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母陀罗,八万四千,非耶是耶。
效踏摇娘曲,联时宛转;
胡腾儿舞,旋了交加。
拍案霓裳,张同凤翅,攘处拖环急鼓挝。
呼同坐,把双肩微竦,侧倚琵琶。
曲栏凭晚凉些。
添罗袖、才令一半遮。
更泥他沽洒,卸金跳脱;
教伊展画,替玉鸦叉。
待枕先舒,将盟暗啮,宜印绸缪小字斜。
临当别,捣花房蜥蜴,重系红纱。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姜夔所作,全词描绘了一位舞娘婉转的舞蹈,以及她与其他舞者的精彩配合。

沁园春·臂
胜母陀罗,八万四千,非耶是耶。
效踏摇娘曲,联时宛转;
胡腾儿舞,旋了交加。
拍案霓裳,张同凤翅,攘处拖环急鼓挝。
呼同坐,把双肩微竦,侧倚琵琶。
曲阑凭晚凉些。
添罗袖、才令一半遮。
更泥他沽洒,卸金跳脱;
教伊展画,替玉鸦叉。
待枕先舒,将盟暗啮,宜印绸缪小字斜。
临当别,捣花房蜥蜴,重系红纱。

注释:

  1. 胜母陀罗:指佛教中的菩萨,具有强大的神力。
  2. 八万四千:形容舞者的数量众多。
  3. 效踏摇娘曲:模仿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舞破霓裳后,轻歌慢舞间”的意境。
  4. 胡腾儿舞:指西域舞者胡腾儿的舞蹈。
  5. 拍案霓裳:形容舞者表演的华丽场面。
  6. 张同凤翅:形容舞者的动作优美如凤凰展翅。
  7. 攘处拖环急鼓挝:形容舞者在节奏感强烈的鼓声中翩翩起舞的情景。
  8. 呼同坐:邀请舞者一起坐下。
  9. 双肩微竦:形容舞者的身姿优雅。
  10. 侧倚琵琶:形容舞者用琵琶作为道具,增添了表演的趣味性。
  11. 曲阑凭晚凉些:形容舞者依靠着栏杆,享受凉爽的夜晚。
  12. 添罗袖:在袖子上增添花纹。
  13. 更泥他沽洒:意为舞者在表演中加入了更多的动作。
  14. 卸金跳脱:形容舞者的动作轻盈活泼。
  15. 教伊展画:指导舞者展示画卷。
  16. 抵盟暗啮:形容舞者在表演中加入暗语或暗示。
  17. 宜印绸缪小字斜:形容舞者在表演中使用丝带或绸布等材料,以增加视觉效果。
  18. 捣花房蜥蜴:形容舞者在表演中融入了神话元素和奇幻场景。
  19. 重系红纱:意味着舞者在表演结束后,又重新系上了美丽的红纱。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舞娘婉转的舞蹈,以及她与其他舞者的精彩配合。词中通过描绘舞娘的动作、表情和服饰,展现了她的优美身姿和精湛技艺。同时,也通过对舞者的刻画,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繁荣和人们对艺术的热爱。整首词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