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这首诗名为《出塞行四首送郭建初归戚都护幕中》,黄克晦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乡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其未来军事生涯的期许。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锁甲摇华铁戟寒”,描述的是战士们身穿锁甲,手持锋利的铁戟,在寒冷的环境中仍显得威武不屈。 - “韬弓插羽上雕鞍”,形容战士腰间挂着弓箭,骑在装饰华丽的雕花马鞍上,准备随时出征。 - “班超自有封侯骨”
出塞行四首送郭建初归戚都护幕中蓟门白日塞烟开,记室翩翩草檄才。卫霍空教尊贵甚,当年投笔有谁来? 注释: 1. 蓟门:古称蓟门关,位于今北京地区。 2. 白日:指阳光。 3. 塞烟:塞外烟雾。 4. 记室:官名,古代文书秘书的职务。 5. 翩翩:形容举止优雅的样子。 6. 草檄才:草拟檄文的才能。 7. 卫霍:卫青和霍去病,都是汉朝著名的将领。 8. 投笔:比喻放弃仕途,转而从军。 9. 倭奴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考生能够通读全诗,了解诗歌大意及主题思想,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进行具体答题。如“出塞行四首送郭建初归戚都护幕中”是这首诗的题目,从诗题看,这是诗人送给好友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送友出征、希望友人立功归来的情感。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出塞 烽火照甘泉,刁斗出祁连。 锦车冲鸟穴,翠毦度鸡田。 高柳分斜月,长榆合远天。 交河冰正结,心断玉门前。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烽火照甘泉,刁斗出祁连: - 烽火照甘泉:烽火是古代边防报警的一种方式,用火把传递信号。甘泉在今天的陕西省境内,这里用烽火来描述边疆的紧张氛围。 - 刁斗出祁连:刁斗是一种古代的行军用具,用于夜间敲击以报时。出祁连意味着从边陲之地返回
诗句如下: 鸣笳驱易水,扬旆指桑干。 译文如下: 战马嘶鸣着,战士们挥舞着兵器,向着远方的易水进发。旗帜飘扬,指向了北方的桑干,这是一场对匈奴的征战。 注释解释: 1. 鸣笳:古代用牛角制作的管乐器,用来发出声音,模仿狼嚎声,以吓退敌人。 2. 驱:驱使,引导。 3. 易水: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易水河是流经河北省境内的重要河流。 4. 扬旆:高高举起旗子,表示军队的行进方向。 5.
出塞行 汉家将军如虎貔,铁衣炯炯登肜墀。 鞠躬再拜向天子,肘系金印盘双螭。 阴山之阴单于宅,名王渠帅相出没。 天诛一顾不可留,旌旗如云戒明发。 袖中剑气吞长虹,指麾白日回苍穹。 偏师五路捣沙碛,铁骑十万屯云中。 皇威四驰掣惊电,胆落旄头逐飞箭。 降车昼走穹庐王,捷书夜报明光殿。 君王有诏无穷追,凯歌散入边城陴。 满决银河洗兵马,尽收土宇归华夷。 明廷告勒有尊敦,钜笔如椽我当载。 酒酣击节聊载歌
【译文】 石壁凌空万木齐,依稀疑是武陵溪。长城旧日饮胡马,大漠初惊过汉鼙。国士死来今已尽,边机愁绝剑空携。天山闻说尤佳胜,欲乞君恩试马蹄。 【注释】 出塞:唐时边防军出征时所唱歌曲。此诗为征人写照,表现了边塞战士的壮怀激烈和豪迈情怀。 石壁凌虚万木齐,依稀疑是武陵溪。 长城旧饮胡骑,大漠初惊过汉鼙(pí) 国士死来今已尽,边机愁绝剑空携。 天山闻说尤佳胜,欲乞君恩试马蹄 赏析:
诗句释义:郁葱千里绿阴肥,涧水萦纡一径微。 译文:郁郁葱葱的千里绿荫肥美,涧水在曲折的小路上流淌。鱼被惊动时会听到水声震动,鸟因为看到旗帜会飞到人身边。江南塞北的景象何其相似,并州郡县桑乾河总未能归来。十年过去一事无成,独自骑着羸弱的马匹立在斜阳下。 赏析:此诗以“郁葱千里绿阴肥,涧水萦纡一径微”开篇,勾勒出边塞风光的壮美和生机勃勃的景致。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出塞 强兵一夜度飞狐,大雪连营照鹿卢。 明月五原容射猎,长城万里不防胡。 单于塞外输龙马,天子宫中出虎符。 独有流黄机上泪,西风吹不到征夫。 译文: 强兵一夜之间跨越飞狐,大雪覆盖的军营如同白昼,映照着鹿卢。 明月照耀下的五原城,是士兵进行射箭练习的好地方,但长城万里之长,却无法阻挡胡人的入侵。 单于(古代对少数民族首领的尊称)在塞外运送着战马,而天子(指皇帝)的皇宫里却传来了调兵的号令
出塞四首 平生誓许国,绝域思策勋。 执戈奋前驱,壮志淩苍旻。 夜度黑河月,朝拂阴山云。 擒贼须名王,部落奚足云。 注释: 平生誓许国:指一生誓言为国家效力。 绝域:极远的边陲之地。 策勋:立下功劳。 执戈:拿着兵器,这里指拿起武器。 奋前驱:奋力向前冲刺。 壮志:宏大的志向。 淩苍旻:凌驾于苍天之上。 夜度黑河月:夜里渡过黑河上的月亮。 朝拂阴山云:早晨迎着阴山的云雾。 擒贼须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