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注释】 院宇:院子。 深沉:幽深、昏暗。 碧纱窗:绿色的纱窗。 残绒唾:残存的绒毛。 昼:指白天。 门锁:门上插着锁。 杨花:柳絮。 燕子初来:燕子刚刚飞来。 绣幕:刺绣的帷幕。 香泥涴:沾有香气的泥土。 青梅:青涩的梅子,比喻女子。 颗:粒。 【赏析】 此词是咏物词,通过描写一个女子对新来的燕子细心照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爱情的向往之情。全词写景细腻,用笔工巧,语言清丽,意境幽远,情感真切
【注释】 露重秋初,流萤无力光难定。流萤:萤火虫。露重:秋天的露水很多。光难定:萤火之光微弱不定。暗苔幽径。别是清凉境。幽径:幽深的小道。别是:另有一番。清凉境:清新凉爽的境界。何处箫声,夜半凭栏听。凭栏:倚在横木栏杆上。夜半:半夜时分。凭栏:靠在栏杆上。一院梧桐影。梧桐树的影子投在地上或墙上。 【赏析】 《点绛唇·露重秋初》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之一。这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色的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点绛唇 春雨 紫媚红嫣,园林正好春如绣。 夜来雨后,孤枕惊檐溜。 晓起凭栏,寒气侵衫袖。 阴云厚,沈沈长昼,花与人同瘦。 注释: - 紫媚红嫣:形容花朵的颜色艳丽。 - 园林正好:形容春天的园林景色宜人,美不胜收。 - 夜来雨后:昨夜下雨之后。 - 孤枕惊檐溜:独自躺在枕头上听到屋檐滴落的水声。 - 晓起凭栏:早晨起床时站在栏杆边。 - 阴云厚:天气阴沉,云层厚重。 - 沈沈长昼:漫长的白天。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凤栖梧”、“碧桃花”。双调,六十二字,前后片各四句三平韵。 秋闺图:指写女子在秋天的闺房内思念远别的丈夫,表达对远别丈夫的怀念之情。 玉人:美女;美人。也作“玉容”。 雕栏畔:雕花栏杆旁边。 拂拂:轻轻摇曳的样子。 无心看:无心欣赏。 【赏析】 《点绛唇》,是宋代流行的一种慢词。它由唐教坊大曲中的《小秦王》曲改名而来,原为入破、中腔、出字、转破、煞五个段落
《点绛唇·春暮》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伤。以下是对该诗词及其注解和赏析: - 诗句解读: 1. 未信桃花,偷将春色争飞去:这句诗表达了桃花在春天到来时,偷偷地与春风一起竞相开放的景象。这里的“未信”意味着诗人一开始并不相信这种美丽的景象。 2. 便成红雨:当桃花盛开时,它们的颜色如同红色的雨一样,纷纷扬扬地落下。这里形象地描绘了桃花盛开时的美景。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江城子”“凤箫声”“锦缠道”。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每句两仄韵转一平韵;上片第四句为三言,下片第四句为五言七字句。 偶成:随意写成的。 霞剪丹枫:指秋天的红叶。 锦字:指书信。 绮窗无赖:指闺房内的女子。 归云:指女子的头发。 紫鹤:指仙女的坐骑。 镜中:指镜子里。 黛:青黑色的眉毛,这里借代美人。 【译文】 秋色如火,丹枫被霞光照得犹如剪刀裁剪过一般
诗句原文: 飒飒乾坤,帘前暮雨西风透。 秋潮如溜,铁骑声还骤。 腹转车轮,绿鬓原依旧。 君知否,一分重九,消得人儿瘦。 译文: 在风雨交加的黄昏时刻,帘外的世界显得格外苍凉。秋潮涌动,如同细流般流淌,而远处传来的铁骑声又显得如此急促。身体随着这股力量转动,仿佛感受到岁月在自己身上留下的印记。你明白我的心情吗?重阳节即将来临,我不禁感叹,在这节日里,我变得更加消瘦了。 注释: - 飒飒乾坤
【注释】 极目:极,尽;目,望。斜阳:指日落西山时的景色。重来:又来到。燕子浑无信:燕子已经飞去,没有消息。清明节: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即冬至后的105天或2.19天(公历)。东风:春天吹来的风。愔愔(yīn):平静的样子。量愁较恨:衡量忧愁和怨恨。端正:使……端正。病:指身体不适。 【赏析】 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开头二句“极目斜阳,重来燕子浑无信”,是说作者登上高楼
《点绛唇·雀舫青帘》 春未,放船葑门路最宜 译文:春天还未到来,最好的放船之地是葑门路。 注释:此处“葑门”指的是苏州的一个地名,“路最宜”表示最适合在这里放船。 赏析:此句通过描写春季未到时的适宜放船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期待的氛围。 --- 《点绛唇·藕花香处》 玉环人去,锦瑟华年暮 译文:美丽的女子离去后,我的青春年华也渐行渐远。 注释:“玉环”代指古代美女杨贵妃
【诗句释义】 点绛唇 月函女史为作草虫扇头 杀粉调铅,病中写出秋来意。 一丝风里。 红蓼花扶起。 草草花花,添个虫虫媚。 天如水。 露华珠缀。 又湿当风袂。 【译文】 我拿起笔,挥洒着墨汁,写下了这首词。 我用粉和铅调制墨水,因为生病,只能以秋天的心情来创作。 一点风,一点风中的红色蓼花让我想起了什么。 草草草草,写尽了我的愁思,又增添了虫子的妩媚。 天空好像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