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贯
赠吴经入南鉴 同门诸友多登第,云路嗟君后着鞭。 谁识丰城流落剑?龙光遥射斗牛边。 注释: 同门:指科举考试的同榜或同时期考中进士的人。登第:考中进士。 嗟:叹息声。着:跟随。 丰城:丰城侯,即李广,曾以射虎闻名,死后被埋于丰城。 流落:漂泊、流浪。 龙光:传说中李广曾梦见天上有两条龙绕其身,故称“龙”。 遥射:远远地射。 牵牛星和织女星。古人认为天帝之车驾在牵牛、织女二星之间巡游
【注释】 蒜岭驿:古驿站名,在今甘肃省武威县西南。张序班:唐时官名。序班,即从九品的官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好友时,想到朋友远赴他乡,自己又得远送,心中十分难过,但又不好直说,便以“东风也解离人意”一句,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的一片殷殷情意和深深惜别之情。此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沉
诗句解析: 1. 闽藩大比期,天香发桂枝: 闽藩(即福建藩镇)的大比时期到了,香气像桂花一样散发开来。"天香"可能指的是花香,也可能象征高洁的品格。 2. 多士纷纷济,选择藉主司: 许多学子都来参加考试,选拔的标准和公正的主持者是关键。 3. 有若鉴之明,妍媸讵能欺: 有如明镜可以辨识美丑。比喻公正无私的官员或评委能够辨别人才。 4. 有若衡之平,铢两讵能违: 就像秤砣一样公平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游览玉几峰时所作。首句写景,次句抒情,尾句写梦。“苍生望”即百姓对程尚书的期待。全诗语言清丽自然,意境幽雅,耐人寻味。 译文: 玉几峰下碧水如镜,浴着阳光的鸥鹭悠闲自得。 主人起立慰抚众百姓,他们仍然惦念溪头理钓的程尚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玉几峰时所作。诗人先写了玉几诸峰映碧川,浴鸥飞鹭各悠然的景象。接着又描绘了主人起慰苍生望的画面。苍生指的是百姓
注释: 纷纷名利邈难羁,又逐冥鸿万里归。 这句诗意思是说世间的名利是多么遥远而难以束缚,又如同一只冥冥中的鸿鹄,飞向万里之外的地方。 此去桐江看吊古,何人重上钓鱼矶。 这句诗意思是说你要离开这里到桐江去看看那些被遗忘的历史,还有谁能像你一样重新登上那曾经钓过的钓鱼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桐江为背景,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方山归鹤 方山的山麓,有一群白鹤归来。前山如屏障一般,高耸入云端,与华表相映成趣,屹立在那里。我听说丁令威,化为鹤,飞向仙界去了,他的事迹,千载流传。渺茫难寻,但仍然让人难以忘记。而那位老人,却无法见到他,只能怅望天空,看着云飞翼翔。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毕竟没有消息。徒自徘徊,怀着悲伤之情,心中的情感浩如天际。 注释: 1. 方山:在今河南省方城县西。 2. 前山如屏幛:意思是说
注释: 二月的都亭,景色美丽如画。草色连着台阶映照着绿苔,只有东风独自在这里,不须要栽种。 人们想要得到春天的好风光,还得有名花几树开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都亭春景图。首句写草色连阶映绿苔,东风独处不须栽。次句写时人要得春光好,还得名花几树开。第三句写人们想要得到春天的好风光,还得有名花几树开放。全诗以景为主,以情为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的赠别诗。诗人在送子都门时,首先想到的是“为子重延伫”,这是说,我送你远行,你一定要多保重。接着,诗人写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往来冲风尘,此心良独苦”两句,是说自己日夜兼程赶来送朋友,但朋友却要走了。“此心良独苦”中的“独苦”二字,道出了作者的深情厚意。 【答案】 译文: 送你子都门去,为你重新学习担心(子都字伯玉)。 你来回奔波风尘中,心中真有说不完的苦衷。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宴会上向李宾之表示祝贺,并勉励他早日归国建功立业。全诗四联,首联写景,颔联叙事,颈联抒情,末联赠言。首联“春风动琼岛,玉河泮流澌”,以春日的东风和初生的春水喻指朝廷对李宾之的任用,“琼岛”指朝廷,“玉河”借指朝廷的禁中。“泮流澌”即春水开始解冻。这两句是说:春风吹拂着朝廷(琼岛),玉河之水也开始解冻了。“冠盖纷如云,樽酒相与辞”,意思是说:朝中的官员像云一样多
【注释】 与雪厓航上人:和高僧雪厓航上人一起游览。交游多名胜,往还赋篇牍:结交了多位名胜古迹的僧人,互相赠诗作文。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诗题下自注云:“时同游者有张伯端、王志和等。” 首联“崖石倚层空,积雪凛寒玉”,写景。崖石耸立,层叠而上;白雪皑皑,洁白如玉。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登山时所见的景象。 颔联“禅林寂无喧,悠然恣遐瞩”写静。禅林幽静,没有世俗的喧闹;放眼远眺,任凭思绪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