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台城路蛇衣,端午翌日作 注释:台城路是词牌名,这是一首端午节作的词。蛇衣指端午节时人们佩戴的五彩线或五色丝绳,用以辟邪驱瘟。 知非药店飞龙骨,苔边委衣横地。薄片冰花,碎光云母,蜕处可胜憔悴。馀腥未洗,看点点斑斑,草根攒蚁。苦盼长春,那知微命竟如此。 注释:龙骨在药店里出售,但价格并不高,只够买一件衣服。衣服挂在苔藓旁边,显得十分破旧。衣服上有薄薄的冰花,像是云母石一样晶莹剔透
台城路,原题“临皋”,又名“满庭芳”。此篇为作者在金陵作。 眼前了了无生法,君看此楼深处。苦海元乾,禅天不坏,去路依然来路。新蝉自语。坐万绿阴中,早凉高树。枯蜕无声,不知人世有风露。 注释:眼前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生死之法。你来看这座楼的深处。痛苦的海洋无边无际,但修行的人却能保持平静,不被烦恼所扰。这是佛教中的一种境界。去路和来路都是通往解脱的道路。新蝉在树上鸣叫,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诗句释义】 台城路,词牌名,又名“台城思”、“台城曲”。此调为双调,五十四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仄韵。 吴梦蕉约同人作皋亭之游,即与友人相约到皋亭山游玩。 不寒不暖晴时节,开箱袷衣初试。 天气既不寒冷也不炎热,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时光,于是打开衣物试穿,感受春天的气息。 酒舫重移,钓竿新把,且学老渔身世。 重新调整了酒船的位置,拿起了新的钓鱼竿,仿佛在寻找渔翁的踪迹。 花开楝子,看风过摇凉
台城路三月中旬吴梦蕉约同人作皋亭之游 一春好似黄梅雨,今朝嫩晴天气。橹响离城,云移出树,拂面牵丝风细。船头舵尾。看水碧罗罗,野塘十里。一路桃花,浅深红到半山里。 年来花事有几。再消停、数日枝上如洗。欢喜桥边,甘敦村外,都是曾经游地。寻春倦矣。问前度刘郎,鬓霜添未。有约重游,酒杯还自理。 译文: 整个春天就像绵绵的黄梅雨,今天的晴朗天气让人感到舒适。船只在江面上行进,水面上的波纹清晰可见
【注释】 台城路:词牌名。 玉笙:即玉管,指笛子一类的乐器。 无眠夜:不寐之夜。 鬓亸云松:形容头发蓬松松散的样子。 月瘦:形容眉毛细长。 银涛万顷:形容水波浩渺。 倚妆人靓:形容女子容貌漂亮。 目断青鸾:形容思念之切而望眼欲穿的样子。 星桥水冱:星河之上结冰。 菱塘:即莲塘,一种水面上开满莲花的水塘。泛艇:乘坐小舟在水上游玩。 钗影:指女子的发髻上插着金钗的形象。 艳谱:指美女的画册。乌丝
【注释】 ①台城路:词牌名。②晚眺:傍晚眺望。③残照:落日的余光。④疏林乱钟:疏落的树林中传来阵阵钟声。⑤软玉阑边:用“软玉”比喻栏杆,即泛指精美的栏杆。⑥销金帘底:绣有金线、花纹的帘子下面。⑦“烟袅”句:指炉香袅袅上升,烟雾缭绕。⑧奁波万顷:指湖面波平如镜,水色明净。⑨青山:形容眉毛像青山一样青翠。⑩圆蟾:月圆时叫圆蟾。⑪碧天:湛蓝的天空。⑫良宵:美好的夜晚。⑬画艇:彩绘的游船
台城路 辛亥秋送丽轩入都 西风古道垂杨老,丝丝尽牵愁绪。角韵齐吹,笳声遍起,陡觉销魂如许。 离觞漫举。怕一曲骊歌,酒醒人去。写入红笺,相思题赠断肠句, 抛残绣谱。剩巾上斑斑,泪痕无数。目送征帆,夕阳烟外浦。 注释: 1. 西风古道:指古老、荒凉的道路,西风在古代常常被用来形容凄凉、寂寞的氛围。 2. 垂杨老:形容道路旁的柳树已经衰老,增添了一份萧瑟和沧桑感。 3. 丝丝尽牵
台城路·寄高寄泉 【注释】: 1. 两年心上西窗雨:两年的思念,就像窗外的雨水一样。 2. 月拥惊沙,星寒大野:月光笼罩着惊涛沙岸,星儿在空旷的原野中闪烁。 3. 马足关河同贱:马匹的足迹遍布了黄河和长江,它们的地位低下。 4. 羁愁数点:被羁绊的愁绪像点点的思绪。 5. 华颠:指头上的头发,这里用来形容年老。 6. 青衫铅泪似洗:青色的衣服像铅一样沉重,眼中的泪水如铅般沉重。 7.
【注释】 金丽生:即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南宋末年人,诗人,词人。曾为元兵所俘,坚贞不屈。此诗是其被囚禁时所作。金陵、沙洲:均为地名。指作者当年从南京出逃至福建的沙县,再逃至沙洲避雨的经过。秋、惨绿、鬼声:均形容战乱后的景象。画角:指战地中吹奏的军乐声。魂无定,指心情不定,无法安定。荒洲:指流落他乡的荒废之地。树影疑人,鸮声幻鬼,欹侧春冰途滑:意思是说,树木的影子好像人一样站立着
【注释】 台城路:词牌名。 霁青叔:即张岱,字元瑜,号霁青叔。 小竹林园:在绍兴市柯岩山麓南侧。 蟋蟀啼完:指秋天已尽,寒蝉不再鸣叫。 芙蓉病老:菊花因秋寒而凋谢。 萧森院宇:荒凉冷落的庭院。 野鹤迎人:指鹤在庭院中飞翔。 闲鸥作主:指鸥鸟在庭院中自由自在地嬉戏。 点醒微阴:指微风拂动树叶,使阳光透出。 竹林馀韵再见:指再次欣赏竹林中的美景。 疏狂小阮,高会仍与:形容自己饮酒畅快,豪放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