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尚雪霜姿,非关落帽期。
香飘风外别,影到月中疑。
发在林雕后,繁当露冷时。
人间稀有此,自古乃无诗。
白菊
介绍
。
《白菊》是清代诗人黄遵宪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
【原文】
秋风萧瑟菊花黄,
寒露初凝草木霜。
独立小桥听雨声,
愁人万里梦魂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秋天的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菊花在寒露中显得格外鲜艳;草木上覆盖着一层薄霜,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诗人独自站在一座小桥旁,静静地聆听雨声滴落在地上的声音。他不禁想起自己身在他乡,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心中充满了愁绪与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凄美景色以及作者内心的孤寂之情,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怀念。黄遵宪以这首《白菊》展现了他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思归的情怀。
请注意
相关推荐
白菊 白菊花的雪霜姿质,并非因为想与权贵共饮。它的芳香飘散在风外,使人联想到它那清高脱俗的品格;而它的影子映照在月光中,又好像在怀疑这是否真的存在。这种洁白无瑕的菊花,生长在山林树木的后面,繁密地开放着,只有在露水凝结成霜时才显得格外珍贵。然而在人间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也没有诗人写过赞颂它的诗篇。 注释: 1. 白菊:指白色的菊花。 2. 所尚雪霜姿:崇尚雪霜般的姿质,表示不慕荣利
注释: 白菊花,一种在秋天开放的植物。 秋天木叶干枯,还有白花残留。 举世罕见栽培得来,豪家却要画着欣赏。 一片苔藓相应着绿意,各种花卉都适合寒气。 几次带着佳友登高远望,想折一枝但难以做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及人们对秋的感慨。前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树叶已经干枯,但仍有白色的花朵残留;第三四句表达了对于稀有植物的珍惜,即使豪家也要画着欣赏;接下来两句描述了其他植被对冷气的偏好
白菊 玉攒碎叶尘难染,露湿香心粉自匀。 一夜小园开似雪,清香自是药中珍。 注释:白色的菊花,花瓣如细碎的玉石堆积在一起,尘埃无法污染它们;露水滋润了花心,使得花粉更加细腻均匀。一夜之间,小花园里盛开的菊花就像铺满地面的白雪一样洁白,散发着清香。这些菊花的香气清新独特,就像是药物中的珍贵成分。 赏析:这首诗赞美了菊花的美丽和香气。诗人以“白菊”为题,描绘了菊花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评价作者观点态度、探讨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的题干是“赏析”,然后根据题干的提示圈画诗句。在圈画的过程中要关注诗眼,即能体现诗歌情感的关键语句和词组。最后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 1.首联“西风萧飒百草黄,南斋白菊占秋芳”:秋风瑟瑟吹落了百花,只有南斋的白菊独自散发着清香,傲然地占尽了秋天的芳香。 2.颔联“主人好事不专飨
白菊 回旋秋色漙清露,凌厉西风紫嫩霜。 莫作东篱等闲看,下清曾借广寒香。 注释: 白菊:白色菊花。 漙漙:水激荡的样子。 凌厉:猛烈。 紫嫩霜:紫色的嫩芽像霜一样。 莫:不要。 东篱:古代文人隐士常把菊花比喻为东篱之下的隐士,所以这里泛指隐居之所。 下清:即下弦月,古人常以月亮来比喻花。 广寒宫:传说中嫦娥住的地方,常用来借指月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赞美白菊的佳作
白菊 回旋秋色漙情露,凌厉西风洁嫩霜。莫作东篱等闲看,清新曾结广寒香。 【注释】: 回旋:盘旋、回绕。 漙(huò):水波激荡的样子。 凌厉:猛烈;劲急。 洁嫩:洁白而新鲜。 莫作:不要看作…… 东篱:指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中的“采菊东篱下”。 广寒香:指嫦娥奔月时飘散的香气,此处泛指清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菊的小诗。诗人抓住菊花最突出的特征——高洁,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它的形象
