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君远行迈,饮此长恨端。
已谓道里远,如何中险艰。
流水赴大壑,孤云还暮山。
无情尚有归,行子何独难。
驱车背乡园,朔风卷行迹。
严冬霜断肌,日入不遑息。
忧欢容发变,寒暑人事易。
中心君讵知,冰玉徒贞白。
拟古诗十二首
介绍
。
《拟古诗十二首》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组拟汉魏六朝诗歌,共十二首,每首五言或七言绝句、律诗等体裁的近似于古风的作品。全诗以咏物寄寓讽喻之意,意象繁复而精妙。
《拟古诗十二首》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组拟汉魏六朝诗歌,共十二首,每首五言或七言绝句、律诗等体裁的近似于古风的作品。全诗以咏物寄寓讽喻之意,意象繁复而精妙。
《拟古诗十二首》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组拟汉魏六朝诗歌,共十二首,每首五言或七言绝句、律诗等体裁的近似于古风的作品。全诗以咏物寄寓讽喻之意,意象繁
相关推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然后结合注释和提示分析即可。 “辞君远行迈,饮此长恨端”,诗人告别了朋友,离开了故地,踏上了漫漫旅途,心中充满无尽的惆怅。“饮”是“饮尽”的意思。“长恨端”即永远的痛。诗人离别之际,面对一壶酒,喝得一滴也不剩,只把满心的惆怅都倾注在酒中了,这是为了不让那“饮尽”的一壶酒里留下他的泪水。 “已谓道里远
【解析】 这是一首闺妇怨词,抒发了闺中人对游侠子的思念。 “黄鸟何关关”意思是说:黄鸟啊,为什么叫得如此凄切悲鸣?“关关”,象声词,形容鸟鸣之声。“幽兰亦靡靡”意思是说:幽雅的兰花也发出哀怨的叹息。“靡靡”,形容声音婉转悠长。“此时深闺妇”指的是诗人自己,“自惜桃李年”意思是说:可怜我正值青春年少,却要忍受相思之苦。“误身游侠子”,是说自己嫁给了一个游侠子,而如今他远在天涯,不知生死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峨峨高山巅,浼浼青川流。 世人不自悟,驰谢如惊飍。 百金非所重,厚意良难得。 旨酒亲与朋,芳年乐京国。 京城繁华地,轩盖凌晨出。 垂杨十二衢,隐映金张室。 汉宫南北对,飞观齐白日。 游泳属芳时,平生自云毕。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注释: 1. 峨峨高山巅,浼浼青川流。 注释:高耸入云的山峰和蜿蜒流淌的清澈溪流构成了美丽的自然景观。 2. 世人不自悟,驰谢如惊飍。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拟古十二首》中的第六首。这首诗采用了拟古的表现手法,模仿了古代诗歌的风格和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美女的思念之情。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和译文: 绮楼何氛氲,朝日正杲杲。 四壁含清风,丹霞射其牖。 玉颜上哀啭,绝耳非世有。 但感离恨情,不知谁家妇。 孤云忽无色,边马为回首。 曲绝碧天高,馀声散秋草。 徘徊帷中意,独夜不堪守。 思逐朔风翔,一去千里道。 【注释】 1. 绮楼
嘉树蔼初绿,靡芜吐幽芳。 君子不在赏,寄之云路长。 路长信难越,惜此芳时歇。 孤鸟去不还,缄情向天末。【注释】: 嘉树:指良木。茂密的树木。蔼:茂盛的样子。初绿:刚发芽的树叶是绿色的。靡芜(méi wú):草名,又名“胡颓”,生长于水旁。幽芳:芳香。 君子:指有德之人。赏:观赏。寄之云路:把美好的心愿寄托给高远的云端。路长信难越:路途遥远,信使难以到达。信,指书信。 惜此芳时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月满秋夜长,惊乌号北林。 释义: 月光洒满了秋天的夜晚,鸟儿在树林中惊恐地鸣叫。 关键词: - 秋夜长:形容秋夜的时间漫长。 - 惊乌:惊吓的鸟。 - 北林:北方的树林。 译文: 月光洒满了秋季的夜晚,树林中的鸟儿被惊得纷纷鸣叫。 天河横未落,斗柄当西南。 释义: 银河横卧未落下,北斗星的柄指向西南方向。 关键词: - 天河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酒星非所酌,月桂不为食。 注释:酒星(指金星,古代认为金星是酒的化身)并不被用来饮用;传说中的月桂树并不是用来食用的。 译文:酒星并非用来饮酒之物,传说中的月桂树也不是用来食用的。 2. 虚薄空有名,为君长叹息。 注释:名声虽然响亮但空洞无物,为君子感到深深的叹息。 译文:名声尽管很大却空洞无物,我为君子深深地叹息。 3. 兰蕙虽可怀,芳香与时息。 注释
【注释】 神州:指中国。高爽地:地势高耸,空气清新的地方。遐瞰(xiá kǎn):远眺;俯瞰。靡(mǐ)通:没有阻隔。寒月:清冷的月亮。无绿:没有绿叶。寥寥(liáo liáo):辽阔的样子。天宇(tiān yǔ):天空。贞脆:指草木之花木。贞,指树木;脆,指花卉。汾沮(péng jū):地名,在今陕西临潼县东。何鄙俭:为什么如此简陋。考槃(kǎo pán):《诗·大雅》中“考盘”篇的省称
【注释】 春至林木变,洞房夕含清:春天来了,树木都开始变化,夜晚的洞房门也显得格外清新。 单居谁能裁?好鸟对我鸣:独居的时候,谁会为我裁剪呢?鸟儿欢快地在我的窗前唱歌。 良人久燕赵,新爱移平生:我的丈夫长久在燕赵两地,而我的新欢却改变了我一生的习惯。 别时双鸳绮,留此千恨情:分别时我们用鸳鸯纹织成的衣服,留下了深深的怨恨。 碧草生旧迹,绿琴歇芳声:那碧绿的草丛已经生长出新的野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拟古诗十二首·其七》。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秋天无留景,万物藏光辉。 - 秋天:指秋季,一个收获的季节,万物凋零、色彩斑斓。 - 无留景: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即秋天的景物已经消逝。 - 万物藏光辉:指所有的生物都隐藏在阴影中,不再显露出来。这个意象表达了秋天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脆弱。 2. 落叶随风起,愁人独何依。 - 落叶随风起:描述落叶被风吹起的景象。
有客天一方,寄我孤桐琴。 迢迢万里隔,托此传幽音。 冰霜中自结,龙凤相与吟。 弦以明直道,漆以固交深。 注释:有客人在天边,给我寄来了一柄孤独的桐木琴。虽然距离遥远,但是这声音能够穿越时空,传递到我这里。桐木琴在寒冷的冰霜中自然凝结,就像凤凰和龙相互吟唱。琴弦用明正之道,指板用坚固深厚的漆料。 译文:有客人在天边,把我孤独的桐木琴寄来。虽然相隔万里,但是这声音能够穿越时空,传到我这里
白日淇上没,空闺生远愁。 注释:太阳在淇水之上消失,使我独守空闺产生远方的忧愁。 赏析:首句写景,白日西沉于淇水之上,诗人独自面对空旷而寂寥的房间,内心充满孤独和忧愁。 寸心不可限,淇水长悠悠。 注释:我的内心深处无法限制自己的情感,淇水流淌不息,永远悠长。 赏析:第二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的心境如同淇水那样深远而绵长。 芳树自妍芳,春禽自相求。 注释:春天的树木自然地展现出它们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