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酒长亭别,西风雨乍晴。
蓼花明晚色,芦叶带秋声。
里巷门虚设,山村犬不惊。
悬知公事简,吟笑有馀情。

【注释】:

  1. 樽酒长亭别:指在饯别高桥巡简吴廷显时,用酒杯斟满美酒,边饮边话别。樽,酒杯。
  2. 西风雨乍晴:指送别之时天气忽阴忽晴。西风,即秋天的风。
  3. 蓼花明晚色,芦叶带秋声;蓼(liǎo)花:一种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似剑而短,花紫红色。晚色,指傍晚的天色。芦叶:指芦苇的叶子,芦叶随风发出沙沙声。
  4. 里巷门虚设,山村犬不惊;里巷门:旧时农村里巷口的大门,为防盗贼而设的门闩或插销。虚设,空有其名。犬不惊:指村里人对高桥巡简吴廷显的到来毫不惊讶。
  5. 悬知公事简,吟笑有馀情;悬知:猜想。公事简:公务文书简单。吟笑有馀情:指吴廷显离开后,他仍会想念他,并吟诗作歌表达他的深情厚意。

【赏析】:
《赠高桥巡简吴廷显》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通过对送别的场面描写,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首句“樽酒长亭别”,点明了这次别离的背景——长亭。“长亭”是古代设在路旁的亭子,供行人歇息和送别之所。“西风雨乍晴”,描绘了送别时的天气变化。西风带来了凉爽,也带来了即将来临的暴风雨,但暴风雨过后又是晴朗的天空,表达了离别的艰难与无奈。
颔联“蓼花明晚色,芦叶带秋声”,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来渲染离别的气氛。“蓼花明晚色”,以蓼花的颜色来形容傍晚时分的色彩,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芦叶带秋声”,则通过芦叶的沙沙声来衬托秋日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颈联“里巷门虚设,山村犬不惊”,进一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里巷门虚设,说明送别的地点简陋,没有太多华丽的装饰。山村犬不惊,则表现出送别的地点宁静、安详。这种宁静与安详与前面的离别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送别时的不舍与留恋。
尾联“悬知公事简,吟笑有馀情”,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待和祝福。“悬知”,即猜测之意;“公事简”,意味着此次离别后,吴廷显的工作会更加顺利,不会有太多的烦恼。“吟笑有馀情”,则表达了作者对此次离别后可能再次相见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送别时的景色、氛围以及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感情和美好的祝愿。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象生动,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