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不暖晴时节,开箱袷衣初试。酒舫重移,钓竿新把,且学老渔身世。花开楝子,看风过摇凉,水痕都紫。两岸人家,昼长门掩正蚕市。
枝头青杏尚小,只桑阴、豆荚肥绿如指。土没鞋平,衫兜扇出,又过斜阳山寺。红桥雁齿。有曲港通船,草香蘅芷。除却闲鸥,问谁能到此。
【诗句释义】
台城路,词牌名,又名“台城思”、“台城曲”。此调为双调,五十四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仄韵。
吴梦蕉约同人作皋亭之游,即与友人相约到皋亭山游玩。
不寒不暖晴时节,开箱袷衣初试。
天气既不寒冷也不炎热,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时光,于是打开衣物试穿,感受春天的气息。
酒舫重移,钓竿新把,且学老渔身世。
重新调整了酒船的位置,拿起了新的钓鱼竿,仿佛在寻找渔翁的踪迹。
花开楝子,看风过摇凉,水痕都紫。
楝树花盛开,风吹过时带来凉爽的感觉,水面上的涟漪都变成了紫色。
两岸人家,昼长门掩正蚕市。
岸边的人家,大门紧闭,正在忙着养蚕。
枝头青杏尚小,只桑阴、豆荚肥绿如指。
树上的青杏还未完全成熟,只有桑树下的豆荚已经长得肥壮,就像手指一样大。
土没鞋平,衫兜扇出,又过斜阳山寺。
泥土还没湿透鞋子,衣服里还夹着扇子,又经过了斜阳山寺。
红桥雁齿。有曲港通船,草香蘅芷。
红桥上有一排排的鹅卵石,有一条条弯曲的小河通向船只,草木之间弥漫着芬芳。
除却闲鸥,问谁能到此。
除了悠闲的鸥鸟,还有谁能到这里呢?
【译文】
不冷不热的春日,是出游的好时节。我们打开箱子,拿出衣服试穿,准备感受春天的气息。我们再次调整了酒船的位置,拿起了新的钓鱼竿,仿佛在寻找渔翁的踪迹。
楝树花盛开,风吹过时带来凉爽的感觉,水面上的涟漪都变成了紫色。岸边的人家,大门紧闭,正在忙着养蚕。树上的青杏还未完全成熟,只有桑树下的豆荚已经长得肥壮,就像手指一样大。泥土还没湿透鞋子,衣服里还夹着扇子,又经过了斜阳山寺。红桥上有一排排的鹅卵石,有一条条弯曲的小河通向船只,草木之间弥漫着芬芳。除了悠闲的鸥鸟,还有谁能到这里呢?
【赏析】
全词以轻快的语气描写初春时节的一次郊游活动,生动地描绘了郊外的景色,以及游人的感受。
开头两句点明时令:三月初三这个时节春意盎然。接着用一“试”字写出春光的美好。作者在《浣溪沙》中曾写道:“雨后双蝉噪一声。”这里也用了“鸣”字,但“鸣”字所传达的声音是悠扬悦耳的,而“鸣”字所传达的则是清脆的啼叫声。“鸣”和“鸣”虽然只是一字之异,但意义迥然不同。“鸣”字多含悲鸣哀怨之意,这里则表现一种欢快的心情。“重移”二字则显示了词人的兴奋之情。“新把”,则说明词人刚从家中出来,带着几分新鲜感,几分期待。
接下来一句是词人游兴大发的表现。“开箱”一词让人联想到诗人在整理行装时的忙碌场景。“开箱”一词在这里既表明诗人对这次出游的重视,也表达了他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之情。
“开箱”之后,诗人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了。他首先来到了“酒舫”上。“重移”一词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这次出游的期待。而“钓竿新把”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向往。
随着时间的慢慢过去,诗人来到了“垂杨岸”。这里的柳树摇曳生姿,为诗人带来了无尽的诗意。诗人在柳树下漫步,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然而,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游兴。他继续前行,来到了“桑阴下”。这里的豆荚已经长得肥壮,就像手指一样大。诗人感叹道:“土没鞋平,衫兜扇出,又过斜阳山寺。”这里的景色如此优美,让人流连忘返。
最后一句是本首词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整首词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写手法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自然景观。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理想。这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