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逼琴丝,腻匀笺粉,困人终日廉纤。似春眠未觉,宿醉相兼。一种无聊心绪,谁还理、旧素新缣。愁来也,王肌生粟,悄觉寒严。
鳒鳒。何曾比目,向百尺竿头,断送枯鲇。想当初崖蜜,知为谁甜。挑取罗巾袖口,将往字、细啮重挦。拚狼藉,墨痕清泪,小印红铃。

【注释】

润逼琴丝:润如水,逼如弦,形容琴声的美妙。

腻匀笺粉:指用细腻的笔触把纸涂抹得均匀、柔美。

廉纤:细碎、微风轻拂的样子。

似春眠未觉:像春天刚刚醒来的样子。

宿醉相兼:酒意还没有消散。

无聊心绪:没有意思的心情和思绪。

王肌生粟:肌肤上生出的粟粒。

悄觉寒严:不知不觉中感到了寒冷。

鳒鳒:鱼名,此处代指鱼儿。

比目:比目鱼,一种形似的眼睛。

知为谁甜:不知是谁在品尝。

挑取:挑出,从网中取出。

往字:指“去字”。

墨痕清泪:用墨书写的泪水。

小印红铃:用印章压出的红色痕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以人喻鱼,托物寓情,是咏物诗中的佳作。作者通过写自己因思乡之情而失眠时梦见鱼儿游来的情景,借咏鱼以抒怀,寄寓对远人思念之情。全词构思新颖,意境幽远;语言清新,含蓄蕴藉。

上阕开头“润逼琴丝”,以琴声的美妙比喻润泽着纸面,写出纸张的细腻柔美;“腻匀笺粉”则以笔触描绘出纸面的细腻与柔滑。这两句是说,我终日困倦不堪,就像春日里刚刚醒来一般,还伴随着酒意未消。接着,“一种无聊心绪”,又点出了自己无聊的心绪:“谁还理、旧素新缣”一句,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无聊心绪无法排遣的无奈。“愁来也,王肌生粟,悄觉寒严。”这三句是说,随着心绪的愁苦,连肌肤都变得生硬起粟粒,不知不觉中感到了寒冷。这里,“王肌生粟”一词暗含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下阕“鳒鳒。何曾比目,向百尺竿头,断送枯鲇。”这几句是说,鱼儿自由自在地遨游于水中,它们并不需要借助任何的工具或工具就能到达百尺高的竿子顶端,而我们人却需要借助渔具才能达到那里,更别提像鱼儿那样在水面上游弋了。这两句是对前文的进一步阐释,既表现了鱼儿的逍遥自在,也暗喻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接下来“想当初崖蜜,知为谁甜”,这两句则是说自己在年少时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经历,那段经历甜蜜而又难忘。然而如今,这段经历早已成为过去,只能在梦中寻找那曾经的美好时光。“挑取罗巾袖口,将往字、细啮重挦。”最后这两句是说,我曾挑过罗巾袖口上的字,仔细咀嚼后将其重新编织起来,以此怀念过去的岁月。这里的“往字”指的是书信中的字迹,“细啮重挦”则是说,我反复阅读这些书信,从中寻找那些熟悉的字迹,以此来怀念曾经的人和事。

整首词以人喻鱼,借咏鱼以抒怀,既表现了鱼儿的自由自在,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通过对鱼儿的刻画,也间接表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