这首诗是一首咏菊的诗,诗人以菊花为题材,表达了他对于菊花的喜爱之情。 首两句"千芳百卉正凋零,喜见东篱粲玉英。"意思是说,在这万紫千红百花凋零的季节,我却欣喜地看到了这傲霜斗寒的菊花。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菊花在万花凋零中独自绽放,显得格外美丽。这里的"粲玉英"指的是菊花,用来形容其颜色鲜艳如玉。 三、四句"粉面真能延月姊,檀心端不羡梅兄。"意思是说
注释: 陶家篱下未开时,曾得西风借力吹。 月影夜深笼素艳,分明残雪两三枝。 赏析: 这首诗以白菊的生长过程为线索,描绘了菊花从含苞待放到盛开再到凋谢的全过程。诗的开头两句“白菊”点题,直接表达了主题。“陶家篱下未开时”,陶家篱下即陶渊明的家园,未开时即尚未绽放。这句话暗示着菊花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才能盛开。“曾得西风借力吹”,西风吹来,为菊花提供了生长的动力,使它们得以开放。
《白菊》 不著金缕衣,寒窗弄明月。 端宜装淡泊,自是香蓬馞。 译文: 白菊,不着华丽的装饰,在冷清的窗前,对着明亮的月光轻轻摇曳。它应该拥有淡泊名利的品质,自有一种清香。它的风骨真令人赞赏,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龄,依然如此。 赏析: 此诗以“白菊”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独立高洁的画面。首句“不著金缕衣”,用“不着金缕衣”形容白菊没有繁复的装饰,显得朴素自然。次句“寒窗弄明月”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浓露繁霜著似无,几多光彩照庭除。 - 注释: 浓露与繁霜虽然给人以厚重的白色印象,但它们似乎并不明显,几乎不可见。然而,这些白色的露珠和霜晶在月光或灯光的照射下,却能够为庭院增添几许光彩。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清晨或夜晚的景象,尽管天空中布满了浓重的白雾(即露水)和厚厚的白霜,但它们在光线的照射下显得不那么明显。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之美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白菊长先黄菊开,年年九日泛新醅。 - 注释:“白菊”指的是白色的菊花,“黄菊”则是黄色的菊花。“长先”表示总是最早开放,这里的“黄菊开”意味着黄菊总是在白菊之前开放。“年年”表示每年,“九日”指重阳节,通常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饮酒庆祝。“泛新醅”是指用新酿的酒来庆祝这个节日。 - 赏析:这一句描述了白菊和黄花在每年的秋季九月九日这一天都会准时绽放
诗句输出: 雪羽毵然欲满丛,秋香吹遍画阑东。 译文输出: 白色的花瓣如同雪一样洁白细长,仿佛要填满整个花丛,而秋天的香气则随着微风飘散在画栏的东侧。 注释解释: 1. “雪羽”:形容菊花花瓣像白雪一样纯洁,细长如羽毛。 2. “毵然”:描述菊花密集、繁多的样子,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3. “欲满”:暗示着菊花盛开的状态,好像要装点整个花丛。 4. “秋香”:指菊花散发出的香味
【注释】 皪:明亮。宁馨:芳香。风珰月佩:风中的玉佩和月亮的光辉,形容花的清雅高洁。寒英:菊花。三径:庭院中通往正房的三条小路。 赏析: 这首诗是写菊的。诗人以秋色映衬出白菊的高洁,以风、月、霜、露等自然物喻菊的高洁,以拟人手法写出了菊花的傲骨冰肌。全诗语言清新,格调高雅,意境深远,堪称咏菊佳作
白菊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幅秋日夜晚的静谧画面。 诗句释义及赏析: - “白石萧萧碧藓荒”:白石上覆盖着厚厚的苔藓,显得荒芜凄凉。这句描述了一种荒凉的景象,突出了秋天的萧瑟之感。 - “一枝秋色抱馀芳”:一枝白菊,虽然已经过了盛开的季节,但仍散发着淡淡的芬芳。这体现了菊花的坚韧与高洁。 - “开帘不见阶前影”:当窗帘被拉开时,却看不见阶前的菊花影子
