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台城路,见池上南枝有感 翠奁(yín)栖影,娇如雪。 相思五湖春阔。 闭雨闲门,人因花瘦,花更因谁瘦绝。 吟弦似咽,便唤起盈盈,那禁重折。 嫩约尘空,暗香应妒袖罗窃。 年时花里赋别。 玉鬟临水见,曾斗冰洁。 屧径荒踪,笙楼细语,愁入一眉斜月。 轻寒尚怯,甚歌口吹红,梦云都热。 残酒东阑,峭风苏倦蝶。 【注释】 翠奁:古代盛放梳妆用的发簪的盒子。 莺嘴、柳腰: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屧(xiē)径
【诗句解读】 台城路 文卿阁学奉使泰西海上赋别:这首诗是文卿阁学奉使前往泰西(即欧洲)时所作,以表达离别之情。 卧龙腾啸三山走,嘘成海天云气:形容文卿阁学像卧龙一样威武,他的气势如同从三座大山中奔腾而出的云雾,充满了力量。 北斗重斟,西溟一吸,何羡安期高誓:北斗星在天空中重新被斟满酒,西溟(即大海)一吸就能将北斗星吞入腹中,这种神奇的力量让人羡慕,更让人向往像神仙一样的境界。 乘风万里
【诗句释义】 苔藓覆盖的台阶,小楼中传来春雨的细声。 静谧的庭院被潮湿的阴气所笼罩。 湿润的青苔,就像肌肤一样的光滑;风儿吹过,使翠绿的头发梳理整齐。 斜阳已经远远地回到了它的归路上。 寻花的次数很多,但是点缀着残红,落花如此。 在梦醒之时,看着酴醾花开,水绵无心地飘飞絮。 游踪层叠地记录,共同停留在那里。 看到莲钩浅印,香径上闲步。 断碣㩻樯,危栏卧地,绕遍了愁痕如缕。 青钱可以数得过来。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台城路·庚子之乱北京棘院毁于火》。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第一句: 大梁城郭春风里,周览凄然匹马。 注释: “大梁”指的是北宋都城开封,“春风吹过城门”,象征着国家的兴衰更迭。“周览凄然,独自一马”,表达了诗人在国家危难之际,深感孤独和凄凉的心情。 第二句: 索虏冲残,真王久寂,难觅英雄偏霸。 注释: “索虏”指的是金国,“真王”指的是北宋皇帝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台城路·阑干》的内容: 1. 紫桐廊畔春如画 - 描述紫桐(一种植物)在廊畔(建筑旁边)春天时的样子,如同一幅美丽的画。 2. 分明碧城十二 - 这里的“碧城十二”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城市,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清晰可见。 3. 刻玉蟠螭,泥金写凤 - 描述了雕刻精美的玉石和泥金制成的凤凰,这些可能是建筑装饰的一部分。 4. 短短回文轻护 - 形容回文图案被轻轻覆盖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连环六尺珊瑚骨,遥通画眉深庑”: - 注释:这里用“连环”比喻珍珠的排列,而“六尺珊瑚骨”形容其长度。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出珍珠的华丽和珍贵。 - 译文:珍珠如同连环一样,长达六尺,宛如画眉深处的珍宝。 2. “宛转当阶,盘纡映槛,隐约帘波如水”: - 注释:“宛转”描述珍珠在台阶上曲折的形状,“盘纡”则形容其环绕的优雅。“映槛”指珍珠在阳光下闪烁的样子
【注释】 台城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双调六十七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仄韵。 流莺:指春天的黄莺。啼遍含桃叶:莺鸟在春暖花开时啼鸣。 溟蒙:雾气朦胧的样子。 嵌石红凹:红色的石头上嵌着一个凹陷的地方。 补花绿罅:绿色的花朵间镶嵌着缝隙。 缀金铃宝兽:用金色的铃铛装饰的神兽。 古铜环锈:古老的铜环上已经生满了锈。 乍搭上帘衣,海绡冰绉:刚把帘衣挂在上面,就像海绡那样皱了起来。 小坐临风
【诗句解释】 画楼几曲疑天上,天台落霞凝赤。碧滤屏□,绿沉窗拓,缕缕烟痕疏织。明月重拂。记擪到银箫,曼声轻拍。凉转芳阴,粉香飞过碧蝴蝶。 【翻译与注释】 在华丽的楼阁中,仿佛置身于天上一般,天台的晚霞像凝固的红色。碧绿的屏风上绘满了山水画,绿色的窗帘也显得格外深邃,一缕缕的烟雾在室内弥漫开来,就像一幅细腻的画作。月光再次洒落下来,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某个时刻,那时我听到了银箫的声音
台城路·白狼河北秋偏早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注释: 1. 白狼河北秋偏早:白狼河北地区的秋季比其他地方来得早。 2. 星桥又迎河鼓:星桥和河鼓又再次相遇。 3. 清漏频移:深夜的清漏声不断移动,指时间流逝。 4. 微云欲湿:微薄的云彩似乎快要被雨水打湿了。 5. 正是金风玉露
台城路梳妆台怀古 卷帘依旧西山雨。凭高暗添愁思。马上吟成,帐中弦歇,遗恨尚留彤史。分明故址。有瑶岛琼花,未随流水,惆怅重寻,绣楣金缕广寒字。 当年梦游曾至,素娥须记得,天宝遗事。三阁传笺,六宫润笔,少个青莲应制。茫茫对此,只银汉红墙,望中相似。甚处天香,夜深飘桂子。 翻译: 台城路(即台城曲),是一首描写诗人登台怀古诗的词,抒发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卷帘依旧西山雨。 卷帘:拉开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