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
柳丝在微风中摇曳着,仿佛披上了绿色的新装。正当春末时节,雨水刚刚停歇,天边的天空如朱砂染过一般明亮。石榴花也绽开了,红色的花朵密密麻麻的,倚靠在亭台上。深锁的门户里,我料想当人们酒足饭饱之后,歌声也应该唱得差不多了。夕阳就要落下了,那荷花池边的藕花,香味胜过沉香。 窗外传来阵阵风吹过竹林的声音,像是玉器被敲打发出的声音,声音潇洒而悦耳。我们一起观赏古代的画作,用石鼎煮茶,细细地交谈着幽静的话题
【注释】 《扫花游》是一首咏春词,描写了作者在春天的台城内游玩的情景。 “嫩寒禁暖,正草色侵衣,野光如洗”,这两句写春景。嫩寒是指初春的天气,暖则是指日已转暖。草色指春草的颜色,这里用“染”字来形容草色的浓郁。野光则是指田野上的阳光,它像水洗过的一样清澈明亮。这里的“禁暖”和上句的“嫩寒”相对应,既写出了春季气候的特点,也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 “去城数里,绕长堤是柳,钓船深舣”
【赏析】 《扫花游》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这首词是作者游览了赋高疏寮的东墅园后所创作的。上阕描绘了东墅园的自然景色,下阕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之情。全词意境优美,情感深沉。 【注释】 1. 赋高疏寮:指赋高疏寮的东墅园。 2. 烟霞万壑:形容山间云烟缭绕如万壑。 3. 霁(jì)痕初晓:天刚放晴时留下的湿润痕迹。 4. 窈窕:深邃而幽暗的样子。 5. 随花甃石:在花丛中砌筑石头,以供观赏。
诗句释义 - 蕙风扬暖:形容春风吹拂着温暖的气息,使得万物复苏。 - 渐草色分吴:草木的颜色开始分明,仿佛划分了吴地的界限。这里用“吴”字,指江南地区。 - 柳阴迷楚:柳树的荫影遮住了远方的楚地。 - 寸心似缕:比喻内心像一缕线,细微且纠结。 - 看窥帘燕妥:看着燕子在窗帘后安家,暗示春天的到来。 - 妒花蝶舞:嫉妒花朵的蝴蝶翩翩起舞,赞美自然的美丽和生命力。 - 剪剪愁红,万点轻飘泪雨
扫花游·九日怀归 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孤蛩自语。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恨无据。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 注释: - "江蓠":一种植物名,这里可能指代秋天的气息。 - "怨碧":怨恨着碧绿的江水。 - "早过了霜花":表示季节已经到了秋天,霜花已经出现。 - "锦空洲渚":形容秋天的景色,如锦缎般绚丽,但被风吹散,只剩下空荡荡的岛屿。 - "孤蛩自语"
扫花游/扫地游 用清真韵 柳花扬白,又火冷饧香,岁时荆楚。海棠似语。惜芳情燕掠,锦屏红舞。怕里流芳,暗水啼烟细雨。带愁去。叹寂寞东园,空想游处。 幽梦曾暗许。奈草色迷云,送春无路。翠丸荐俎。掩清尊谩忆,舞蛮歌素。怨碧飘香,料得啼鹃更苦。正愁伫。暗春阴、倦箫残鼓。 注释: 柳花扬白:柳絮飘飘,如白色雪花般飘落。 又火冷饧香:又到了春天,炉火旁的麦芽糖散发出阵阵香气。 岁:一年。 荆楚:指湖北一带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水园沁碧”一句,是写春日的景色,“沁”字写出了春天的气息,而“碧”字则写出了春天的色彩,这两句是上片的第一句。“骤夜雨飘红”,是说突然下起一场夜雨,将红花打落。“竟空林岛”是说连树林都空了。这里用“竟”、“空”两个词语写出了春天的迅速和短暂。“艳春过了”一句,是说春天已经过去。这句中的“艳春”指艳丽的春天,也是指春天的花朵
解析 第1-2句:春雪 注释: 春天的降雪,水和云的颜色相同。 赏析: 开篇即写春雪,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第3-4句:步帐素袅,想玉人误惜 注释: 步履轻盈如在帐中行走,仿佛闻到了淡淡的香气。想起美丽的女子(玉人),她可能因为爱惜这美景而误过了赏花的时间。 赏析: "步帐"形容走路时的轻盈,与后面的"想玉人误惜"形成了对比,增添了几分哀愁之感。 第5-9句:岫敛愁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西湖寒食》中的一段,全诗如下: 扫花游 · 西湖寒食 冷空澹碧,带翳柳轻云,护花深雾。艳晨易午。正笙箫竞渡,绮罗争路。骤卷风埃,半掩长蛾翠妩。散红缕。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 乘盖争避处。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恨春太妒。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酹入梅根,万点啼痕暗树。峭寒暮。更萧萧、陇头人去。 注释: 1. 冷空澹碧 - 形容天空清澈而寒冷。 2. 带翳柳 -
【诗句】 暖波印日,倒秀影秦山,晓鬟梳洗。步帷艳绮。正梁园未雪,海棠犹睡。藉绿盛红,怕委天香到地。画船系。舞西湖暗黄,虹卧新霁。 【译文】 温暖的波光映照着太阳,倒映出秀丽的秦山影子。清晨时分,女子们梳妆打扮着准备出门。在华丽的帷幔中,她们轻盈地走动、鲜艳地穿着。正值春日,还没有等到梁园的雪花飘落,海棠花还沉浸在睡眠之中。她们用绿色的花朵装点自己的衣裳,红色的花朵衬托着自己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