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沁园春·齿 文贝编成,密锁华池,悬浆易沾。 爱兰汤乍嗽,含朱愈莹; 瓠犀难拟,排玉还铦。 刺绣花匀,缝衣结扣,持截余丝不用添。 芳津咽,对青梅一点,软却慵拈。 早鸦啼遍前檐。 悄叩罢、潜将心事占。 见轻尘动处,歌时定启; 愁眉展后,龋惯休嫌。 忍病先寒,因娇或噤,伫想频衔素指纤。 相思字,漫沉吟啮笔,退了毫尖。 注释: 1. 文贝编成:用贝壳制成的容器,这里形容牙齿坚固耐用。 2. 密锁华池
【注释】 (1) 蘖坞栀房:指杜鹃花。“蘖”为“孽”,是杜鹃的别称。“栀房”为一种花,这里指杜鹃花。 (2) 一点中池:指在池塘中间,有一朵花开得特别旺盛。 (3) 笑金钗卜就:形容花朵开得特别娇嫩艳丽,好像用金钗轻轻一插就能固定住似的。 (4) 犀株镇后:比喻花朵生长在石头或土块上,被坚硬物体阻挡,难以开放。 (5) 三斗:泛指酒量。 (6) 芳名早:指花朵的香气很浓郁。 (7) 唤狗儿吹笛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姜夔所作,全词描绘了一位舞娘婉转的舞蹈,以及她与其他舞者的精彩配合。 沁园春·臂 胜母陀罗,八万四千,非耶是耶。 效踏摇娘曲,联时宛转; 胡腾儿舞,旋了交加。 拍案霓裳,张同凤翅,攘处拖环急鼓挝。 呼同坐,把双肩微竦,侧倚琵琶。 曲阑凭晚凉些。 添罗袖、才令一半遮。 更泥他沽洒,卸金跳脱; 教伊展画,替玉鸦叉。 待枕先舒,将盟暗啮,宜印绸缪小字斜。 临当别,捣花房蜥蜴,重系红纱
沁园春·耳 词牌:沁园春 曲调:中吕宫 体裁:小令 注释: 1. 玉琢芳根,麝月初弦,螺峰远侵:用玉石比喻人的耳朵,形容其美丽。 2. 胜吴绡画了,微添朱晕:比作精美的丝绸画,增添了一点红色晕染。 3. 秦珰系却,密钉神针:用秦时的首饰来比喻耳朵。 4. 粉拂频沾,香云带掠,钗凤珠垂冷不禁:用粉扑、香气、云朵和发饰来描绘美丽的耳朵。 5. 盘龙镜,映玉台素手,影后斜临:用镜子映照自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炎的《乳》。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隐约兰胸,菽发初匀,脂凝暗香。 “隐约”描绘了兰花的颜色和朦胧的美,“兰胸”指的是兰花的花心,“菽发”指的是豆科植物的花朵初开的状态,“脂凝”则形容花蕊中凝聚着淡淡的香气。 似罗罗翠叶,新垂桐子; “似罗罗”形容叶子的形状像罗网一样繁复,“翠叶”指的是绿色的叶子,“新垂”表示这些叶子刚刚从枝条上垂落下来。而“桐子”则指桐树的种子或果实
这首诗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段: - 纤骨亭亭,穷裤轻笼,长裾半悬。 - 纤骨:形容女子身材苗条。 - 亭亭:形容女子身材修长,仪态优雅。 - 穷裤:指宽大的裤子。 - 轻笼:指轻薄的衣服。 - 长裾:指长裙。 - 半悬:形容裙子悬挂得有些高,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 译文: 她身材苗条,穿着宽松的裤子,长长的裙子悬挂在半空中。
【注释】 1. 纨质:指质地细腻的丝织品。停匀:整齐,匀称。陆郎:晋代陆机,字士龙,有俊才,擅文章。这里泛指美女。 2. 被词人赋就:比喻女子娇美如花。望中疑削:形容女子娇小,像剪出的花枝一样。 3. 画工减尽:比喻女子貌如西施。染处恒垂:指女子容貌艳丽,如画一般。 4. 篱弱才过、墙低乍及:意谓女子身材矮小,但婀娜多姿。结伴还从影后窥:意思是说女子在背后偷偷地观看男子。 5. 缘红索
沁园春·掌 小小琼田,暖玉无尘,纹生细波。 惯先调粉泽,两边齐传; 未昏菱镜,一面频磨。 鞋托真纤,指离偏远,水上湔裙着意搓。 阑干拍,惹鸳鸯惊起,飞度风荷。 樽前一握无多,纵燕燕身轻舞则那。 任青红碧绿,挼成彩缕; 裁缝熨贴,砑就香罗。 冷露三霄,明珠几颗,除是仙人不让他。 春来病,把芳心捧罢,百遍摩挲。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洞仙歌”。 掌:手心。 琼田:如玉般洁白的掌心。 无尘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婹袅轻躯,能有几多,容万斛愁。 惯悲衔腹内,相看脉脉; 事来心上,一样悠悠。 鸟道千盘,辘轳双绠,又类车轮转未休。 萦方寸、穿锦梭暗掷,弱缕中抽。 柔情曲似江流。 怕易割、秋山懒上楼。 况三朝三暮,巴猿峡口; 一声一断,杜宇枝头。 百结将离,九回犹剩,杯沃能胜酒力不。 樽前曲,再休歌河满,泪落难收。 注释: 1. 婹袅轻躯:形容女子身材轻盈。婹袅,古代美女的一种体态。轻躯
沁园春·背 作者:(南宋)辛弃疾 注释: 1. 意远态浓,珠压腰衱(yāo huī yá xù):形容女子体态丰腴,容貌姣好。 译文: 你意气风发,神态妩媚,像一颗珍珠一样压在腰间。 2. 盼新月堂前,殷勤匍伏:在月光照耀下,她盼望着情人的到来。 译文: 你在新月的映照下,盼望着他的来临; 3. 秋千架上,推递逡巡:她在秋千上轻轻荡来荡去。 译文: 在秋千架旁,她轻轻地荡来荡去; 4. 见客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