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颈无光,湘弦微润,依然酿就重阳。问篱边黄菊,已试新霜。昨夜生憎明月,今宵又、听雨凄凉。寒生也,催人刀尺,倦理流黄。
堪伤。声声点点,频断送愁中,病里时光。看芙蓉开遍,几日红香。莫去登山临水,料俱是、落木枯杨。添凄苍,渔歌唱罢,鸿雁离行。

凤颈无光,湘弦微润,依然酿就重阳。问篱边黄菊,已试新霜。昨夜生憎明月,今宵又、听雨凄凉。寒生也,催人刀尺,倦理流黄。

堪伤。声声点点,频断送愁中,病里时光。看芙蓉开遍,几日红香。莫去登山临水,料俱是、落木枯杨。添凄苍,渔歌唱罢,鸿雁离行。

【注释】:

①凤凰台上忆吹箫·初七日雨:词牌名。②凤颈:这里指凤凰台。③湘:指湘妃鼓瑟时所用乐器。④重阳:农历九月九日。⑤篱边:篱笆旁。⑥黄菊:黄色的菊花。⑦生憎:特别厌恶。⑧刀尺:裁剪用的器具,比喻忧愁。⑨芙蓉:荷花。⑩落木枯杨:落叶树和枯杨树。⑪凄苍:悲凉凄清的意思。⑫渔歌唱罢,鸿雁离行:意思是渔人唱完歌后,鸿雁飞走了。

【赏析】:

“凤颈无光,湘弦微润,依然酿就重阳。” 首句写景,点明时间,点出地点,渲染气氛。“凤颈”即指凤凰台上,这是作者登高远眺之处。“无光”、“微润”,说明秋雨绵绵不止,天气阴晦。“酿就重阳”四字写出了诗人对秋雨连绵不断的感慨,暗示着诗人因秋雨而无法欣赏到秋菊盛开的美景;同时也暗示着作者因秋雨缠绵不断而难以排遣内心的抑郁。

“问篱边黄菊,已试新霜。”两句以问答的形式描写了秋菊在雨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菊不畏严寒傲然绽放的赞美之情。“昨夜生憎明月,今宵又、听雨凄凉。寒生也,催人刀尺,倦理流黄。”三句以问答形式描写了秋雨连绵不绝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雨天的厌倦之情。“寒生也,催人刀尺,倦理流黄。”四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秋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描绘出了一幅秋雨连绵、人们生活艰难的画面。

“堪伤。声声点点,频断送愁中,病里时光。”五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之情。“看芙蓉开遍,几日红香。莫去登山临水,料俱是、落木枯杨。”六句以设问的方式展现了秋花凋零的景象,暗示着诗人因秋雨而失去了登高赏菊的机会;同时暗示着诗人因秋雨连绵不断而感到孤独无助。

“添凄苍,渔歌唱罢,鸿雁离行。”七句以设问的方式描绘了渔民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渔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注。“渔歌唱罢,鸿雁离行。”八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鸿雁迁徙的情景,描绘出了一幅秋雨连绵、大雁南飞的画面。

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景象的感慨和对于人生经历的反思。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