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连阶映绿苔,东风独处不须栽。
时人要得春光好,还得名花几树开。
注释:
二月的都亭,景色美丽如画。草色连着台阶映照着绿苔,只有东风独自在这里,不须要栽种。
人们想要得到春天的好风光,还得有名花几树开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都亭春景图。首句写草色连阶映绿苔,东风独处不须栽。次句写时人要得春光好,还得名花几树开。第三句写人们想要得到春天的好风光,还得有名花几树开放。全诗以景为主,以情为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草色连阶映绿苔,东风独处不须栽。
时人要得春光好,还得名花几树开。
注释:
二月的都亭,景色美丽如画。草色连着台阶映照着绿苔,只有东风独自在这里,不须要栽种。
人们想要得到春天的好风光,还得有名花几树开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都亭春景图。首句写草色连阶映绿苔,东风独处不须栽。次句写时人要得春光好,还得名花几树开。第三句写人们想要得到春天的好风光,还得有名花几树开放。全诗以景为主,以情为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解析】 1. 全诗四联,前两联为第一联和第二联,后两联为第三联和第四联。 2. 首句“故人成久别”,意为朋友已经成了长久的离别,诗人与张世祯是多年的朋友,但此次分别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邂逅客都城”,意谓偶然地在京城遇见了朋友,诗人与张世祯是在京城相会的,这两句写诗人对张世祯的不舍之情。 3. “夜雨方论旧”一句中,“夜雨”指作者与友人分别之时,作者与友人分别之时,正是夜晚
【注释】 赠陆润夫任桂林通判:送给陆润夫一个任务,让他去担任桂林通判。陆润夫,字德明,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曾任桂管都防御使、广右经略安抚使兼知桂州,以善政著称。他到任后,大力整顿吏治,发展生产,受到人民爱戴。 都亭:汉代宫外有观,名“都亭”,是皇帝游幸之所。陆润夫赴任时在京城与友人话别,就住在都亭里。 遐方:远方。民:百姓。 故邑:老城。《汉书·高帝纪》:“秦之季世兮,韦为不韦
邵武经高坡岭, 幽径穿林过,浑如洞里行。 萧森无日色,滴沥有泉声。 古木千章耸,长藤百尺萦。 肩舆出山口,回首白云横。 解析: 1. 邵武经高坡岭:邵武是地名,高坡岭是地名,这里可能是作者的旅行路线或景点名称。 2. 幽径穿林过,浑如洞里行:描述一条隐秘的小径穿过森林的景象,如同在洞穴中行走一般。 3. 萧森无日色,滴沥有泉声:形容森林中的寂静和湿润的气息。 4. 古木千章耸,长藤百尺萦
【注释】 托迹:投靠。依农业:依附农业。悠然惬隐情:悠然自得,惬意于隐居生活。石田:指耕乐轩的后院。春雨足:形容春天的雨水充沛。茅舍:简陋的屋子。午风:中午时分的清风。莘野:指田园之地。伊尹: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南阳:地名,今属河南省境内。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字孔明。谁复继芳声:谁还能继续这样的美德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所作。《唐诗别裁》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及表达技巧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所列的格式,逐句分析,逐字把握。“三月十九日同上虞陈若无饮偶成”意思是:在三月初九与上虞县的陈若无一起饮酒作诗,这已经是第三首了。“西风寻旧约,佳酿复新开”意思是:西风吹拂着我们当年曾经约定的场所,美酒再次开坛。“微雨檐前歇,清风席上来”意思是:细雨落在屋檐上,停歇了;清凉的风从席上吹来
【注释】: 1. 樽酒长亭别:指在饯别高桥巡简吴廷显时,用酒杯斟满美酒,边饮边话别。樽,酒杯。 2. 西风雨乍晴:指送别之时天气忽阴忽晴。西风,即秋天的风。 3. 蓼花明晚色,芦叶带秋声;蓼(liǎo)花:一种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似剑而短,花紫红色。晚色,指傍晚的天色。芦叶:指芦苇的叶子,芦叶随风发出沙沙声。 4. 里巷门虚设,山村犬不惊;里巷门:旧时农村里巷口的大门,为防盗贼而设的门闩或插销
归化道中偶风雨有作 苍岭郁岧峣,行行路转遥。 沿厓山石滑,夹道树枝交。 细雨沾狂盖,寒风薄敝裋。 关情民事切,跋履敢辞劳。 注释: 苍岭:高耸的山岭。 岧峣(tiáo yáo):高峻的样子。 行行:形容路途遥远曲折。 崖:山崖。 山石:指山路两旁的石头。 滑:滑溜。 枝:树枝。 交:交错。 细雨沾狂盖:形容雨水打湿了身上的蓑衣。 薄:穿在身上的短衣服。 敝裋(bì bó):破旧的麻布衣服。
