还在悠闲自得。如果不是因为要谋求生计,我就不会做儒者的事,那又何必一定要去出仕呢?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出山》。以下是诗句和译文: 1. 曾快重登黟顶客,又参末席幔亭孙。 注释:曾经快乐地再次登上黟县山顶的客人,又参加了末席的宴会,参加者是张子容。 赏析:这里描述了作者在黄山之巅的快乐时光,同时也展现了他与朋友张子容的交往。 2. 偶随九曲萍荄质,若记千围楠树根。 注释:偶尔跟随曲折的溪流,就像草本植物;还记得那巨大的楠木树根。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注释】 出山:离开深山。顾:回头看。熟:熟悉、了解。云:指云彩。宿:停留。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在山中住了一夜,醒来之后发现山间的云彩已经移走了,他不禁感慨万分,想起了自己离开山林时的心情,于是写了这首诗。 第一句“出山频顾山”,意思是说,我离开山中居住的环境已经很久了,今天又回到了这里,因此对这熟悉的环境产生了眷恋之情。第二句“山亦神交熟”
【注释】 穆陵:即穆陵关,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为洛阳北门。春意动:春天的气息开始涌动。 农事:指农活。催:催促,催促人们耕种。屈曲:曲折蜿蜒。微茫:隐约模糊。 乘:骑。鹅鸭喜池开:喜鹊、鸭子喜欢池水解冻。 消息:信息,消息。 淮南:古地名,今安徽寿县一带。正:正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全诗四句,前二句写山中小路弯弯曲曲,远处田野渐渐清晰,近处牛羊正在吃草,池塘里的鱼虾也醒了
【注释】 出山:指隐者出来做官。 山路崎岖险且危:比喻仕途艰险曲折,充满危险。 此行才得化为夷:此句意在强调隐者出山后,才能消除内心的忧虑和恐惧。化:消除。夷:平。 谁知海水波澜阔:比喻隐者的胸怀宽广,能够容纳世间万物。 比较山岩险更奇:比喻隐士的品德高尚、志向远大,与山岩相比,其险更显奇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者出山的感慨和赞赏之情。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