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
【注】妾心惊:担心早春的寒气。 不(fù)后郎身衣:不让郎君穿得少一些,免得他受寒。不,不……,表示否定的语气。 夫(fū)心如妾心:丈夫的心和我的心一样。夫,丈夫。 买药寄当归:为郎君买些药物寄回家去,让他能安心治病。 当归:一种草药,这里指药材。 赏析:本诗表达了一个女子对丈夫深深的爱意和关切之情。她担心丈夫早春时节会受寒,所以劝他不要过早减衣,以免受到寒冷的伤害。同时,她也关心丈夫的病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夜晚独自等待心上人的场景。 油灯夜不长,花照红颜老。 这里的“油灯”指的是夜晚的灯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夜晚。而“花照红颜老”则表达了女子对青春消逝的哀怨和对爱情的渴望。 坐久疑郎归,回身将影抱。 “坐久”指的是女子长时间坐在那里等待心上人,而“疑郎归”则表达了女子的不安和期待。当她看到窗外的影子时,误以为是心上人的归来,于是她转过身去,想要抱住自己的影子
【注释】 欢来:欢聚时惜夜短:珍惜欢乐的时光 欢去:欢聚后,欢乐时光的结束 愁夜长:愁苦的日子漫长 侬心自长短:我的心随时间而长短变化 不敢怨流光:不敢抱怨光阴易逝 【译文】 欢乐的时候,总怕夜晚太短; 欢乐过后,又担心日子太长。 我心中的感受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不敢抱怨时光流逝得太快。 【赏析】 《子夜歌》是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曲辞中的平调曲,多写男女恋情。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注释】子夜: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现代时间的23时至次日的1时。折:折枝。梅:指梅花。驿使:驿站上的使者。郎:指情人。中道:中途、半途。敝帚:比喻自己微贱的物品或微贱的人。 【赏析】此诗写一个女子给情人送花,但因嫌对方不够爱自己而半途退回,最后只得到一“折”残梅。全诗构思新颖,语言朴素流畅。 “折梅付驿使”,意思是说,我把折下的梅花送给驿使。这一句是全诗的起兴,为下文的“何时入郎手”作了铺垫
注释:香炭冷了,余烬还在,晨鸡不愿报晓。好梦没有消息,对着影子数着寒更。 赏析:这首诗以“子夜”为背景,描绘了冬夜的寒冷、寂静和孤独。诗人通过对晨鸡、香炭、余灰、寒更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孤独和寂寞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望
【注释】: 子夜冬歌八首(其一) 门前郎行迹,苔荒岁月晚。 不闻郎马嘶,日薄青山远。 译文: 我家门前的郎君行迹已经消失,门前的苔藓荒芜了岁月已晚。 我听不到郎君的马匹嘶鸣声,只能看到太阳慢慢落山,而远处的青山渐渐模糊。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通过描写门内门外的对比来表达女子对外出郎君的思念。 “门前郎行迹”,指的是出门的郎君已经离开了家,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前,只留下了痕迹
【注释】 子夜:指古代的十二时辰之一。冬歌:冬日的歌咏,泛指诗歌。八首:数量词,这里表示这是一首组诗。裁衣未成寄,红泪先阑干。临发开封检,深怕郎心酸。 【赏析】 此诗是写女子在冬夜里给远方亲人织布时的心情及动作。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四句一联,共四联。从内容上讲,这首诗主要表现了女子在冬夜里思念远行的丈夫的心情和动作。第一、二句写女子织布的情景,第三、四句写女子担心丈夫收到布匹后会伤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曹家达的作品,题为《子夜夏歌八首·其七》,诗中描述了夏日夜晚的景象和作者的心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蒸气薄遥夕:描述的是夏日夕阳西下,天空中的热气渐渐消散的景象。“蒸气”指的是夏天特有的高温天气,太阳照射下的水汽凝结成细小的水珠,形成了一种朦胧的氛围。“薄”字则传达了这种氛围在远处逐渐变得稀薄,给人一种遥远而宁静的感觉。“遥”字则加强了这种感觉的遥远和不可及性
注释: 出门望南山,鸟飞日将晏。 音信隔年时,害怕南归的雁。 译文: 早晨我走出家门去远望南山,太阳快要落山了。 自从一年前音书断绝,我怕见到南飞的大雁。 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怀人之作。开头两句写诗人清晨出门登高望南山的情景。“南山”指终南山,在长安城南。“鸟飞日将晏”,意思是鸟儿已经飞得很高了,太阳就要落山了。这一句既描绘了秋高气爽、万物萧瑟的环境气氛,也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郁闷。
【注释】 妾心似秋萤:妾的心意像秋夜的萤火虫,明亮而闪烁。 照郎隔寒烟:像照亮寒烟一样照亮郎君。 愿郎似秋月:希望郎君像秋夜的明月一样。 夜夜抱郎眠:夜夜抱着郎君睡觉。 译文: 我的心意就像秋夜中闪烁的萤火虫,为你照亮寒烟,让你感到温暖;我希望你能成为像秋天一样明亮的月亮,让我日夜都能抱着你入睡。 赏析: 这首小诗是一首表达爱情的小诗。它以“妾心”与“秋萤”“秋月”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