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气薰人似酒浓,市桥杨柳自西东。
乍寒乍暖清明候,时起时眠醒醉中。
黛色有痕颦宿雨,翠条无力系春风。
年年飞絮随流水,浪作浮萍逐断蓬。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轼,他的诗作以意境深远、气势磅礴著称。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次韵暮春即事

  1. 淑气薰人似酒浓,市桥杨柳自西东。
  • 淑气:美好的气息,这里指春天的气息和温暖。
  • 薰人:使人感到舒适。
  • 似酒浓:就像美酒那样醇厚浓郁。
  • 市桥杨柳:市桥上摇曳生姿的杨柳。
  • 自西东:自西向东,形容柳树随着时间或季节而生长变化。
  1. 乍寒乍暖清明候,时起时眠醒醉中。
  • 乍寒乍暖:形容天气多变,忽冷忽热。
  •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通常在这个时节气候清爽宜人。
  • 时起时眠:时而醒来时而沉睡,形容人的情绪起伏不定。
  • 醒醉中:在清醒与醉酒之间摇摆不定。
  1. 黛色有痕颦宿雨,翠条无力系春风。
  • 黛色:深黑色,这里可能用来形容杨柳的新绿或者雨水的颜色。
  • 颦宿雨:形容雨后的痕迹如同人的眉头皱起。
  • 翠条:嫩绿色的枝条,这里用来比喻杨柳。
  • 系春风:像风一样轻拂着杨柳,也暗喻春天的到来。
  1. 年年飞絮随流水,浪作浮萍逐断蓬。
  • 飞絮:飘落的花瓣,常指柳絮随风飞舞。
  • 随流水:随风飘荡,跟随水流而去。
  • 浪作浮萍: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归宿。
  • 逐断蓬:追随飘摇不定的帆船,形容生活的漂泊不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感受。从”淑气薰人似酒浓”到”浪作浮萍逐断蓬”,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观来隐喻人生的经历。诗中的杨柳、雨、风、飞絮等元素,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更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