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遍
【注释】 ⑴秦声:指秦地的乐曲。 ⑵越女:春秋时越王勾践的美女。这里泛指南方女子,即南方的歌妓。 ⑶倚酒悲:靠着酒杯悲伤。 ⑷正:正是。 ⑸唤狭邪:呼唤歌妓们。 ⑹鹍:一种大鸟,其羽毛可以制作乐器。弦:指琴弦。 ⑺霜林落叶飞:秋天的树林里落满了黄叶。 ⑻慢撚轻笼:弹奏琵琶时手法要慢且柔和。 ⑼斜抹低挑:弹琵琶时手法要斜且轻柔。 ⑽白草黄沙:指北方的边塞。桑干河是北方的大河,铁骑,指骑士。穹庐
哨遍 讲舍数楹,高居圣湖,紧傍孤山趾。登小楼、一望众峰低。扑帘旌无边苍翠,柳乍稊。吾来纵寻春色,沙堤十里垂杨里。俄菊径添黄,桐阴减绿,秋光清丽如此。喜故人三两共尊罍。直坐到南屏暮钟催。便算秋来,雅集俞楼,遂成韵事。噫。君试思之。 此词上片写词人于圣湖边的小楼中登高远眺所见的秋天景物。起首一句点明地点,然后通过描绘小楼周围的环境,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面。第二句“登小楼”承上启下
哨遍 · 檃栝鲍明远 逶迤古原,北走雁门,南抵苍梧野。 ——描述一个古老而辽阔的原野,向北通往雁门关,向南延伸到苍梧的野外。 有漕渠,更轴以昆冈。 ——提到有漕渠和昆冈,漕渠是古代的运河,昆冈可能是地名或山脉名称。 对重江复关相亚。 ——指两岸的江流与关卡相对立,形成了一种壮丽的景象。 当盛时、曾闻沸天歌吹,钿车士女争游冶。 ——回忆起过去的繁华时期,曾经听到沸腾的歌声和车马声
诗句:“荷沼未空,枫叶渐丹,略有林泉美。喜朝来、一客款荆扉。” 译文:荷花池塘尚未干枯,红叶渐渐变红,景色如画般美丽。我很高兴,有一位客人来拜访我。 注释:荷花池(水塘)尚未干涸,枫树的叶子也渐渐变红。形容风景如画,美丽宜人。客人,这里指来访的朋友。荆扉,指门,也指朋友家的小门。 赏析: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欢迎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
哨遍隋董美人墓志,效稼轩括体 按董美人,生长蕊宫,不幸华年死。有墓志。家世颇详之。 溯其先恤宜乡里。祖佛子。北齐凉州刺史。敦仁博洽标誉起。 父后进其名,令闻河渷,英雄俶党声驰。诞美人、淑质秉华姿。 接上恭承,以顺亲帏。凤采龙章,砌炳瑾瑜,庭芳兰蕙。 噫。鲁殿来仪。梁台出事。摇环佩。倾国妖容貌,穷巾角,妙弹棋。 看冶笑千金,曳裾万态,投壶技巧鹤高飞。旋回雪吹花,春秋十九,忽摧芳仁寿第。 望龙原
家在半塘,人是半僧,畴识平生事。 僧人感叹道:四坐听无哗,老之称实从壮始。礼有之,恒言未容称老,吾今何怙而何恃。 空指点杉湖,寒云丙舍,皋鱼清泪如泚。纵不能、誓墓永相依,又焉敢、自尊老鬓髭。朋辈哀焉,呼而不名,用从吾志。 甚矣吾衰,卅年昏宦诚何味?吾友疑罪死,刻鹄之繇能记。好一笑咨禅,三生证果,天亲无着为兄弟。 甚囊粟机缄,欋椎事业,昨非今未必是。剩百年、老屋隔清漓,便投劾、归耕苦无期,办蒲团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在1260年创作的《哨遍》。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相应的解释。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长啸归来,自爱吾庐,无恙蒲菰里。 - 长啸归来:长声地呼喊回来。 - 自爱吾庐:喜欢自己的住所。 - 无恙蒲菰里:指家宅没有受到损害。 2. 历崎岖,霜雪满头归,青山笑人还是。 - 历崎岖:经历艰难曲折。 - 霜雪满头归:头上积满了霜和雪。 - 青山笑人还是:青山似乎在嘲笑人们的遭遇。
哨遍 端午日饮都玄敬于豫章堂 梅雨弄晴,梧叶生阴,深苑榴花吐。 见钗头,齐缀赤灵符。 恰又经一番重午。 君听取。 斜阳竹西歌吹,分明不是扬州路。 信彼此无殊,古今不异,逢场自足欢娱。 但未能免俗与人俱。 也试举芳樽泛菖蒲。 艾虎悬门,彩丝缠臂,尚传荆楚。 吁。 满地江湖。 龙舟竞渡晓喧謼。 相习成故事,骚魂此日知夫。 觑水马争驰,锦标平插,浪华卷雪轰旗鼓。 幸得隽归来,拈华弄酒,向人夸笑矜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哨遍》。下面逐句解读: 1. 于戏巍乎,乃有此山,直上干晴宇。 - “于戏”是一种感叹,表示对某事的赞叹或感慨。 - “巍乎”形容山很高大。 - “乃有此山”意味着这山是难得的、独特的。 - “直上干晴宇”表示直冲云霄、高耸入云。 2. 意空边、积草淡霏微,是鸿蒙、未开前雨。 - “意空边”形容视野开阔,心旷神怡。 - “积草淡霏微”形容山中云雾缭绕
哨遍 广归去来辞 苏于瞻檃括归去来辞陶公之馀潘也吾自有大归大去而大来者为期未知远近然知迟迟之不如接淅久矣因借其韵以自抒己怀 注释: 哨遍:曲牌名。 广归:指归隐,远离尘世。 去来辞:即归去来辞,是《归去来辞》的简称。 苏于瞻:苏轼。 檃括:音同“橘括”,指归隐。 陶公: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曾隐居田园。 潘:这里指陶渊明。 大归:指归隐。 大去而大来:意谓从繁华中走出,又从简朴生活中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