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风霜催岁暮,碧天星斗淡凉宵。
千家砧杵声哀怨,一室篝镫影寂寥。
壁下吟虫何唧唧,枥中鸣马更萧萧。
遥知长胜幽燕将,偃月榆林正射雕。
诗句原文:
大地风霜催岁暮,碧天星斗淡凉宵。
千家砧杵声哀怨,一室篝镫影寂寥。
壁下吟虫何唧唧,枥中鸣马更萧萧。
遥知长胜幽燕将,偃月榆林正射雕。
翻译赏析:
秋天来临,大地被秋风和霜露覆盖,显得格外寒冷。夜晚,天空中的星星和明月,以及远处传来的砧杵和灯火,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寂寞的画面。诗人感受到了季节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在寂静的环境中,只有吟唱的昆虫和鸣叫的马匹打破了这份孤独。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可能暗示了他自己的雄心壮志,就像在广阔的战场中射落雕鹰的将军一样,展现出他的英勇和坚韧。
关键词解释:
- 秋感:这是诗名,指的是作者在秋季所感受到的情怀和景象。
- 大地风霜催岁暮:描述大地被秋风和霜露覆盖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 碧天星斗:描绘了夜晚天空的美丽,星光点点,银河清晰可见。
- 千家砧杵声哀怨:描述了乡村的生活氛围,家家户户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准备食物。
- 篝灯火影寂寥:夜晚的火把和灯光在黑暗中显得特别明亮,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
- 吟虫:指蟋蟀,古人常以“吟虫”来形容蟋蟀的鸣叫声音,增添了一丝凄凉和孤寂的氛围。
- 枥中鸣马:描写了马的嘶鸣,与“吟虫”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气氛。
- 幽燕将:可能是指古代地名或人物,这里用“幽燕”来比喻远方,表示对故乡的思念。
- 偃月榆林: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点或象征性的意象,用于表现诗人的英雄气概或战斗场景。
《秋感》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不仅是对秋天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反思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