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诗句解析: 1. 皓月仍圆,西风昨夜,一年容易惊秋。 - "皓月仍圆":明亮的月亮仍然圆满。 - "西风昨夜":昨晚的西风已经过去。 - "一年容易惊秋":一年的时间很快就会让秋天到来。 2. 泻沈沈银汉,无语东流。 - "泻沈沈银汉":银色的银河倾泻而下。 - "无语东流":无声地向东流去。 3. 正是羁心撩乱,何堪更、砧杵声遒。 - "羁心撩乱":心中的羁绊让人心烦意乱。 - "何堪更
凤凰台上忆吹箫 叶随初鸿,花留宿蝶,巫云低拥屏山。恁银河化泪,洒遍人天。 偏是流萤有意,入疏帘、犹觅花钿。更宵静,玉窗风触,时响筝弦。 当年,倩黄姑作证,辨一炷心香,兰夜同燃。奈星桥乌鹊,不会传笺。 独自针楼扶病,更无人、相倚恹恹。但长守、断丝蛛合,谁与缠绵。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凤凰台上,回忆吹箫的情景。 树叶随着初飞的大雁,花朵留住了夜晚的蝴蝶。巫山云雾低垂,仿佛拥抱着屏风山。 偏是流萤有意
凤凰台上忆吹箫·荔粉初装 诗句 荔粉初装,桃符欲换,怀人拟赋然脂。喜螺江双鲤,忽展新词。稠叠频年离恨,匆匆里、一纸难题。分明见、临缄重发,欲寄迟迟。 译文 荔枝粉刚刚涂抹上脸庞,桃木符即将更换旧的。思念某人,打算写一首《然脂》。看到湖中鲤鱼,忽然展开新诗。连绵不断的多年别离的愁绪,匆匆之间却有一道难题。清楚地看见,信封重新打开,想要寄出,但又迟疑不决。 关键词注释 - 荔枝粉
【注释】: 低转(zhuǎn)芳悰(qóng):《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二引《古今乐录》:“《凤凰台》,晋王献之妻谢道蕴作也。……其曲有《凤求凰》、《大7765凤》等。”芳悰,这里指《凤求凰》。 暗调(diào)红韵:即调红韵。“红”是词牌名,“韵”是指音律。 玉人何处:玉人,美女;何处,哪里。 明月今宵:今晚的月光。 多情误我:多情的人耽误了我。 生乞取、私谥王褒:王褒曾自称为“多愁之人”。
凤凰台上忆吹箫·九日 作者:辛弃疾 一月他乡,一天离绪,一秋好景重阳。问题糕落帽,何处堪伤。多事六朝金粉,还留下、千古凄凉。无穷恨,醉中偷系,玉腕萸囊。 难忘。当年此际,正戏马高台,扈跸长杨。又翻经蕉苑,甘露分尝。其奈近来消渴,依然是、少日游梁。思君极,花寒人瘦,减尽容光。 注释: 1. 他乡:异乡。 2. 离绪:离别的情怀。 3.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古代习俗在此日登高插茱萸。 4. 问题糕
【注释】 润逼琴丝:润如水,逼如弦,形容琴声的美妙。 腻匀笺粉:指用细腻的笔触把纸涂抹得均匀、柔美。 廉纤:细碎、微风轻拂的样子。 似春眠未觉:像春天刚刚醒来的样子。 宿醉相兼:酒意还没有消散。 无聊心绪:没有意思的心情和思绪。 王肌生粟:肌肤上生出的粟粒。 悄觉寒严:不知不觉中感到了寒冷。 鳒鳒:鱼名,此处代指鱼儿。 比目:比目鱼,一种形似的眼睛。 知为谁甜:不知是谁在品尝。 挑取:挑出
【注释】 土木形骸:形容身体瘦弱。 风鬟雾鬓:形容女子头发蓬松,像雾一样。 心情不似当年:指人已老,心也老了。 兰闺道蕴:出自《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等句。这里用来比喻女子。 承相念:指思念丞相。 着意相怜:指特别在意地照顾。 鳞鸿便:即鱼雁传书。 纤纤粉印:指书信上的印记。 湘纹茗碗:用湘江的纹彩装饰的茶杯。 露滴珠研:指研磨茶末时
凤颈无光,湘弦微润,依然酿就重阳。问篱边黄菊,已试新霜。昨夜生憎明月,今宵又、听雨凄凉。寒生也,催人刀尺,倦理流黄。 堪伤。声声点点,频断送愁中,病里时光。看芙蓉开遍,几日红香。莫去登山临水,料俱是、落木枯杨。添凄苍,渔歌唱罢,鸿雁离行。 【注释】: ①凤凰台上忆吹箫·初七日雨:词牌名。②凤颈:这里指凤凰台。③湘:指湘妃鼓瑟时所用乐器。④重阳:农历九月九日。⑤篱边:篱笆旁。⑥黄菊:黄色的菊花
凤凰台上忆吹箫·重阳前三日,月明如洗细雨斜风,寒砧落叶,年年做就重阳。偏今宵明月,满地凝霜。愁绝绿窗深掩,挑兰灺、伴过凄凉。无聊甚,瓶花影里,独自持觞。 流光。迁移弹指,看几度梦中,沧海柴桑。纵乌丝千丈,难写微茫。莫去登高临水,料俱是、落木衰杨。添怊怅,骊歌唱罢,鸿雁难行。 注释: 1. 凤:凤凰。凤凰台: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这里泛指楼观。 2. 重阳:九九重阳节。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凤凰台上忆吹箫·题《帝女花传奇》 散尽天花,现身为女,韶华十五芳年。奈才闻引凤,又赋离鸾。烽火汹汹朝市,经几许雨僽风僝。最伤心,盈盈弱质,半臂刀瘢。 萧然。维摩丈室,辛苦托慈云,一榻相安。奈晨钟暮鼓,春悄秋寒。受尽无边烦恼,消业障、天上人间。方能了、莲台恁时一笑因缘。 【注释】: 1. 散尽天花:比喻世事如梦般消散。 2. 现身为女:指女性以身试法,成为女帝。 3. 韶华: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