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国
诗句: 题吴长文得兰亭康相墓颜鲁公断碑 鲁公之忠旷世无,吾爱斯人何必书。 九原寥寥不可诘,笔法仿佛精神馀。 况公于艺自天纵,一字宜用千金摹。 想当挥洒笑谈际,不复靳惜唯所须。 山砠水险勇镵刻,照耀楚越连秦吴。 百年兵火变陵谷,万里玉石埋榛芜。 时平好事搜遗迹,穷极南北缘崎岖。 耳闻目见略已尽,疑有断裂留樵渔。 那知数尺翳尘土,洗涤近出都城居。 松煤到纸觉飞动,气象磊落超钟虞。 吴卿获此喜惊坐
【注释】 1. 遗膻:遗留的腥膻气味。 2. 营营:忙碌的样子。 3. 万类:指万物。 4. 天乎:天呵,天呵! 5. 顾:看。 6. 浸淫:渐渐滋长,蔓延。 7. 蚍蜉:一种无足的小昆虫。 8. 信矣:确实如此。 9. 弃智:摒弃智慧。 【赏析】 这首五言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诗人借“蚂蚁”来喻人,以蚂蚁营巢为喻,写人的贪心不足,而终至覆灭。此诗通过蚂蚁的生活习性
夏日独居 清澈的池塘边,小鱼在水中游弋。绿萍随着水波上下漂浮。 堂前燕飞来飞去,白日中它们自由活动。我内心宁静如水,环庐花药长满地。 没有才能助国太平,却有幸在闲旷之地生活。 稍涉千古书海,日觉神明王。 乘闲盼物情,自适忘外奖。 涵濡覆载仁,谁废鱼丽唱。 黄尘洮陇戍,黑雾荆衡饟。 奔波喝道边,毕命营边障。 吾此独何为,飞潜乐能飨。 何时闻解严,慰彼西南望。 当使少陵翁,得见廉颇将。 【注释】:
《三见齐王不一言》赏析 诗一首,三见齐王不一言,须知自古致君难。 纷纷齐虏夸迂阔,口舌从来易得官。 此诗出自清代诗人王安国之手,以其深邃的哲思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而闻名于世。王安国,字定国,号日观居士,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及佛学大师。他的作品往往融哲理与情感于一体,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句“三见齐王不一言”,便透露出一种对于政治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深刻感悟。历史上,孟子曾三见齐王而不言事
诗 亹亹谈先王,古今谁有得。 施为虽绪馀,要在情不匿。 嗟彼三代后,沦胥入战国。 翟璜闻一言,惭俯惭李克。 论材称权衡,轻重无物惑。 吾心能如此,乃可任人责。 译文: 1. 孜孜不倦地谈论古代的君王,谁能比得上古人的智慧? 2. 虽然他们的施政已经结束,但他们的治国理念仍然深入人心,因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情感表达,而不是简单的行动和言辞。 3. 但是,当历史的车轮驶过三千年后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借题吴长文得兰亭康相墓颜鲁公断碑,抒发了对历史兴废的感慨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嗟哉荒烟几日月,豪俊忽徙临庭除。 这句诗的意思是:感叹这荒芜的土地上留下了多少日子的痕迹,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突然就离开了这里,来到了朝廷之上。 由来始弃终见取,鉴裁谁敢欺锱铢。 这句诗的意思是:自古以来,开始时被抛弃,最终却得到认可,谁能说这不是在欺骗呢? 物微显晦亦有待
【解析】 “井梧萧索”,梧桐叶落稀疏,故以“井梧”指代秋日的梧桐树。梧桐是落叶乔木,叶子互生,花紫色,秋天开黄白色花,结蒴果。古人常在诗文中以“梧桐”为意象,借物抒情,表达自己孤寂、伤感的情感。 【答案】 点绛唇(节选) 秋气微凉,梦回明月穿帘幕。 井梧萧索。正绕南枝鹊。 宝瑟尘生,金雁空零落。 鬓云慵掠。不似君恩薄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借物抒情,托古讽今,以楚王好细腰的典故来揭露和批判了统治者只图个人享受,不恤民力,重外表轻内质的社会现象,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厌恶之情。 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深刻的寓意。例如“物情信可怜,徇外易生死”一句就是讽刺那些只顾自己享乐,不顾国家人民死活的人;“吾今思彼哉,未足语释利”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只图个人利益的行为的不满和谴责。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但含义深远
吴兴太守美如何, 太守从来恶祝蛇。 生若不为上柱国, 死时犹合替阎罗。 注释: - 吴兴:古地名,今浙江省湖州市一带。 - 美如何:赞美吴兴太守的风采。 - 太守从来恶祝蛇:形容太守厌恶祝鮀(一种传说中有毒的蛇类)。 - 生若不为上柱国:倘若不能成为皇帝身边的重臣。 - 死时犹合替阎罗:即使死了,也要成为阴间的重要角色。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地方官员的不满和批评的文字,通过对吴兴太守的描绘
【注释】 1. 竹苗:指竹林。敷:覆盖。2. 萝蔓:藤蔓。蔽:遮挡。朝亮:早晨的阳光。3. 节物佳:指节令和时节美好。4. 百骸适无恙:指身体各部分都很健康,没有病痛。5. 委蛇:悠闲自得的样子。投:到。6. 萧瑟(sè):凄凉寂寞的气氛。绝:完全消失。7. 简编:指书信、文稿。余:剩余。8. 冠裾:代指官服,即官职。9. 心随弦歌尚:意思是说心情随着音乐而舒畅。尚:通"向",趋向。10. 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