注释: 白菊:白色的菊花。 冬深方吐药,不欲向高秋:在冬天深处才开花,不想在秋天开放。 摇落当青岁,芬芳及白头:菊花凋零于年轻之时,芬芳直到白发之时。 雪将佳色映,冰使落英留:雪花映照了美丽的颜色,冰使落花得以留存。 寒绝无人见,梅花共一丘:寒冷中没有人看到它,只有梅花和它共处一丘。 赏析: 这首诗以白菊为题,描绘了白菊在冬深季节绽放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
诗句释义与赏析 白菊 - 丰姿皎皎接东篱:形容白菊的外观清新脱俗,如同东方的篱笆般自然纯净。 - 贞白寒芳缀满枝:指菊花在寒冷时节绽放,其白色的花瓣和香味纯洁而不张扬。 月朗霜明色共赏 - 月朗霜明:月光明亮,霜气清冷,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 - 色共赏:共同欣赏这种美景和菊花的颜色,强调了观赏者与自然景观之间和谐的互动。 冰肌玉质影难移 - 冰肌玉质
【注释】 白菊:指菊花。高堂:高大的厅堂。白玉枝:白色的树枝,形容菊花洁白如玉。泠然:清冷的样子。风月:自然景色。摛披:展开。黄金世界:指富丽繁华的世界。红尘:尘世。乾坤:天地。太素:自然的本色。 【赏析】 这是一首咏白菊的诗,诗人借赞美白菊以喻人。首联写白菊的姿色,颔联写白菊的品质,颈联写白菊的品格,尾联写白菊的高洁。 全诗以“我”为中心,通过描写白菊的外形、品质和品格
白菊 一种芳姿迥出尘,琼瑶为骨玉为神。 细看篱下衔杯客,疑是窗前映雪人。 冷艳每从梅共色,淡妆长与月为邻。 几回晓向疏帘看,认作何郎恐未真。 赏析 这首诗以白菊为题,赞美了菊花的洁白无瑕、清高脱俗的品质。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生动地描绘了菊花的美丽形态和独特韵味。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注释 1.
注释:白色的菊花,慢慢升起就像被飘在云中的白色。清香的香味像玉那样纯净,可以让人远离世俗的纷扰。到了秋天,我悠闲地品味着陶渊明种植的菊花,它不沾上铅华,只有你才是我的知己。 赏析:诗人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赏菊图。“冉冉真疑堕素云”一句,形象地写出了白菊的纯洁无瑕;“清芬玉质可离群”则写出了白菊的高洁脱俗。“秋来闲品陶家种,不染铅华独有君”两句更是将白菊与自己的志趣相联系
这首诗是李白的《白菊》。 我们来逐句解读诗句: 1. 幽花若处女:形容菊花的花朵像未出嫁的少女那样纯洁。 2. 涓涓凝淡妆:形容菊花的颜色淡雅,如同淡妆的女子。 3. 对月张素琴:诗人在月光下弹起素琴,象征着高洁的情操。 4. 凌风披缟裳:形容菊花在风中摇曳,如同披着白色衣裳的舞女。 5. 质㓗耻秾艳:菊花不追求繁丽鲜艳的色彩,而是以质朴为美。 6. 姿珍閟馨香:菊花的香气珍贵而持久
注释:菊花白如素云般冉冉飘落,清香如同玉石一般纯洁可与众花隔离。秋来之时闲暇品赏陶渊明的菊花,不染世俗繁华只有你才是我的知音。 赏析:这首诗是咏菊的名篇,诗人以素云、玉质、铅华等比喻,赞美了菊花高洁的品质和清雅的风韵。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深远,堪称咏菊佳作
注释:白色的菊花,在两两霜白的秋日下盛开,它犹如瑶池边上的仙子。尽管它们的花期相同,但是它们的品种不同,所以仍然能够看出它们的区别。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菊花。前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两种菊花的不同之处,即它们的花期、品种和外形。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两种菊花的欣赏之情,因为它们虽然花期相同,但是它们的品种不同。这种赞美之情不仅体现在语言上,更体现在诗人的情感上
【注释】 白菊:即菊花。古人常以白菊来比喻高洁的品格。陶公:指陶渊明,东晋诗人。岑寂:形容孤独寂寞。 【赏析】 此诗首联写白菊不惧严寒凌霜,仍能傲然盛开,其精神令人钦佩;颔联写月亮映照在白菊上,白菊显得清雅脱俗,皎洁无瑕;颈联写秋日野草花深幽静,而白菊依然盛开,形象地赞美了白菊的高洁品质。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是一首咏物诗佳作
【注释】 白菊:指菊花。 似嫌:似乎觉得。 不宜:不适宜。 洗尽:洗净。 铅华:古代女子用以搽面的脂粉,这里指胭脂,也指美女。 露滴:露珠。 半阶:台阶一半处。 三径:三条小路。 合配:正好搭配。 银为斝(jiǎ):用银杯盛酒。 插帽:戴帽子。 惊看:惊讶地一看。 故园愁:故乡的思念之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写于诗人晚年客居他乡时重阳节赏菊之际。首二句赞美白菊的高洁,第三
