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注释】 ①飞花:指飘舞的花瓣。②蜡炬:蜡烛。③玉箫:指女子吹奏乐器的细竹管。④开元:唐玄宗年号,此指唐朝。⑤占人:占梦的人,这里指女子。⑥念奴:唐大诗人李白之妹,善吹笛,有《念奴娇》等词曲。⑦开元:指唐代,即唐玄宗时代。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写闺中女子对梦中情人的思念。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情思。全词语言质朴,风格平淡,而感情真挚。 起句“飞花似梦”,点明了女主人公所处环境的清幽
注释: 一春:一年之中的春天。 闲过:悠闲地度过。 茂苑深深锁:茂苑深深地被关着门。 白石清泉容伴我:白色的石头和清澈的泉水可以陪伴我。 料理:处理,安排。 睡余茶课:睡觉后的茶事。 谢遨头:辞去官职,退隐。 斜阳离梦中洲:落日映照着梦中的小岛。 应为:因为。 老来筋力:因为年老体衰的缘故。 登楼:登上高楼,此处指隐居或出仕。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念的诗作
【注释】 入饶平城:来到饶平县城。葱茏楼阙,指饶州府城。葱绿的楼阁,高耸的门阙。历尽蚕丛连雉堞,指饶州城历经沧桑。蚕丛是传说中蜀地的先王,此处借指饶州。雉堞(zhi è)是古代城防,这里泛指城墙。当年多少豪杰,当年,指过去。多少,很多。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由饶州赴任时所作。上阕写饶州古城的雄伟壮丽,下阕写如今饶州城的衰落和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状况
清平乐·菊 淡香初透。寂寂人何瘦。十二湘帘才卷后。只有东篱如旧。 何妨品自孤芳。任它未合时妆。耐得风霜已耳,从来不藉春光。 注释: 1. 淡香初透:淡雅的香气刚刚散发出来。 2. 寂寂人何瘦:寂静中,人显得多么地孤单和消瘦。 3. 十二湘帘才卷后:指十二扇湘绣的窗帘刚被掀起之后的情景。 4. 只有东篱如旧:只有那东边的篱笆(比喻诗人自己的居所)还是那么熟悉和温馨。 5. 何妨品自孤芳
【注释】 沉沉冥冥:暗淡、昏暗。一院斜阳冷:院子里只有斜照的夕阳,显得格外寒冷。唤得春回春不醒:春天回来了,可我依然无法从这阴霾中走出来。寒锁梨花瘦影:寒气笼罩着梨花,使得它显得更加纤细而瘦弱的影子。乡关梦也难寻:家乡的边塞关山之思,更是让人难以寻找。小楼目断云深:站在小楼里,望着天边渐渐升起的云雾,直到它们消失在天际。南浦绿波芳草,凄凄牵住愁心:在南边的江岸绿波荡漾,芳草遍地
梦回莺啭,催促人醒来。画了娥眉云鬓绾,已经卖出花声远。韶光暗里消磨,闲愁可奈青春何?燕子也怜人病,去来频拂帘波。 赏析: 清平乐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抒发诗人情怀的词作。全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易逝、时光荏苒的感慨之情。 第一句“梦回莺啭”,描绘了春日清晨,莺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的情景。这里的“梦回”二字,既暗示了诗人刚刚从梦境中醒来
【注释】 次尤 :以尤侯韵部字词填入词牌,如“尤”字。展成 :犹言展开、展现。春闺 :春天的闺房。 嗔花怨草:因花而发怒,因草而生怨。嗔,发怒。 怎得心情好:怎么能够心情好?怎得,何等;心情,心情愉悦。 几日 :几天。 小姑 :年轻貌美的妹妹。 猜着:猜测。 诵郎诗稿:诵读丈夫的诗稿。 愁来压梦难醒:因愁苦而影响睡眠,难以入睡。 背人 :背对着人。 偏要 :偏偏要。 潜行:悄悄地走动
雪,自古以来就一直备受着人们的青睐。自东晋谢家才女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它似乎更成了后世文人反复咏唱的对象。李清照的《清平乐·雪》便是这一传统中的又一佳作。 诗句原文: 云僵风败。雪意妆来大。梅影一窗摇浅墨。陡地幻成银海。 前村樵径都迷。诗人驴背才归。忙唤童儿买酒,板桥西畔还西。 译文: 天空中的云朵被寒风吹散,大地上的景色也变得寒冷无比。雪花像画家一样
十三娇女。约略腰如许。尽日临风摇弱缕。无力向人前舞。 小桥正枕横塘。高楼都在斜阳。寄语东风且慢,莫教轻换鹅黄。 注释:十三岁的少女,身材娇小,腰身大概只有如此吧。整天站在风中摇曳着细嫩的柳条。无力在人前舞动(表现少女娇憨、羞涩)。 小桥正枕横塘。高楼都在斜阳。寄语东风且慢,莫教轻换鹅黄。 注释:小桥正好枕在水塘上,高楼都在夕阳下。告诉春风,不要急着更换新绿的鹅黄色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通过对铜街、金凫、红莲、鳌山等元素的描述,展现了节日的热闹和喜庆。诗人以白头老人的身份,感慨人间世事变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以下是这首诗逐句释义和赏析: 一、首句“铜街夜迥” - 铜街:古代街道多用铜钱铺砌,因此被称为“铜街”。这里指代的是元宵节期间灯火辉煌的街道。 - 夜迥:夜深,夜色深沉。 - 赏析:此句描绘出元宵节夜晚灯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