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注释】 1.“狼烟起边烽”:边烽,烽火。指边疆有战事发生。 2.“羽书入丹阙”:指皇帝下诏令。“羽书”古代用鸟羽书写的紧急文书;也指战报。 3.“大驾事亲征”:大驾,皇帝出行用的车驾。这里指皇帝亲自出征。 4.“诸军奋忠烈”:诸军,泛指军队。奋:奋发,振奋。忠烈,忠诚勇敢。 5.“虎士皆鹰腾”:虎士,指勇猛的战士。鹰腾,比喻像鹰一样矫健地跃起。 6.“蓄锐伺俱发”:蓄锐,积蓄力量以待机发动攻击
【注释】 嫖姚:古地名,汉有上谷郡,其地在今河北北部,匈奴称此为“嫖姚”。后用指边远地方。轻车:古时一种轻便的战车,这里指代轻骑兵。紫塞:指边塞,因边塞多产桑树,色紫,故名。明诏:朝廷的命令。建勋:建立功勋。兹:这个。笑视金仆姑:意思是说:我要为皇上立下战功,像金仆姑一样。金仆姑:古代匈奴人的一种箭,形状似箭头而短,以铁镞为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奉命出征时所作
出塞四首 我师今有名。 译文:我们军队现在有了名声。 亲征诏初下,我师今有名。 注释:朝廷的征召诏书刚刚下达,我们的军队已经闻名天下了。 平生夸勇决,策勋在兹行。 译文:我一生以勇猛果断著称,这次出征正是我施展才能的好机会。 铁衣光耀日,宝刀新发硎。 译文:铁甲闪耀着光芒,新磨的宝剑锋利无比。 誓当献奇捷,何须请长缨。 译文:我发誓要取得胜利回报国家,不需要再请求长鞭(指战旗)来指挥战斗了。
烽火照玄菟,嫖姚召仆夫。 朱家荐逋虏,刁间出黠奴。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用的烟火信号。玄菟:古县名,在今辽宁沈阳附近。这里指辽东地区。嫖姚:即“嫖姚子”,汉代的将领名。这里借指边戍的将帅。仆夫:仆役,随军奔走的人。朱家:西汉人,以侠客著称于世。这里用其名表示对将帅的推荐。逋虏:逃入边地的罪犯或俘虏。这句意思是说,烽火连天时,主帅命令招揽那些逃入边地的罪犯或俘虏。韠(jù):腰带。这里指系腰佩刀
出塞曲 羽檄交驰急,横戈赋远征。 五更边地角,双泪汉臣缨。 夜月关山影,秋风陇水声。 何时安绝漠,归去报承明。 【注释】: 1. 羽檄交驰急:形容战事紧急,战书如飞马一般传递。羽檄(yuè)是古代用竹简写成的军情文书,上刻鸟篆,用以传达军事命令。交驰急,指战事紧急,战书如飞马一般传递。 2. 横戈赋远征:横戈是持刀的意思,这里指拿起武器,准备出征。赋,动词,出征、出发的意思。远征
穷冬生朔雪,寒色满交河。 绝塞人烟少,荒城戍角多。 关山同汉月,部落半羌歌。 欲破匈奴胆,君王莫许和。 解析: 1. 诗句逐句释义: - “穷冬生朔雪,寒色满交河”:描述了严寒的冬天,朔风带来雪花覆盖了整个交河地区,展现出一种荒凉而寒冷的景象。 - “绝塞人烟少,荒城戍角多”:表达了边疆地带人迹罕至,只有不断传来的军号声(戌角),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紧张的氛围。 - “关山同汉月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七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出塞 汉将去堂堂,边尘靖不扬。 雪沈荒漠暗,沙揽塞风黄。 虏帐朝依水,胡酋夜进觞。 舞儿回袖窄,无奈紫貂香。 【翻译】 汉将出征,威武雄壮,边尘不再飘扬。 雪覆盖着荒漠,一片昏暗,沙风带着黄色。 敌人帐篷朝傍水边建,胡人首领夜间饮酒畅谈。 舞女回身袖口窄小,只能依靠紫色貂皮来保暖。 【注释】 - 汉将:指汉朝的将领。 - 出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和战士们的艰辛生活。下面我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1. 四塞黄云接,西征更北征。 注释:四面被黄色的云雾包围,向西出征,再向北出征。 赏析:首句点明了地理位置和季节,暗示了边疆的严寒和战争的频繁。 2. 饥鹰掠地去,骏马跑空鸣。 注释:饥饿的鸟儿飞掠而去,骏马奔去却空自长鸣。 赏析:第二句通过动物的动作和声音,描绘了战士的无奈和辛酸
以下是对《出塞二首》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夜出汉家城,朝来塞上行。 - 译文:夜幕中我走出汉家的京城,晨光中我踏上了通往边塞的道路。 2. 黄金短匕首,白马缦胡缨。 - 译文:手持闪烁着黄金光泽的短匕首,骑着装饰有胡人风格的马,佩戴着华丽的头巾。 3. 瀚海惊传檄,燕山暗住兵。 - 译文:在辽阔的沙漠中突然传来了紧急征兵的命令,而在燕山东侧的山脉中,敌军悄然驻扎
出塞曲五首 画角霜天外,辕门彻夜开。 梅花飞不尽,月色满轮台。 注释与译文 - 画角: 指军中吹响的号角,象征边关的紧张气氛。 - 霜天: 天气寒冷,用“霜”字形容,突出了气候之冷。 - 辕门: 古代军营的大门,此处指军队所在地。 - 彻夜开: 持续至天明,强调时间之久和战事之紧急。 - 梅花飞不尽: 指冬日里梅花飘落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景色的变幻。 - 月色满轮台: 月光洒满了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