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注释】 太常:官名,汉置。 玉人:美女。 道远行难:指旅途遥远而艰险。 风雪怕衣单:担心风雪会冷。 姬山:即今山东泰安的泰山。 新词半卷,泪痕淹透,来与赵郎看:新词是女子写给她的情人的情书,泪水已经把字迹浸湿了,她把它送到情人手中看。 何忍便空还:不忍离别就立即返回。 第一夜、孤眠最寒:第一夜没有亲人陪伴,最觉寒冷。 【赏析】 《太常引·玉奴愁立》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
【注释】 太常:指宋代的太常博士,掌管礼乐仪注。仙蝶:神话中的神蝶。陈仁先:即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宋徽宗宣和年间进士,南宋初宰相,有《简斋集》。湖庄:在杭州西湖之畔。好秋轩:陈仁先的书房名。《武林旧事》称他“喜筑书堂于西湖之滨,曰‘湖庄’”。 【赏析】 这首词写诗人陈与义游览西湖,欣赏湖光山色,观赏湖庄主人陈仁先所藏的书画、古玩等物,并为之题诗留念之作。全词写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注释: 1. 脆红娇白:形容女子肌肤细腻、白皙。 2. 残春:指春天即将结束之时。 3. 香梦:指梦中的花香。 4. 画阁:指精美的楼阁。 5. 斜曛:夕阳斜照,余光映照。 6. 空羡杀:徒然地羡慕。 7. 乌龙锦茵:指绣有龙纹的锦缎垫子。 8. 重闉(yin):深重的门。 9. 小江津:小江边的渡口。 译文: 娇嫩的红颜与洁白的肌肤伴随着春天的逝去,如同梦境般虚幻而美好。画阁之中又斜阳西下
【诗句注释】 太常引:词的调名。题咏霓女史画菊:指女子画的菊花。霓,彩虹。女史,古代官署名,掌修记史。 钿丛细染绮罗香。新样点蜂黄:指女子用金翠的妆饰打扮自己。钿,金饰物。绮罗,丝织品。香,这里指香气。新样,指新颖的妆饰。 怜取玉葱凉:指女子爱怜自己的容颜如同初生的玉葱。怜,爱怜。 莫暗怨、琼台早霜:不要怨恨秋日霜降过早。琼台,指月宫。 貘屏曲罢,金蕤泛泪,幽影耐思量
太常引 温柔乡里怪天明。奈树上、有啼莺。鸳帐莫须惊。交玉臂、怜欢有情。 绿云压枕,海棠春色,同梦又同醒。起听卷帘声。问红日、三竿未曾。 注释: - 温柔乡里怪天明:在温柔乡里,天色却突然亮了。 - 奈树上、有啼莺:无奈树枝上,有鸟儿在啼叫。 - 鸳帐莫须惊:不要因为床上的鸳鸯帐子而惊动。 - 交玉臂、怜欢有情:交缠在一起的手臂,怜惜着彼此之间的欢乐之情。 - 绿云压枕:绿色的云雾落在枕头上。 -
注释: 太常引:词调名,又名“忆秦娥”。 羲和:传说中驾驭太阳车的神。 月姊:月亮女神。 千钱:一千文钱。 柔荑:嫩芽。指春日刚发芽的嫩竹。 凝脂:比喻人的皮肤。 短鬓:指女子的鬓发。 玉漏:古代计时的器具。 赏析: 这首词是写酒家女的生活状态。词人通过描绘酒家女的外貌和行为动作来表现她的内心世界。上片写酒家女生活状态。起句写酒家女站在肉屏风外,眺望着羲和,即看日出。次句写酒家女的打扮。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暮色中,站在芦花深处的茅亭旁,感受到一种深深的乡愁。以下是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太常引”:这是诗的题目,也是词牌名。太常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这里可能指诗人的身份或者职位。引则是词牌的开始部分。 2. “芦花深处一茅亭”: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在芦花丛生的深处,有一个简陋的茅草亭。 3. “秋入暮溪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黄昏时分,溪流变得幽深莫测。 4.
【注释】 ①前题菊花担:《全芳备祖》引陶谷词,说唐人有菊花担子,每担载菊花数枝,卖于市肆。后泛指卖花者。 ②泉明:晋陶潜号,本名渊明。 ③重阳:即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九日与陆待卫体书》。 ④蟹紫:蟹菊之变种,色更红艳。 ⑤梯航:梯船。古代外国商人的船只,因形似梯子,故名。此处指外商。 ⑥陶家旧妆:陶渊明是东晋大诗人陶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陶潜。 【赏析】
【注】篱落:篱笆。船:指小船。午梦:中午的梦。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晚年隐居生活的乐趣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首句“烟中篱落水中天”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画卷。篱笆上的烟雾缭绕,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颔联“人宛在,屋如船”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宁静的氛围。人们仿佛就在眼前,而房屋却如同一艘船般漂浮在水面上。这一景象既生动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诗句释义: 1. 「翩然便出软红尘」:形容诗人轻盈地离开了尘世的喧嚣。"翩然"意味着优雅、轻盈的样子,"红尘"指的是繁华的世界,这里指世间纷扰的生活。 译文: 轻盈地从喧嚣的尘世中走出。 2. 「来相伴,避秦人」:表示与友人相聚,避开了秦人的追捕。"秦人"可能是指当时的政治势力,也可能是暗指敌人。 译文: 前来陪伴我,躲避秦人的追捕。 3. 「幽路称栖真」:描述在隐逸之路上追求真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