【注释】 1.赤石山:地名,在今安徽宣城市。2.分携(fēn huí):离别。 3.辽海:即辽东,泛指北方。4.明夜月:明亮的月光。5.清溪:清澈的溪流。6.桑梓:家乡的代称。7.长城:指边塞。8.姜被:用姜汁浸渍过的被子。 【赏析】 寄长兄廷杰 诗人于赤石山前送船,分袂之际不觉又是一年。梦回时谁说故乡遥远?情深难舍别绪萦怀。辽关月明,寒夜清溪,桑梓一带烟雾缭绕。自愧蒙受兄长关照,何时才能再相见
题梅轩 绕屋寒芳绝点尘,笑看残雪挽回春。 任渠时态姿容好,可似平生节操真。 梦入罗浮香更远,诗成东阁兴偏新。 吴公山下清如许,不减西湖放鹤人。 注释翻译与赏析: 注释翻译: 绕屋寒芳绝点尘: - 注释:环绕着屋子的寒芳之香,似乎连尘埃都无法沾染。 - 翻译:寒芳的香气弥漫整个房间,连最微小的尘埃也无法触及。 笑看残雪挽回春: - 注释:带着微笑欣赏着残存的白雪在春天中渐渐融化。 -
【注释】 ①建德:古郡名,治所在今福建建瓯。朱崧曾任南昌司训。②“驰驱”句:指朱崧要离开都城去建德了。③“潞渚”句:潞州在今河南沁阳。④“洪厓”句:指建德的洪崖山。⑤“菁莪”句:菁莪是《诗经》篇名。⑥“木铎”句:木铎是古代宣布政教的大铃,这里指朝廷的官吏。⑦“门下”句:指朱崧的门生弟子。⑧彬彬:文雅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朱崧任南昌司训时,送他的同僚建德朱崧去南昌上任而写的。首二句点题
【注释】 1. 琅玕:一种美石。 2. 医俗:指消除世俗偏见。 3. 清标:高洁的节操。 4. 潇洒:形容人的行为举止洒脱不羁。 5. 云端:比喻高远的境界或事物。 【赏析】 《题竹》是一首咏竹的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以及赞美其清高雅洁品质的决心。 首两句“书窗谩对翠琅玕,偏喜真心耐岁寒”,描绘了一幅书房里静谧的画面,窗外翠绿的竹丛显得生机勃勃。作者虽然身处书窗之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赠曾亚卿》。 诗句释义: 1. 懿哉庙廊具,有如圭与璋。 - "懿哉"是对他人的赞誉,表示对曾亚卿的敬仰。 - "庙廊"指的是朝廷,这里指代朝廷的官员。 - "有如圭与璋"是指他像圭和璋一样珍贵。 2. 昔为太仆长,今我同官良。 - "太仆长"是指古代负责管理车马的官职。 - "同官"是指与自己在同一级别的官员。 - "良"在这里表示好的意思。 3. 送君都门道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的赠别诗。诗人在送子都门时,首先想到的是“为子重延伫”,这是说,我送你远行,你一定要多保重。接着,诗人写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往来冲风尘,此心良独苦”两句,是说自己日夜兼程赶来送朋友,但朋友却要走了。“此心良独苦”中的“独苦”二字,道出了作者的深情厚意。 【答案】 译文: 送你子都门去,为你重新学习担心(子都字伯玉)。 你来回奔波风尘中,心中真有说不完的苦衷。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游览玉几峰时所作。首句写景,次句抒情,尾句写梦。“苍生望”即百姓对程尚书的期待。全诗语言清丽自然,意境幽雅,耐人寻味。 译文: 玉几峰下碧水如镜,浴着阳光的鸥鹭悠闲自得。 主人起立慰抚众百姓,他们仍然惦念溪头理钓的程尚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玉几峰时所作。诗人先写了玉几诸峰映碧川,浴鸥飞鹭各悠然的景象。接着又描绘了主人起慰苍生望的画面。苍生指的是百姓
注释: 纷纷名利邈难羁,又逐冥鸿万里归。 这句诗意思是说世间的名利是多么遥远而难以束缚,又如同一只冥冥中的鸿鹄,飞向万里之外的地方。 此去桐江看吊古,何人重上钓鱼矶。 这句诗意思是说你要离开这里到桐江去看看那些被遗忘的历史,还有谁能像你一样重新登上那曾经钓过的钓鱼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桐江为背景,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赠吴经入南鉴 同门诸友多登第,云路嗟君后着鞭。 谁识丰城流落剑?龙光遥射斗牛边。 注释: 同门:指科举考试的同榜或同时期考中进士的人。登第:考中进士。 嗟:叹息声。着:跟随。 丰城:丰城侯,即李广,曾以射虎闻名,死后被埋于丰城。 流落:漂泊、流浪。 龙光:传说中李广曾梦见天上有两条龙绕其身,故称“龙”。 遥射:远远地射。 牵牛星和织女星。古人认为天帝之车驾在牵牛、织女二星之间巡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