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
诗句原文: 大地风霜催岁暮,碧天星斗淡凉宵。 千家砧杵声哀怨,一室篝镫影寂寥。 壁下吟虫何唧唧,枥中鸣马更萧萧。 遥知长胜幽燕将,偃月榆林正射雕。 翻译赏析: 秋天来临,大地被秋风和霜露覆盖,显得格外寒冷。夜晚,天空中的星星和明月,以及远处传来的砧杵和灯火,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寂寞的画面。诗人感受到了季节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在寂静的环境中
【注释】 枉说:徒劳,白白。鱼盐富东海:指海盐和鱼产丰富的东海。比喻富庶地区。频年:连年。水旱:自然灾害,指天早不雨、地涝不水的年景。禾稼:庄稼。瘠:贫薄,土地瘦薄。蔓葛藤:长满野草和荆棘。磷火:磷火是古人迷信中认为的鬼火。山鬼语:山中的鬼神在低语。永夜:漫长的夜晚。海蛟:大海中的巨龙。萧瑟:形容风吹树木声音凄厉的样子。昂首高吟曲槛凭:昂首高歌,倚靠栏杆。 【译文】 白白地空谈富饶
秋感其三 万家水阔送朝凉,竟日城楼望大荒。 烟外月生全海白,沙场日落半天黄。 陆机早岁能工赋,阮籍穷途更放生。 惟逐少陵徒结纳,掩关谁肯聚萤囊。 注释: 1. 万家水阔送朝凉:形容宽阔的水面在早晨时分送来清凉的感觉,家家户户都感受到了凉爽。 2. 竟日城楼望大荒:一整天都在城楼上远望辽阔的土地。 3. 烟外月生全海白:描述远处的月光洒下,照亮了整个海面,使得海面像被白色的霜覆盖一样。 4.
夜坐 凉风生海国,万树动秋声。野阔星华地,潮平月上城。穷通知有命,贫贱恐无名。 注释: 1. 凉风生海国:清凉的风从海上吹来,使整个国家都感到凉爽。 2. 万树动秋声:无数树木随着秋风摇曳发出声响。 3. 野阔星华地:广阔的原野上星光闪烁。 4. 潮平月上城:潮水上涨,月光映照在城墙之上。 5. 穷知:对命运的无知,指命运由天注定。 6. 命:命运。 7. 贫贱:贫穷和低贱。 8. 恐:恐怕
秋感 浪迹乾坤一马鞭,丈夫意气畏人怜。 猿声朗啸千山月,鸿影孤飞万里天。 陈箧苏秦方发愤,题桥司马未升仙。 振衣直上高丘望,吴越川原起暮烟。 注释:浪迹乾坤一马鞭,丈夫意气畏人怜。指浪迹天涯的游子,心怀壮志却无人赏识。猿声朗啸千山月,鸿影孤飞万里天。以猿猴和大雁为伴,在月光下飞翔,象征着孤独和自由。陈箧苏秦方发愤,题桥司马未升仙。表达了诗人对仕途不顺、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和悲愤。振衣直上高丘望
秋感 海国孤城夕照残,独依牛斗望长安。 乱山落木秋声静,细雨疏灯客梦寒。 天地苍茫离思迫,关河辽阔寄书难。 请看梧竹栖鸾日,高举凌云振羽翰。 注释: 1. 海国孤城夕照残,独依牛斗望长安:在海边的孤岛上,夕阳西下时只剩下微弱的光芒,我独自依靠着北斗星,望着远方的长安城。 2. 乱山落木秋声静,细雨疏灯客梦寒:山上的树木被风吹得凌乱,秋天的寂静中只有落叶的声音;细雨蒙蒙,灯火阑珊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轼,他的诗作以意境深远、气势磅礴著称。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次韵暮春即事 1. 淑气薰人似酒浓,市桥杨柳自西东。 - 淑气:美好的气息,这里指春天的气息和温暖。 - 薰人:使人感到舒适。 - 似酒浓:就像美酒那样醇厚浓郁。 - 市桥杨柳:市桥上摇曳生姿的杨柳。 - 自西东:自西向东,形容柳树随着时间或季节而生长变化。 2. 乍寒乍暖清明候,时起时眠醒醉中
万家水阔送朝凉,竟日城楼望大荒。 烟外月生全海白,沙场日落半天黄。 陆机早岁能工赋,阮籍穷途更放生。 惟逐少陵徒结纳,掩关谁肯聚萤囊
淑气薰人似酒浓,市桥杨柳自西东。 乍寒乍暖清明候,时起时眠醒醉中。 黛色有痕颦宿雨,翠条无力系春风。 年年飞絮随流水,浪作浮萍逐断蓬
陈敬是元代诗人,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著称。以下是对陈敬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经历:陈敬,字月坡,生于元朝的海盐,斗南山房道士,有《餐玉庐诗集》传世。尽管关于他的具体生平资料较为稀缺,但他作为元代的重要诗人,其作品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 2. 作品风格:陈敬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精炼而富有画面感。例如在《次韵暮春即事》中,他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景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