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
【译文】 灵祠何处,问几幅云峰,玉峰修耸。盘纡石径,看翠竹青黏,郁葱岩洞。碧瓦朱栏,林际俄翔铁凤。浮檐栱。乍朝霭迷离,晴岚飞动。 英魂曾入梦。是大将征蛮,貔貅坐拥。孤忠堪竦。堕飞鸢不愧,虎臣神通。膜拜祈年,顷刻风雷喧涌。明禋重,愿甘霖、常滋芳陇。 赏析: 这首谒广福王祠的词,上阕写谒祠所见景物,下阕写谒祠所感,全篇充满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开头一句“灵祠何处”,即向读者提出一个疑问
西风料峭,正节近重阳,黄花开绽。萧疏落木,乍催成霜信,桕林枫岸。潦水全收,有远岚耸翠。髻影葱茜。听写入琴丝,候雁声远。 注释:西风吹得凛冽,正值重阳节,菊花绽放。萧瑟的落叶让大地似乎被霜冻所覆盖。潦水全部收集起来,远处的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 官阁多清燕。怏寒蒲几辈,爬沙初献。双螯雪斫。忆烟波小市,垂虹亭畔。与客携壸,难得酒人相伴。倾银盏,莫负茱萸身健。 注释:官邸的窗户前有很多清燕栖息
注释: 1. 扫花游·民国十五六年,余卜居圣湖之滨。每来往孤山,见道侧孙花翁墓埋没蓬颗间,心焉伤之,拟为修葺,未果也。旋闻湖滨筑路,墓将被毁,方商之周湘舲,谋迁葬,得易大岸自杭急扎,云墓已毁。湘舲立遣人往杭道地,则仅得束棺之铁及石碣、石案诸物,棺椁则云已化尽。湘舲乃与刘翰怡筑冢于道左高阜,表曰宋词人孙花翁墓,树石案于前,实则遗骼已莫知所在矣。方事之殷,大岸为图纪之,且题词甚悲,久存余所。越十余载
【注释】 1. 疏林:稀疏的树林。 2. 挂日:指阳光斜射在树梢上的样子,也形容日光斜照。 3. 苍然平楚:形容山野景色苍茫。苍然:苍翠,深青色。 4. 绕林:穿过树林。 5. 玉骢(cōng):马名。 6. 丹枫:红枫叶。 7. 延伫:长时间地站立、凝望。 8. 飞来:落叶随风飘落。 9. 载酒携柑(hán):指载着美酒和水果去游玩,泛指出游。 10. 清歌未住:歌声尚未停歇。 11.
【注释】: 1. 弯环十八,是丹凤城西,卖花村路。旧游忆否。又苍烟偷换,秾春歌舞。好约来迟,一片秋声在树。自凝伫。叹着意访秋,秋转无据。 2. 酾酒重吊古。记往日词人,醉香深坞。远山翠缕,尚依稀认得,那人眉妩。倦倚西风,误却红牙旧谱。唤归去。听丛祠暮天钟鼓。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之作。全词以菊花为题,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及对人生无常的慨叹。 上片首三句写景。弯环十八,丹凤城之西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张炎的作品,全名为《清平乐·扫花游恨》。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译文和赏析: 1. 扫花游恨 - 解释: 这首词的题目“扫花游恨”意味着作者在表达对于春天美景中隐含的哀愁与遗憾。 2. 沁心浃骨,总事与情违,酿成苦楚 - 解释: 这句表达了词人深深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景,但同时也感到了与之不协调的情感,这种情感导致了内心的痛苦。 3. 江淹漫赋 - 解释:
【注释】: 1. 一叶团瓢,指一叶庵。团瓢,即葫芦瓢,这里代指简陋的庵堂。 2. “窗开三面”,是说庵堂窗户大开,可以四面观赏风景。 3. 桑麻影见,指桑树和麻田的影子。 4. 渔歌牧笛,指的是渔民和牧人的歌声。 5. 支径,即曲径通幽处,泛指偏僻小道。 6. 正尘讲罢来,裙书零乱,意思是刚刚听完讲诵,就看见地上的书册凌乱不堪。 7. 往来未曾厌记细雨寒初,夕阳秋半
这首诗名为《落红》,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第一句:“扫花游 落红” - 解释:“在春日里,我漫步于落英缤纷之地,感受着花瓣纷纷飘落的景象。” - 赏析:开头即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 第二句:“洗春雨急,碎万点胭脂,荡空无影。” - 解释:“春雨匆匆落下
诗句释义: 1. 结庐胜境,似旧日曾游,玉莲佳处。 在优美的环境中,仿佛回到了过去曾经游览的地方,那里有像玉一样的莲花盛开。 2. 万花织组,爱回廊宛转,楚腰束素。 无数花朵像织成的花毯一样铺展开来,我喜欢漫步于走廊曲折、如美人细腰般的花丛中。 3. 度密穿青,上有燕支万树。 经过茂密的树林和绿色的小道,上面有成千上万棵的燕支树。 4. 探梅去,正竹外一枝,春意如许。 去寻找梅花
《扫花游 · 春晚,次南金韵》 柳花巷陌,悄不见铜驼,采香芳侣。画楼在否?几东风怨笛,凭阑日暮。一片闲情,尚绕斜阳锦树。黯无语,记花外马嘶,曾送人去。风景长暗度。奈好梦微茫,艳怀清苦。后期已误。剪烛花,未卜故人来处。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在春日里独自赏花的孤独与感伤。全词以柳花巷陌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抒发作者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注释: - 柳花巷陌: 柳树下的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