白菊 老去陶公白发新,几枝相对倍伤神。 描来月色无些晕,画出秋光不点尘。 晚节都消脂粉气,淡交原比素心人。 银盘玉盏休相拟,此是羲皇以上身。 注释及赏析: 1. 老去陶公白发新:这里“老去”指的是诗人自己年岁已高,鬓发斑白;而“陶公”则是指晋代诗人陶渊明,他以其高洁的品格和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被后人称颂。白发的出现象征着诗人对世事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2. 几枝相对倍伤神
白菊 正色休夸满地黄,秋来白帝是当王。 繁华梦醒三更月,粉本图成一夜霜。 彭泽归来人已老,白衣送到酒都香。 瑶台此日群真会,未许红尘半点扬。 注释: 1. 正色休夸满地黄:不要炫耀地上的菊花颜色纯正。 2. 秋来白帝是当王:到了秋天,白色的菊花就是王者。 3. 繁华梦醒三更月:繁华的世界就像在梦中醒来,只有月光照亮。 4. 粉本图成一夜霜:画中的形象仿佛一夜之间就被冰冻了。 5. 彭泽归来人已老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佳作,诗人以白菊为题,通过对白菊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清高品质和独特风格的追求。接下来,我们将逐句解析这首诗: 第一句:“铜瓶纸帐镇相宜” 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 “铜瓶”:指古代的一种酒器名,常用来盛放美酒。 - “纸帐”:指用纸制成的帐篷或卧具,通常用于比喻简朴的生活环境。 - “镇相宜”:表示这种物品与所处环境非常协调,相得益彰。 赏析:
诗句解析: - 第一句:“红紫何堪结赏音”: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其他花卉如红色和紫色的花卉无法满足他的审美追求,因为在他看来,这些花卉的色彩虽然鲜艳,但并不能与菊花相比。这里“红紫”指的是其他颜色的花,“结赏音”则暗示了这些花只能带来短暂的欢愉,不能长久地引起人的兴趣。 - 第二句:“爱将秋色静中寻”:诗人喜爱在秋天这个季节里,寻找那些能与秋色相得益彰的景物。这里的“秋色”指的是秋天特有的色彩和氛围
注释: 白菊:菊花。 转眼风霜三径深,白衣送酒是知音。 转眼间,岁月匆匆,风霜侵袭了这三条小径,而你却如同那白衣的诗人一般,送来了美酒,与我共享这份知音之情。 陶公老去头如雪,淡里交情说到今。 陶潜(陶渊明)晚年时头发已白,就像这秋天的白头。尽管岁月变迁,我们之间的友谊依然深厚,至今仍然牢不可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和陶渊明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
白菊 烟霞笑傲几重阳,逸态偏宜浅淡妆。 不藉铅华标晚节,肯将颜色媚秋光。 月明老圃枝逾瘦,霜厌疏篱叶未黄。 恰称素心人送酒,陶家三径好倾觞。 【注释】: ①重阳: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九节。 ②逸态:超脱自然的姿态。 ③晚节:晚年的气节、操守。 ④颜色:指菊花的色泽,这里比喻人的妆容。 ⑤月明:明亮的月光。老圃:指园中老树。 ⑥疏篱:稀疏的篱笆。 ⑦素心:纯洁的心地。 ⑧陶家
【注释】 白菊:指白色的菊花。白菊,又称“黄华”“秋菊”。 正得西方气:意谓白菊具有西方的气节,即菊花的品格高洁。 来开篱下花:言菊花自西而来,在篱笆边盛开。 素心常耐冷:形容菊花的心地纯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晚节本无瑕:意谓菊花的晚开不与百花争艳,自有其清雅之美。 质傲清霜色:形容菊花的花瓣洁白如霜,傲然挺立。 香含秋露华:意谓菊花的香气浓郁,宛如秋天的露珠。 白衣何处去
《东篱》 注释: 1. 白菊:白色菊花。 2. 东篱:东边的篱笆边,古人以种菊为乐,此处指菊花盛开的篱笆旁。 3. 未尝:不曾,没有过。 4. 何须:何必,有什么必要。 5. 南村:古代乡村地名,这里泛指远离城市的地方。 6. 远结邻:远离故土,与世隔绝。 7. 重阳: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农历九月初九日。 8. 送酒:赠送美酒。 9. 衣香花气两缊絪:衣裙的香气和花香弥漫开来。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