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万壑,记曲径幽寻,霁痕初晓。绿窗窈窕。看随花甃石,就泉通沼。几日不来,一片苍云未扫。自长啸。怅乔木荒凉,都是残照。
碧天秋浩渺。听虚籁泠泠,飞下孤峭。山空翠老。步仙风,怕有采芝人到。野色闲门,芳草不除更好。境深悄。比斜川、又清多少。
【赏析】
《扫花游》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这首词是作者游览了赋高疏寮的东墅园后所创作的。上阕描绘了东墅园的自然景色,下阕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之情。全词意境优美,情感深沉。
【注释】
- 赋高疏寮:指赋高疏寮的东墅园。
- 烟霞万壑:形容山间云烟缭绕如万壑。
- 霁(jì)痕初晓:天刚放晴时留下的湿润痕迹。
- 窈窕:深邃而幽暗的样子。
- 随花甃石:在花丛中砌筑石头,以供观赏。
- 就泉通沼:即泉通沼,指利用泉水来修建一个池塘。
- 苍云:指天空的云层。
- 长啸(xiào):大声地呼号、叫喊。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虚籁(lài):空洞的声音。
- 孤峭:高耸陡峭。
- 采芝人:传说中的仙人,传说中他们采集仙草为食。
- 斜川:指陶渊明的“斜川”,陶渊明曾隐居于斜川一带,后人称其为斜川居士。
- 境深悄:指景色优美,环境安静。
【译文】
我曾在赋高疏寮的东墅园里漫步,欣赏着曲径幽寻的美景。那天早晨,阳光刚刚洒满天际,我在绿窗之下,看着那些随着花丛中的石头,就着泉水修建的池塘。这几天没有来过这里,只见一片苍云未被清扫。我不禁长啸一声,感叹那乔木已经荒凉,都成了残照。
听到远处传来的清冷声响,仿佛是仙人在空旷的地方发出的声音。山间翠色已老去,我害怕有采芝人路过这里。野色的闲门,更让人喜欢,因为芳草不除更好。环境如此幽静,与陶渊明的斜川相比,这里的景色又清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