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梦短,天远。昼长人倦。 苇箔蚕劳。桐花凤懒,忺困忒煞无聊。乱红飘。 茶香焙得山前后。花瓷斗。茗炊清于酒。轻雷过雨。池畔细数荷钱。入梅天。 译文: 梦中的时光如此短暂,遥远的天空似乎在远方。白天如此漫长,人们感到疲惫不堪。 芦苇编成的箔子用来喂养蚕虫,桐花飘香引来了懒洋洋的凤凰。 我正无聊之极,忽然一阵风吹来,带来阵阵雷声和雨滴,池塘边我数着落下的荷叶上的水滴。 解析:
解析 1. 诗句释义 - 春仲。春仲:春天的中间阶段,通常指春季的中旬。 - 剪剪轻寒:形容微风中带着凉意,轻轻吹过。 - 一双燕影下雕阑:描述一对燕子在雕花栏杆下飞过的情景。 - 香残:暗示花香已经凋谢或减少。 - 鹧鸪斑:一种鸟类,其羽毛上常带有独特的斑点,这里用以象征鹧鸪。 - 棠梨早向东风嫁:形容棠梨花开得早早,如同女子嫁衣般鲜艳。 - 新红挂:指新红色的花朵。 - 闲趁花朝暇
注释: 城阙:指京城,代指皇宫。 愁绝:愁绪极多。 落花时:春天落花的时候。 峡中:长江三峡中的一个地方。 十二青楼:指十二座美丽的高楼,代指繁华之地。 大道:指宽广的道路。 春渐老:春天渐渐过去了。 处处生芳草:到处都长满了花草。 杜鹃啼:杜鹃鸟的啼声。 人未归:有人还没回来。 路迷:道路迷茫。 片帆:一片小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来到三峡时的心情和所见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遥望塘上藕花秋”“隔帘生暮愁”等句,是说在秋天的时候,作者远远地望着河上的荷花(藕花),在画楼外,有美人正在眺望着荷花。“箜篌”即弹拨乐器箜篌,这里用来比喻那女子。“明月时”,指月光下。“相思知君知不知”一句,是作者对那位美人的深情呼唤。 【答案】 译文: 遥望着河上满塘的荷叶,一片片的莲叶如同一朵朵荷花,秋天到了,它们也渐渐凋落了。在画楼上眺望的人儿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如组。如舞。卑枝伏蠖。高枝蹲虎。夕阳楚楚。画出影儿相赌。 注释: - 如组:像丝带一样,形容树枝交错的样子。 - 如舞:像跳舞一样,形容风轻轻拂动树叶的样子。 - 卑枝:低矮的树枝。 - 伏蠖:弯曲的形态,此处比喻树的姿态。 - 高枝:高耸的树枝。 - 蹲虎:形象地描绘了树根的粗壮有力,好像猛虎一般。 - 夕阳:夕阳下的景色。 - 画:形容夕阳下的景色美丽,如同一幅画卷。
溶溶白月,环环紫蜺,纷纷翠雪。万斛胭脂,泻拚一色银河,捣清砧,声续绝。 译文:圆圆的月亮,环绕着紫红色的云霞,洒满了翠绿色的雪。万斛胭脂般的晚霞,倾倒于一弯银河,敲打着玉制的砧石,声音连绵不绝。 注释:溶溶白月:圆圆的月亮。环环紫蜺:环绕着紫色的彩云。纷纷翠雪:洒满了翠绿色如霜的雪花。万斛胭脂:万斛指的是大量的胭脂。泻拚:倾倒。银河:指银河,这里代指天上的星。捣清砧:敲打着玉制的砧石。声续绝
【注释】 紫苔绿荇:指水中的青苔和荇菜。 丹鱼:红色的鲤鱼,这里泛指金鱼。 搓得粉香半黍:把面粉搓成小团放在水中,使水变得香。 防他翠鸟轻沾羽:防止翠鸟在水面上啄食鱼食。 双鬟语:女子的发髻,代指女子。 种个芭蕉树:种植一株芭蕉树。 红鳞、细数、争泥、惹双双遁去:都是对鱼的生活习性的描绘。 【赏析】 《河传·调粉饵喂金鱼》这首词写养鱼人喂养金鱼的情景。全词以“紫苔绿荇”起句,渲染了雨后初晴
小扣。轻袖。衣香堪嗅。推郎先起,再添红兽。为问荼蘼开否。拈花先浴手。 注释:轻轻敲门声,轻盈的衣袖飘动着清香的气息。催促男子起床,再次为他增添红色的骏马。询问荼蘼花开了吗?先拿花来洗手。 学梳时髻疑偏堕。菱花座。侧处疑添个。步蕉房。对碧窗。檀郎。看侬新样妆。 注释:学习梳妆的时候,发髻好像有点歪斜;在菱花形的镜台旁边,好像又增添了一个座位。走在翠绿色的房间里,面对着窗户。那男人啊,看我新妆的样子
【注】月小,月亮很小。云绕,云朵环绕。烟丝如袅,烟雾缭绕如袅袅的炊烟。银湾如晓,月光下的小溪宛如早晨的阳光。点兰缸,点燃香炉。理书床,整理书桌。人悄,四周安静。怜此夜传梅信杳,可怜这夜晚没有传来梅花的消息,闺中少,家中少了什么。空寄文无草,徒劳地写信,却收不到回复。掷离觞,扔掉酒杯。煮梅香,用热水煎熬梅花。他乡,远离故乡的地方。衾寒觉夜长,被窝里感到寒冷,感觉时间过得很慢。 赏析:
【诗句注释】 春冷:春天的天气寒冷。 人病:人因生病而感到身体不适。 梦无情:梦中没有感情,指梦境与现实相悖。 楼上风声雨声:在楼上可以听到风吹和雨打的声音。 烛花:烛台上的蜡烛花,即蜡烛燃烧时形成的火焰形状。夜凉三四更:深夜已经很凉了。三四更是指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之间的时间段。 谁听:谁在聆听。 酒阑低唤卿:酒喝得差不多了,低声呼唤你(她)。 流苏四角仙风软:流苏四角随风轻扬,宛如仙女一般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