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太常引 沉沉亭院酿春寒。花事半阑珊。风雨又摧残。劝君休再凭画栏。采兰时节、熟梅天气,去住总无端。天际盼青鸾。却飞到瑶池未还。 译文注释: 沉溺在深深的亭院中酿制春天的寒冷。花事已经半途而废了。风雨又摧残。请你不要再凭画栏。采兰的时节、熟梅的天气,去住都无端。天边盼望着青鸾。它却飞到了瑶池还没有回来。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殷切思念之情。全词从“沉”字入手,由景及情,以景结情
【注释】: 太常引二首 其一 野桃开后柳飞绵,长自负春妍。 费尽买花钱,禁多少、风天雨天。 碧城十二,红桥廿四,往事总凄然。 梦也不曾圆,只檐月、看人自眠。 注释: 野桃开后柳飞绵(野桃),杨柳枝条柔美如丝,飘散着如同飞绵。 自负春妍(自负,这里指自我欣赏),自以为比春天更艳丽。 费尽买花钱,禁多少、风天雨天。 花费很多钱(买花为喻,形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 禁多少
太常引 秋夜闻檐铁声销魂人在画罗屏。 著耳乍叮咚。 已是不堪听。 那更杂、蛩声雁声。 无边风雨,无聊情绪,触处乱愁生。 拼却梦难成。 任谯鼓、三更四更。 【注释】: (1)太常引:词牌名。 (2)销魂:形容极度哀伤的样子。 (3)著耳:指仔细地倾听。 (4)蛩(qióng):蟋蟀。 (5)梦难成:意思是说想睡觉也睡不成。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夜的抒情词
【注释】 太常引:词牌名。人日立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立春之日。 东风吹暖入新年:东风吹拂着大地,带来温暖的春天的气息。 七蓂叶:北斗七星中斗柄的末端,每七天一变,所以叫七颗星为七颗星。 五辛盘:古代风俗,在立春之日取五种辛味的食物(如小蒜、芹菜等),以驱邪气,求吉利。 双彩胜:指一对彩凤。 金钗并悬:形容妇女戴的金钗和玉簪。 流光似水,风花无定:流光如水一样,风花也无固定之处。 欢乐记从前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晚来风起撼花铃。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 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 注释: - 太常引:词牌名。 - 晚来:指傍晚时分,天色渐晚。 - 风起撼花铃:风声响起,如同花铃被风吹动。 - 碧山亭:绿山亭,即绿山亭中的建筑或景点。 - 愁里不堪听:在忧愁之中,难以忍受这声音。 - 那更杂、泉声雨声:再加上泉水声和雨声。 -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凉生花径报新秋” - 注释:秋天的凉爽气息开始在花径中传播,预示着新季节的到来。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气息和景色,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2. “粉墙下、几枝抽” - 注释:在粉红的墙壁旁,有几枝花朵正在开放。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色彩(粉红与白色)和场景(墙与花),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 3. “白玉琢搔头” - 注释
【注释】 彩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常用来象征吉祥。 瑶池:传说中西王母所居的地方,在神话中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词写春日怀人。上片写自己对春天景色的欣赏;下片则抒发了对远方人的思念,并设想对方对自己的思念,最后以梦中窥见仙境结束全篇。 “一身云影堕人间”,这一句写词人的身姿如云一般飘渺,落在人间。“休认彩鸾看”,意思是不要再去看那些五彩缤纷的彩鸾。彩鸾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
太常引·七夕 【注释】 烟萝:雾气缭绕的萝草,指帘幕。 飞蝠:即飞凫,一种鸟名。 拂旌:旗随风摆动。 中庭:庭院。 移立:站立。 傍、竹阴:在梧桐树和竹子的阴影下。 【译文】 烟雾缭绕的萝草轻轻卷曲,水波云气轻飘荡,飞鸟掠过窗帘,飘扬的旌旗在风中摇曳。残夜降临庭院,我伫立在梧桐与竹子的阴影之下,眺望穿针楼畔的景致,品尝着冰盘上晶莹透亮的瓜果。回忆往事,那些深盟永志的情意,仿佛就在眼前
【注释】 陈秋谷:即陈维崧,清代诗人、词人、文学家。渔父图册:指画有溪渔父的画册。缺瓜皮:指渔网。银刀:指鱼钩。萍花洲渚:指湖面上浮萍和花朵。苕溪:浙江长兴县的一条河流,又名西溪。霅溪:浙江天台县的一条河流,又名东溪。青笠绿蓑衣:指渔夫戴的青色斗笠和绿色的蓑衣。浑:完全。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水乡风光画面,通过描写渔父的活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句: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 译文:春天来临,杏花盛开,燕子忙碌地飞来飞去,这是美好的春天的景象。 注释:杏花,一种常见的春季花卉,其花色明亮,芳香扑鼻,常被用来比喻春天的到来。燕,即燕子,是春季迁徙的候鸟,它们在春天忙碌地飞翔,预示着生机勃勃的季节。“正是好春光”中的“正是”表示强调,强调春天的美好和宜人。“好春光”,即美好而适宜的春光,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