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飞燕子魂无定,荒洲坠如残叶。树影疑人,鸮声幻鬼,欹侧春冰途滑。颓云万叠。又雨击寒沙,乱鸣金铁。似引宵程,隔溪磷火乍明灭。
江间奔浪怒涌,断笳时隐隐,相和呜咽。野渡舟危,空村草湿,一饭芦中凄绝。孤城雾结。剩羂网离鸿,怨啼昏月。险梦愁题,杜鹃枝上血。

【注释】

金丽生:即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南宋末年人,诗人,词人。曾为元兵所俘,坚贞不屈。此诗是其被囚禁时所作。金陵、沙洲:均为地名。指作者当年从南京出逃至福建的沙县,再逃至沙洲避雨的经过。秋、惨绿、鬼声:均形容战乱后的景象。画角:指战地中吹奏的军乐声。魂无定,指心情不定,无法安定。荒洲:指流落他乡的荒废之地。树影疑人,鸮声幻鬼,欹侧春冰途滑:意思是说,树木的影子好像人一样站立着,夜枭的声音好像鬼在说话,路上的路滑得像春天的冰块一样容易倾斜滑倒。颓云万叠,又雨击寒沙,乱鸣金铁:意思是说,乌云层层叠叠,又在雨中打在寒冷的沙滩上发出乱鸣之声,就像金铁撞击在一起那样。似引宵程,隔溪磷火乍明灭:意思是说,好像是在引导着夜间的行程,隔着溪流的磷火时而明亮时而暗淡。江间奔浪怒涌,断笳时隐隐,相和呜咽:意思是说,江面上波涛汹涌,不时传来断断续续的号角声,它们相互应和着发出呜咽之声。野渡舟危,空村草湿,一饭芦中凄绝:意思是说,野外的小船上摇摇晃晃的,村庄里的房屋空荡荡的,茅屋里的炊烟冒着水汽,十分凄清。孤城雾结,剩羂网离鸿,怨啼昏月:意思是说,孤城的迷雾笼罩着一切,只剩下蜘蛛网中的一只离群的孤鸿,它在黄昏中哀怨地啼叫。险梦愁题,杜鹃枝上血:意思是说,梦中的危险让人忧愁,杜鹃枝上的鲜血仿佛是它悲伤的泪水。

【赏析】

这首词写于作者金被虏期间。词的上片主要描写了作者被囚途中的荒凉景象与心境。起笔“台城路”三字是词题,表明这是一首记事词。作者以“自金陵围城出,为述沙洲避雨光景”开头,点明自己从金陵(今江苏南京)因避兵而逃到沙洲的经历,接着便转入对当时情景的追忆。“时画角咽秋,灯焰惨绿,如有鬼声在纸上也”,这里通过描绘战乱中凄凉的景物以及听到鬼声的幻觉,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恐惧、不安和悲凉。接着,“惊飞燕子魂无定”,则进一步抒发了自己流连忘返、心无所依的情感。“荒洲坠如残叶”,则形象地描绘了逃亡者在荒野中飘荡的情景。下片则写羁旅生活的苦楚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树影疑人,鸮声幻鬼,欹侧春冰途滑”,这几句通过对树影的比喻和夜枭声音的描绘,写出了旅途艰险、道路泥泞的艰难困苦。“颓云万叠,又雨击寒沙,乱鸣金铁”,则是通过乌云密布、风雨交加的场面来渲染气氛,烘托心境。下片结尾处,“似引宵程,隔溪磷火乍明灭”,则通过描写萤火虫的闪光来暗示前途渺茫。“江间奔浪怒涌,断笳时隐隐,相和呜咽”,则通过描绘江面上波浪汹涌、夜晚号角声阵阵的情景来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最后两句“野渡舟危,空村草湿,一饭芦中凄绝”,则通过描绘荒郊野渡上的小船摇曳不定、村庄里草木丛生的景象来渲染自己身处困境的悲凉之感。“孤城雾结”,既是对整个场景的概括,也是对自己处境的隐喻。结尾处“剩羂网离鸿,怨啼昏月”,则是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借景生情,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悲愤与无奈。全词以写实为主,同时不乏浪漫主义色彩,通过对战争背景下逃亡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同时,词中也蕴含着对故土的眷恋与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